专栏名称: cityif
CityIF,城市规划云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基金报  ·  3家银行IPO最新消息! ·  3 天前  
老罗话指数投资  ·  2025年1月8日A股主要指数估值表 ·  6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国务院批复:同意! ·  5 天前  
银行螺丝钉  ·  [1月9日]指数估值数据(高溢价的ETF还能 ... ·  5 天前  
中国基金报  ·  金融业紧急驰援日喀则地震灾区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cityif

北规学术月 | 良法善施,惟实惟用——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24年业务交流大会暨规划实施创新研讨会之二

cityif  · 公众号  ·  · 2024-07-17 20:35

正文

2024年7月14日至7月15日,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功举办了2024年业务交流大会暨规划实施创新研讨会。一年一度的业务交流大会已持续举办多年,是北规院分享规划成果,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北规学术月最为隆重的活动。今年的交流大会首次由北规院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规划实施分会联合举办,大会主题为“良法善施,惟实惟用”,旨在探讨在全面推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规划面向新需求、新挑战应如何发挥引领作用,如何在规划实施中转型和创新。

本次大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做主旨报告和专题报告,为我们带来理论新研究和实践新探索,同时设置了六个主题单元,由北规院的规划师们集中分享近期的规划成果。

cityif将分四期全面回顾本次大会的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目 ·

开幕致辞、引导发言和主旨报告

专题报告一、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

专题报告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

专题报告三、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


专题报告一

主持人

黄晓春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兼办公室主任


林俞先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智慧规划所所长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相关情况及思考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要求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简称CSPON),CSPON作为一项国土空间数字化、智能化治理工具,其初心使命是对规划全生命周期进行实施监督以及应用数字技术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报告从背景及要求、工作开展情况和中心近期重点工作实践三个方面,介绍了关于TIM模型建设、规划实施管理业务网建设、模型算法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动态,以及CSPON建设相关情况及思考。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全国纲要评估以及城市体检评估工作要求,阐述了CSPON建设的必要性、三个层次目标、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础、工作路线图和七个方面的着力点,介绍了自资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在构建应用场景、关键技术突破两大方面的近期重点工作实践,并提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展望。


第一单元

城市战略与区域协同




张东昇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工程师

多圈嵌套,创新赋能——培育京津雄创新三角战略结构的思考


相比国内外顶级城市群,京津冀距离建设世界一流城市群仍有较大差距。为此,谋划提出构建京津雄创新三角的战略设想,培育京津、京雄两条新质生产力走廊,形成区域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动力源。

一、多圈嵌套

从圈层的结构上来看,京津雄三个城市呈现出三角型分布,发展能级较高,发展潜力强劲,发展趋势良好,具备成为区域增长引擎的良好条件。同时,要素跨圈层流动效率有待提升,需要重构空间尺度,以点轴结构突破发展困境。

二、点轴突破

从廊道的结构上来看,京津、京雄两条走廊是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创新赋能的重要空间,集聚了京津冀地区相当规模要素,两条走廊地区交通体系出行便利、创新资源富集活跃、创新产业雄厚扎实、空间资源布局合理,基本具备了从发展轴向新质生产力走廊升级的基础。但两条走廊距离国内外顶级创新走廊仍有较大差距。

三、规划策略

按照圈层逻辑细化创新廊道分工,划分廊道功能区段,形成创新梯度格局。以30-50km间隔规律织密走廊,依托廊坊经开区培育具有较高能级的功能节点,建设通武廊跨界协同示范区。建设多尺度、复合型交通走廊。推进产业链群建设,整合资源,优化形成产业创新协作网络。通过地域性治理组织或制度设计,打通要素区域性联系通道。

2022年京津冀人口出行OD分布示意图

(数据来源:联通手机信令数据)




朱  东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副中心规划所工程师

区域协同背景下通州区与北三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探讨与实践 


一、区域协同战略及通北协同重点

实现区域跨界协同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空间治理的必然选择。

 “城市副中心一翼”从协同发展逐步迈入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更高阶段。按照“四统一”要求,通州与北三县协同发展从“顶层设计” 到“规划蓝图” 再到“行动手册”,形成体制机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改革创新六个聚焦领域。

