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友好匹兹堡
匹兹堡是宾州的第二大城市,以“美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美称闻名世界。友好匹兹堡项目由Idea Foundry公司发起,通过西安、武汉和成都办公室向中国朋友呈现匹兹堡全貌,以促进中国城市与匹兹堡在教育,旅游,创新和商贸方面的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友好匹兹堡

人物 | 我是白日梦想家 —— 匹兹堡大学本科生黄斯朗

友好匹兹堡  · 公众号  ·  · 2017-11-27 22:3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黄斯朗,就读于匹兹堡大学,双专业:政治与哲学(Politics and Philosophy)以及音乐作曲(Music Composition)

攻读学位: Bachelor of Philosophy in International and Area Studies.

斯朗于2014年来到匹兹堡,之前就读于香港岭南大学。目前研究方向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下NGOs与贫困产业在东亚地区的关系。此外,她还是 匹兹堡大学学生社团 "Global Citizen Lab" President 以及创始人之一。


所有人都做梦,但却不尽相同。那些夜里在心灵的蒙灰角落中发梦的人,早上醒来往往发现是空洞虚无的;而那些白日做梦的人,则是最危险的,因为他们会在睁着眼睛做梦的时候,把梦想变成现实。


——《智慧七柱(Seven Pillars of Wisdom)》


你是否幻想过环游世界,站在喜马拉雅山麓,仰望白雪皑皑的群峰;亦或是抓起冲浪板,驾驭着加勒比咆哮而来的一个个浪头。你是否许诺要拿起笔或麦克风,试着用文字或音符向众人展示自己。你是否发过誓不向现实妥协,却最终不得不朝“安稳”低头。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已经定型。过了这个年龄,人们只是自己的影子。虽说不忘初心,但有多少人能在生活的洪流中站稳脚跟,不被推着走;也不必用余生嗟叹怀念当年所爱所恨、所思所想。

为了寻找遗失的美好,你必须鼓起勇气停下奔波的脚步、理清生活的头绪、踏出舒适区,甚至放弃一直以来习惯的安稳,探索未知领域。



2011年,斯朗结束了高二学业,那时的她觉得自己到了一个转折点(turning point)。用她的话说:“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虽然成绩优异,但面对即将到来的高三,斯朗犹豫了。犹豫并不是因为害怕吃苦,而是她对接下来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这一年将会是考试不断的封闭式学习过程,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中生活仿佛完成任务一般,每天机械地重复“刷题-背书-复习”的过程,然后迎接新一天开始。斯朗无疑是幸运的,在高考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她有意识停下脚步、也有勇气提出问题:“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

于是,斯朗和父母、老师大胆谈了退学的想法。尽管他们都不太赞同,但拗不过她的执着。因此,她提前结束了高中学业,在网上搜起了兼职工作。在大约一年的“间隔期(Gap)”中,她先后去了好几个城市,做过服装仓库助理;在网上开过小店,运营得有模有样;还在复旦大学旁边租了个小单间,时不时去蹭蹭课。

在斯朗看来,兼职的这一年很有意思,她接触到了许多不同层次的人,也在社会环境中明确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复旦旁听的日子里,她对自由、宽容的校园氛围重新产生了兴趣,于是,向父母提出去香港上学的决定。

之后,她边工作边自学SAT。经过近一年的准备,她申请到了香港岭南大学商学院。可没过几个月,她再次向父母提出了退学的想法。


“我爸爸对我的决定特别气愤,他不理解。”斯朗回忆说。在香港求学、生活的日子并不是那么开心,商学院氛围和整座城市的环境让她感到疲惫,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很难让这个喜欢阅读哲学经典、对佛教感兴趣的女孩打起精神来。“并不是说这所学校出了问题,而是我们彼此不适合。”

第二次退学后,斯朗回到在深圳的家中。她把这段时间空了出来,除了看书,什么都不做。有时她能和书本待上一天,或独自来到海边,望着大海静静发呆。直到某天,她突然产生了“去美国看看” 的想法。虽然同样也是物质化生活,但在那片广阔的土地上,说不定就能找到寄放心灵的地方。

怀揣着这个想法、带着父母的怀疑,她奔向了美东小城匹兹堡。这里有着浓郁的人文环境,历史和哲学专业位列全美甚至世界前列。这一次,生活终没有辜负斯朗的期待,她找到了让自己安心的“归处”。她也很喜欢这座安静的小城,从入学至今已快三年了。



2014年,斯朗进入匹兹堡大学,在这里开始新生活的探索。她学习双专业,其中,一部分课程和政治、哲学有关。对斯朗来说,她从小喜爱社会科学,至于为何要选择这些课程,背后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是出于对人的好奇,想要进一步了解人的想法;其次是想要在学习政治和哲学的过程中了解世界的规律,看透事物本质。而斯朗从小对人和社会有一种使命感,这颗种子一直埋在她的心中。

目前,她想要先打好学术基础,但也不希望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高高在上,脱离实际。因此,她正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NGO与“贫困产业”之间的联系,在阅读资料的同时,也积极准备实地调研。明年暑假,她会前往孟加拉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当地小额贷款项目的实施情况。



本学期,斯朗还与同伴们创立了一个学生社团——Global Citizen Lab, 初衷是为包括中国同学在内的国际学生群体搭建平台,鼓励大家对社会生活、个人成长等话题表达观点并相互交流。

据她观察,校园里虽有服务各类群体的社团、为潜在的社会不公和歧视问题发声,但她既没有找到服务国际生的同类平台,也不常遇见为此类事情奔走的国际学生。于是,她主动找到了Global Studies Center, 提出了想要创办社团的想法。

此外,还有另一件事情触动了斯朗。本学期,她在某门课上担任助教,有国际生告诉她: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比起听不懂教授在课堂上的发言,或写不出作业,让他们烦心的,更多是思想上的挣扎和心理上的转变。

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习惯了接受老师以及父母的指导,或被应试的大环境束缚着。来到美国后,面临文化上的巨变,他们难以找到自我,即使想要表达自己,也很难做到。因为大学和高中不一样,没有人手把手地教导,一切都要靠自己寻找答案。

如何确立生活中的目标?如何在繁忙的学业、生活中平衡时间精力?面对背景不同的舍友,该如何相处?如何融入当地人的生活?


这些问题都没有现成的答案,而求知获解的过程多少也因人而异。曾经的斯朗有过类似的体验。在无数个夜里,她也曾辗转反侧;也为了是否继续高三和香港的学习而暗自纠结。因此,她能够感同身受,并希望通过经验分享,鼓励更多人走出困境。

斯朗和伙伴们的号召收获了积极响应。发布通知后,他们招募到了近四十名成员。比起组织活动本身,这个社团的意义更多在于,向大家传递出这样的信念:你不是孤单前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





I hope you live a life you are proud of.

If you find that you are not,

I hope you have the strength to start all over again.






文中图片均由斯朗提供




友好匹兹堡 是由总部位于匹兹堡市的 Idea Foundry 有限公司于2013年底发起。友好匹兹堡的战略目标是将匹兹堡教育、旅游、商贸投资以及房地产移民等机遇介绍给中国市场,并为匹兹堡吸纳资源发展当地社会经济。该战略获得宾州政府、地方政府及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伙伴的支持,合作伙伴包括宾州政府国际业务拓展部、匹兹堡市长办公室、匹兹堡区域联盟和匹兹堡旅游局。

友好匹兹堡

网址:friendlypittsburgh.com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