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光大证券研究
发布光大证券研究所研究成果,沟通证券研究信息,交流证券研究经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光大证券研究

【银行】G-SIBs排名与大行注资——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点评(王一峰/董文欣)

光大证券研究  · 公众号  ·  · 2024-12-07 07:00

正文

点击上方“光大证券研究”可以订阅哦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事件:

近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布2024年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G-SIBs)名单。我国共有5家大行进入分组名单,组别与上年一致,即四家大行位列第2组,附加资本要求1.5%;交行位列第1组,附加资本要求1%。


点评:

1、我国5家大行入选2024年G-SIBs名单, 所属组别较上年保持一致

我国5家大行进入2024年G-SIBs名单,入选机构和所属组别较上年保持一致。根据2024年G-SIBs名单(得分评估基于各机构2023年末数据),全球共有29家银行机构入选,与上年保持一致;相较2023年发布名单,2家机构组别有调整,分别是: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由第1组晋档至第2组,美国银行由第3组降至第2组。


2、综合考虑“资本新规”落地效果、特别国债补充资本、TLAC非资本债券发行等因素,预估我国5家大行按时达标总损失吸收能力(TLAC)要求压力不大

中资银行TLAC首次达标时间:四大行为2025年初,交行为2027年初。2021年10月,人民银行会同原银保监会(现金融监管总局)、财政部发布《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根据《管理办法》,2022年1月1日前被认定为G-SIBs的中资银行,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杠杆比率分别自2025年1月1日起不低于16%/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低于18%/6.75%;2022年1月1日后被认定为G-SIBs的银行,应该在被认定后3年内满足相关比率要求。其中:

风险加权比率=(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00%

杠杆比率=(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扣除项)÷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100%

据此,四大行需在2025年初达标TLAC要求,交行2023年首次入选G-SIBs,2027年初达标TLAC要求即可。


3、特别国债注资行将落地, 资本充足率平均提升幅度或在1pct以上

10月12日,财政部国新办发布会提到,将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财政部已会同有关金融管理部门成立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各项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此前,金融监管总局在9.24国新办发布会指出,定增将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实施。

以24Q3末六大行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如果各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提升1pct,则需要注资1.1万亿左右,与市场预估的万亿体量近似,对应工行、中行、农行、建行、交行、邮储分别补充2555、1876、2222、2215、921、877亿。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工行和建行资本安全垫高于其他大行、交行TLAC达标缺口相对较大、邮储资本充足率安全垫偏低等因素,进一步将注资分为1万亿和1.5万亿两种假设情形进行测算。当前市场对定增价格仍有争议,考虑到,一方面,定价不低于经审计的1倍净资产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隐性规定,同时考虑到本次由中央财政注资,反而更高定价容易导致国有股权被稀释,以及股东会投票表决的通过率因素,我们倾向于认为定价会在1倍净资产和市价之间寻求平衡点,并分情况进行了测算。


4、资本计量高级法或将扩围,邮储银行有望率先纳入,兴业、中信等银行有望逐步纳入,切换为高级法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或提升1~2pct左右

高级法资本计量精细化程度更高,有助于优化风险权重系数、节约资本占用。2012年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引入了标准方法、高级方法两种资本充足率计算方式,其中,(1)高级方法下,银行使用内部模型自行估计部分风险参数计量风险加权资产,2014年,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行6家银行获准使用高级法;(2)标准方法下,银行适用监管部门统一规定的风险权重或风险参数,除以上6家银行外,其他上市银行主要采用权重法。高级方法的计量结果较标准方法精细化程度更高,有助于优化风险权重系数、节约资本占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