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教育创新力
中国教育创新力大会“致力于中国教育改革提供新思维”为宗旨,是集教培行业资讯、培训、会展、投融资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培专业交流平台。汇聚了国内百家学者教学成果及100+优质教育项目,【一会一展】向全国教培同仁展示国际先进的教育科技、理念、模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CHINADAILY  ·  跑鞋,是越贵越好吗? ·  昨天  
主编温静  ·  人事 | ... ·  2 天前  
主编温静  ·  最新!多家电视台发布声明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教育创新力

董宇辉全身而退,校外教培暗流涌动

教育创新力  · 公众号  ·  · 2024-08-12 10:24

正文












0 1

春江水暖,教培先行



近期,两会再次聚焦教育培训行业,但此次并非“严禁”,而是转向了“推动”与激发教培消费的新方向。政策的微妙变化,如同春江水暖,总是那些敏锐者最先感知。

从新东方与好未来最新公布的财报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家教育巨头在业务扩张上展现出了惊人的活力。截至5月,
新东方线下教学点已增至1025家,并计划以20-25%的年增长率继续扩张,逐步逼近“双减”政策前的1600多家规模。

学而思也不甘落后,其线下教学点数量已突破400个,增速超预期,且主打线下培优课程。 回望“双减”后的那段时期,教培行业似乎陷入了绝境,中概股暴跌,数百万教培从业者失业。董宇辉的“谷贱伤农”事件更是引发了广泛讨论,有教培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无奈的声音,感叹教师职业尊严的丧失。然而,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教培行业在逆境中的挣扎与不甘。尽管东方甄选在直播带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于新东方而言,教育始终是其不可割舍的根本。董宇辉的离开,或许正是新东方准备在教育领域再次发力的信号。毕竟,只要教培市场的需求旺盛,新东方这样的教育巨头就难以完全割舍这块蛋糕。



0 2

竞争焦虑与职业偏见的
连锁反应



在探讨教培热潮的背后原因时,我们不得不提及新加坡社会中的“Kiasu”心态——一种源于闽南语的“怕输”心理。这种心态在新加坡人中根深蒂固,成为推动教育内卷的重要力量。即便是在职业工人收入可观、就业前景良好的情况下,新加坡家长仍然不遗余力地送孩子去补课中心,生怕孩子在未来竞争中落后。与新加坡相似,国内的教育环境也深受竞争焦虑与职业偏见的影响。职高与普高之间的鸿沟、职业工人与白领之间的收入差距等因素,都加剧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焦虑感。在这种背景下,校外教培机构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不断制造并放大这种焦虑情绪。



0 3

合理约束,让教育回归本真



面对校外教培市场的汹涌澎湃,我们不禁要问: 如何才能既满足市场需求,又避免过度内卷和焦虑?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教培机构的监管力度。除了场地硬件、资金监管和价格约束外,更重要的是要取缔教培机构的过度宣广功能。 教培机构应该专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夸大其词、制造焦虑来吸引学生和家长。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家长和学生理性看待校外培训。学校教育是主体,校外培训只是辅助。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选择适合的培训课程和机构,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过度投入。

最后,我们还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打破职业歧视链和教育筛选机制中的不合理因素。只有当社会真正尊重每一种职业和每一个个体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多元化发展。总之,校外教培市场的兴起是市场需求和社会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需要以理性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并通过加强监管、引导家长和学生理性选择以及深化教育改革等方式来合理约束其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茁壮成长。


《第18届中国教育创新力大会》 将于9月24-26日在山东·济南隆重举行,诚邀全国教育同仁共襄盛举,探索教育新纪元。大会规模空前,项目璀璨;大咖云集,思想碰撞;重构教育生态,赋能校长成长。


特别设置多个分论坛,专为教培行业的创业者与追梦人量身打造。 【创业者盈利思维——教培人轻创业模型之详细拆解】 分论坛欢迎您,我们将详细拆解轻创业模型,让您了解新时代教培机构盈利的新措施,让您明确新时代校长能力提升的新方向,让您在创业路上少走弯路,快速实现盈利增长。


END


来源:

*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源于网络,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错误或侵害权利人权益,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