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如火如荼地开展,哈尔滨至亚布力的高速主干线上迎来了一场科技与交通保障的深度融合,来自联合飞机的7架镭影Q20无人机化身“空中守护者”,协同镭影机库,为亚冬会期间的高速交通安全提供智能化、全天候的安全保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
2月8日,记者从位于平房区的哈尔滨联合飞机生产基地获悉,在哈尔滨至亚布力高速主干线上,无人机与机库组成了一道令人瞩目的科技安全防线。
“准备起飞。”随着对讲机那头的指令响起,镭影Q20无人机从机库缓缓升起,飞向天空。绥满高速的关键点位都已布局无人机保障,由专业飞手现场驻守,实现了哈尔滨到亚布力无人机全覆盖巡检。从春节期间开始,安装、调试、试飞、保养等工作从未间断,护航运动员与国内观众、国际友人通往比赛场馆的道路畅行无阻。
据联合飞机相关负责人介绍,
镭影Q20无人机具备优秀的长时间续航能力,最大航程75公里,搭载光电吊舱、喊话器等载荷可持续工作50分钟以上,更能够在零下40℃的极寒环境下作业
。在飞行过程中,镭影Q20无人机迅速捕捉并识别多种路面情况,例如道路积雪、车辆排队以及交通事故等。一旦发现异常,指挥中心能够精准确定事件发生的具体位置,并迅速将信息传递给养护、救援等相关单位,从而实现高效发现、迅速响应和及时处理。
除了用于路面交通情况监测、应急处理之外,还有两台物流无人机处于待命状态,能够用于粮食运输和服务区应急物流,减少对地面交通运输的依赖,构筑紧急情况下的空中防线。镭影机库首次投入交通应急任务,不仅支持无人机自动起降和自动充电,还能够远程数据传输,极大地提升了无人机的作业效率,为低空经济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思路。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千行百业的结合日渐紧密,无人机的身影飞舞在越来越广袤的天空中。
在哈尔滨,镭影Q20无人机曾在端午节期间承担巡逻值守任务,为松花江畔的赛龙舟活动保驾护航
。在安徽黄山,镭影Q20无人机协同TD550无人直升机进行汛情巡查、物资运投、通信中继等应急保障,为复杂地形下的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在深圳马拉松赛事中,镭影Q20无人机通过“低空+体育”的创新模式,为赛道“降雨”送清凉。
在全球范围内,无人机技术已成为提升应急救援效率、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手段。在亚冬会这一全球瞩目的国际性赛事中,先进的无人机技术为赛事的交通保障和应急响应搭建了坚实的后盾,这不仅是科技与体育、交通等领域的创新融合,更是大国实力的生动体现,面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速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