二、通北一体化示范区阶段进展

构建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架构,持续做强做实管理机构。2023年9月,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揭牌,为实现区域系统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共同划定生态绿带,共管共控交界地区。以生态安全格局统筹要素布局,协同推动生态要素系统治理。

构建一体化产业格局,健全完善一体化联合招商机制,不断优化产业链、创新链布局。

完善住房保障顶层设计和推动示范项目建设,保障多元化保障住房需求,促进跨区域职住平衡。

推动北京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北三县延伸,统筹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建立公共服务协同配套推进机制,共同塑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三、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未来展望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实施方案+项目清单”的规划传导实施机制。

二是整合两地资源优势,不断优化区域产业链、创新链。

通州区与北三县地区产业联动发展策略示意

三是进一步做实做强示范区管理机构,将通北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张  政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区域规划所工程师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实施评估与策略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十周年回望。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过去的十年,运营里程、客货运量以及周转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交通在推进区域人、物等要素加速流通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成绩背后,仍然存在着供需不匹配、既有设施利用率低、津冀与北京直连直通的诉求等问题。在协同发展十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应该怎样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走深走实?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北京与周边地区时效性增强

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实施评估方法体系。

探索构建了“2+2+1”的监测、评估、策略工作体系,对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实施进程和成效进行监测,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对未来的发展提出策略建议。首先,要跳出北京把京津冀区域作为研究整体;研究的维度重点关注轨道、道路、枢纽三个系统,以及通勤圈这一空间圈层。其次,监测和评估运用两类方法体系,分别为采用标准化模块完成交通实施进程监测,采用交通与多源领域融合的方法评估既有问题。最后,为构建量化支撑模型印证策略的有效性,并最终提出政策建议库及项目实施列表。

三、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不断走深走实的策略建议。

根据现状监测情况及评估,提出三个方面的策略。一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既有交通设施利用率。二是由“单一”交通廊道向“复合”交通廊道转变,提高各交通方式间转换衔接效率。三是多系统多领域多机制“联动”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加强交通系统内部联动,加强交通与产业、住房等其他领域的联动。


专家点评

林俞先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总规划师、智慧规划所所长

听完报告有三个体会。一是汇报人展示了良好的理论素养、人文情怀和业务水平,让我感受到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团队的活力和能力。二是选题切中实际,让居民能够切实感受到规划成效,也体现了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果的特点——提前谋划、长期跟踪。三是研究方法多样,政策制度研究深入,面向真正问题。

杨  明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主任、科技委副总师

三位报告人从创新、跨界地区、交通三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瓶颈的问题,正逢其时,也精准反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着力点,创新是动力源,制度是突破口,交通是加速器。整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亮点:一是问题导向、直击痛点;二是战略清晰、策略具体;三是规律总结、理论提升;四是方法创新、数据详实。


第二单元

城市治理与规划创新

主持人

吕海虹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兼计划财务处处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的城市治理需要在规划的科学化、精细化、数智化上下工夫,助力高效治理;新时代的城市治理也需要在规划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和顶层设计上下工夫,提升治理水平;新时代的城市治理更需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句话落实在规划工作中,提升城市治理的温度,让城市在深刻变革中保持勃勃生机,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




程  辉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数字技术规划中心主任工程师

数字赋能北京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与实施展望


一、北京市规划一张图系统情况

规划一张图系统以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为目标,是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全过程闭环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全市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压茬编制,规划成果数据正有序纳入规划一张图系统在线数字化管理。当前,在技术层面,规划一张图系统正稳步赋能全市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建立。

规划一张图系统总体目标示意图

二、数字赋能北京规划编制与实施实践

搭建多时态多维度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深化全市规划一张图 “抽屉+岩层”顶层框架,形成涵盖规划成果核心数据、满足规划传导、能支撑各类规划要素同步更新维护的规划一张图。

研发规划成果编审批全过程在线管理技术。提升成果标准化和数据质量,实现“一类规划、一套标准、一本台账、统一流程”,支撑规划成果的报审、审查、报批和归库在线数字化协同管理。

研发全体系规划传导管控与实时监测技术。搭建多层级规划单元指标库,整合人口、用地、建筑等实施监测数据,支撑对空间圈层总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研判。

