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拓展省委“三争”行动,立足实际,先行先试、守正创新、奋勇争先,探索形成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即日起我们推出“典型经验”专栏,陆续推送系列经验做法,供大家学习借鉴。今日推送——
龙岩市长汀县司法局:
盯关键 重抓手 强保障
全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长汀县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社区矫正法》,做细监督管理,抓实教育帮扶,做强基础保障,提升工作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连续5年未发生脱漏管和重新犯罪,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聚焦关键环节,做到宽严有度。
长汀县司法局严格落实入矫报到、信息化核查、外出审批、执行地变更等监管措施,做到入矫规范严谨、核查全面精准、审批合理把控、考核奖惩分明,实现监管宽严有度。2024年共办理执行地变更13人、外出审批163人次,批准经常性跨市、县活动8人。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给予训诫6人次、警告1人次,提请撤销缓刑1人、暂予监外执行提请收监执行2人。
聚焦关键节点,做到心中有数。
在常态化监管基础上,
长汀县司法局还
做好重点时段的维稳安保工作,通过一对一上门,集中查访,深入开展社区矫正风险隐患排查,全面了解和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生活、工作、家庭邻里关系等情况,做到“底数清、动态明”,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实行“清单化”销号管理,目前排查出的13个风险隐患均成功化解。
聚焦关键手段,做到手中有招。
该局联合派出所、挂村干部和村主干开展“夜间敲门行动”,做到深入村居、入户进门、见人问事。与公安机关建立大数据信息化核查机制,严厉打击社区矫正对象私自外出等违法违规行为,有效提高精准管控水平。2024年共开展“夜间敲门行动”272人次,与公安机关开展核查比对3536人次。
抓地域特色,学习教育有“广度”。
长汀县司法局定制了
多元教育套餐,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每月一主题”教育,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等长汀特色文化融入教育矫正内容,不断提升教育矫正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2024年共开展红色爱国教育36场次,客家传统文化教育18场次,绿色生态教育22场次。
抓政策落实,就业帮扶有“温度”。
他们依托人社就业技能培训等平台,协调开展社区矫正对象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就业规划指导,2024年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46人次,近100名社区矫正对象在县内多家企业得到就业。为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解决低保3人、租住公租房4人、解决临时性困难救助3人。
抓医地协作,心理矫治有“深度”。
该局通过购买服务与县精神医院建立心理服务协作机制,打造社区矫正社会化“一县一品”心理健康服务项目。采取“心理+”“运动+”等方式,组织举办“心悦同行 矫健共融——社区矫正趣味运动会”。2024年共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及团辅活动2场次,开展心理测评和心理辅导713人次。
建强阵地,夯实基础。
长汀县司法局认真
落实《福建省司法厅关于开展全省社区矫正中心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要求,2024年将社区矫正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局党组重点任务,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该县社区矫正中心现为独栋二层结构,建筑面积达900多平方米,共有“三区十八室”,满足社区矫正工作各项需求。
建强平台,科技赋能。
投入资金300余万元,打造智慧矫正平台,完成社区矫正档案数字化建设,新购置教育录播系统、心理辅导音乐放松系统及防暴、VR、执法记录仪等设备,为18个司法所配备视频会议终端和社区矫正远程视频督察系统,实现“人防、技防、智防”三协同。
建强队伍,激发活力。
长汀县司法局还联合
县委社会工作部、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选聘村(居)助矫员307名,参照农村“六大员”发放补贴,实现村(居)全覆盖。为全县73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统一配发工作服装和证件,树立社区矫正队伍“新形象”。通过举办“我的社矫故事”微视频比赛和政治业务轮训,做实常态化练兵,提升队伍素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下一步,长汀县司法局将继续落实省、市要求,砥砺前行、奋勇争先,不断开创社区矫正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