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GMP-AMP合成酶
(cGAS)
在cGAS-STING 通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是一种DNA传感器,可与dsDNA结合,随后诱导I型干扰素的表达,因而在先天性免疫反应扮演着重要角色。细胞内cGAS的失调与一系列疾病密切相关,针对cGAS活性调控机制的研究有利于开发新的cGAS相分离和活性调控策略。目前已发现几种人类和病毒蛋白可增强或抑制cGAS的活性。然而,由于缺乏对辅助蛋白与cGAS、dsDNA相互作用的定量分析,这些蛋白发挥调控时的分子相互作用逻辑仍不明确。
2025年4月2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陈春来
课题组在
《通讯生物学》
(Communications Biology)
杂志上发表题为
“基于机制设计的化学和光诱导cGAS激活方法”
(‘Rational design of chemical- and light-inducible cGAS activation based on mechanistic insights’)
。该研究利用高灵敏度的双色荧光互相关光谱
(dcFCCS)
定量分析方法,系统地检测了cGAS、dsDNA和几种辅助蛋白之间的亲和力和相分离能力,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辅助蛋白调节cGAS相分离的分子相互作用逻辑,从而指导开发了一种化学诱导策略和一种光诱导策略,得以可控调节试管和活细胞中的cGAS相分离和免疫信号。
蛋白G3BP1和PCBP1能够促进cGAS的相分离并增强其活性,而病毒外壳蛋白来源的蛋白ORF9、ORF52及VP22则具有抑制作用。dcFCCS的定量表征揭示了,发挥抑制作用的辅助蛋白显著降低了凝集物的水合半径,提高了相分离临界浓度;而发挥促进作用的辅助蛋白增大了凝集物的水合半径,降低了相分离临界浓度。进一步实验表明,两类蛋白与cGAS亲和力存在显著差异。促进蛋白与cGAS和dsDNA均可以发生较稳定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三元相分离的发生,提高低浓度下cGAS的活性;抑制蛋白与dsDNA结合较强,而与cGAS结合较弱,因而得以阻碍cGAS与dsDNA的结合、相分离从而抑制cGAS的激活。
基于研究揭示的分子相互作用逻辑,研究人员提出通过可控调节蛋白与cGAS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实现对cGAS相分离和激活的调节。化学小分子雷帕霉素可以诱导蛋白结构域FKBP与FRB的相互作用。基于这一化学诱导手段,利用雷帕霉素调控FKBP-抑制蛋白与cGAS-FRB的亲和力,使cGAS在2分钟内重新形成液滴状结构。同时,该诱导系统成功在5-15min内迅速在活细胞内诱导cGAS相分离,并显著增强其活性。
光控诱导往往比化学诱导具有更高的空间可控性。研究人员利用蓝光照射促使pMag-nMagHigh1二聚化,从而增强nMagHigh1-抑制蛋白与cGAS-pMag的亲和力,诱导cGAS快速相分离。在活细胞中,该光控分子开关可逆地调控cGAS相分离,蓝光终止后,cGAS凝集体逐渐解离。
本研究中开发的化学诱导和光诱导系统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价位影响极小,为研究cGAS相分离及其免疫调控功能提供了高时空精度的工具。同时,我们的调控系统能够同时影响cGAS,辅助蛋白以及DNA三者的相分离,为操纵多组分相分离系统的调控提供指导。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陈春来
副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
汤伊婷
为本文第一作者。本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联合科研资助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经费支持。
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更改推送机制了,不是星标的订阅号,收到推送内容的时间会有延迟,甚至根本无法收到最新推送!
不想错过FRCBS最新资讯,快来设为
星标
吧!
方法超简单,只需3秒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