三、保障全市CSPON建设工作展望

在数据实时性、TIM关键技术、监测指标体系方面加强研究统筹,推进有关数据治理加快形成统一的规划实施数据底座。

加强体系框架研究,探索打通规划实施有关数据的技术路径。

开展数字技术攻关,聚焦实施监测各类场景,支撑升级规划一张图系统实现汇聚的数据更权威、更好用。

拓展数字技术赋能,不断提升智能化控规图则制图、多终端多场景一张图服务、特定地区规划实施监测等技术能力。




杨  贺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详细规划所所长

革新与演进——北京详细规划的创新实践与进阶探索


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关键支撑。北京详细规划在总规实施第二阶段,面向支撑超大城市精细治理、保障经济发展、强化规划实施等要求,围绕更好用、管用、实用的目标,不断推动体系、方法和制度演进革新。

一是让详规更好用,深化治理体系,丰富详细规划内核。通过街区画像工作丰富街区特色内涵,强化街区分类引导和差异编管;加强街区要素统筹,结合丰台、朝阳的全区统筹工作和各类实践,支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赋能,用好新技术手段提升空间智慧治理能力。

二是让详规更实用,强化实施衔接,保障规划落地。研究控规实施细则,开展朝阳控规评估和建筑规模调控机制研究,为属地实施控规提供更科学引导;完善详规闭环运行体系,探索开展控规实施评估,延展实施监督机制;探索共商共治的详规机制,以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系统创新促进详规向政策规划和协商平台的变革。

三是让详规更管用,聚焦重点难点,升级编管方法。加强科创产业组团分析,支撑新质生产力落地;结合金盏中区、丽泽金融商务区、东三乡、东铁营街区等规划实践,落实首都功能要求,回应民生关切。

详细规划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有效公共政策,随着社会经济变化也在不断进阶完善。通过充分衔接新空间治理体系、新生产力结构、新社会经济形态,更好促进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详规规划治理特征示意图




袁  方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设计所主任工程师

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北京模式”——北京责任规划师工作五年探索与思考


基于基层共治的责任规划师制度(以下简称“责师制度”)是首都规划治理组织架构面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创新。从2019年北京责师制度确立五年来,责师队伍为推动首都规划落地实施与规划治理能效提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已初步形成推动规划实施和社会治理的“北京模式”,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五年间,责师制度为责师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法治保障。在工作机制方面,形成了“市区统筹、街镇主抓、多方协同”的组织架构,推动相关部门、乡镇、公众与责师团队的多方协同,形成了“海师会”“丰糖会”“果石会”等优秀做法。在工作模式上,责师结合服务地区特征与需求,创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丰富实践,并通过空间治理带动公众参与。

新时期,责师工作重点也应向更加精细化、落地性、多元化方向转变。展望责师工作未来发展方向,应在组织优化、多师协同、差异引导、资源链接、多元探索等方面不断深化,继续挖掘这支队伍的无限潜能。

什么是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北京模式”?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和宗旨,坚持空间治理带动社会治理的实践方式,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方法,在时代要求和人民需求中,不断调整完善,探索前行。从史家胡同一路走来,责任规划师的工作已生根发芽、枝繁叶茂,未来应更多耐心,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精耕细作,继续探索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北京模式”。


专家点评

廖正昕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首都功能规划所所长


报告体现了三个关键词。一是“回顾”,是对过去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国土空间规划领域重构关键时期我们所做的很多探索和成果的梳理和复盘。二是 “传导”,更加强调主动引导和谋划规划的实施,强调响应社会需求,强调面向使用端的评价。三是“重构”,以规划更有效、更好用、更管用为目标,强调了方法和体系的重构。希望以此为起点,我们能够继续坚持探索和不断创新,回答好时代之问、当下之问,为首都贡献更多规划师的力量。

许  槟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委副总师、北规弘都院总规划师

三个报告把“我们从哪来,将来往哪去”做了高度凝练和精彩分享,而且充分体现了城市治理要有“温度、精度、智慧化程度”这“三度”的要求。谈两点思考。一是面对愈发复杂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对规划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应该进一步加强数智赋能工作来提高规划的精度和效率。二是鉴于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应进一步加强反馈修正,探索具体的机制政策和方法路径,以确保规划蓝图能真正得到实施。


*本文内容根据现场发言及专家提供材料整理而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