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音乐:“这个地方太神奇了”
“这个地方太神奇了。”看着斑驳的骑楼绵延至远处,听着不断钻入耳中的椰胡声,间杂着陌生的潮州话,在潮州乐人充满仪式感的演绎中,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梁军再次感受到久违的兴奋。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将慢慢消化这个地方的神奇,以及它地域色彩浓郁的音乐。
2022年,梁军应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刘顺邀请,创作一首具有岭南特色的民乐。他跑到潮州采风,花了两个月时间,了解当地音乐,熟悉每一件民族乐器。在这之前,他鲜有创作民乐,作品多以管弦乐、交响乐和轻歌剧为主。
他虽然感觉“非常有压力”,但集中了解独特的潮州音乐后,便为此着迷。潮州的音乐丰富、多变,尤其是弦诗乐,自成体系。潮乐的韵律灵活跳跃,不拘一格。它的记谱脱胎于潮州方言念唱的诗乐谱,“重三轻六”,有别于其他地方。
潮乐中的乐器,也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北方的三弦,到了这里变作小三弦。二胡因为这里椰子多,就成了椰胡,音色也不一样。好像不论是什么音乐、什么乐器,到了潮州,就会被当地乐人因地制宜,给本地化了,染上潮州音质。
▲梁军在汕头采风 图/受访者提供
这次潮州之行后,梁军以自己特有的感受,解构和重组潮州音乐和广府音乐的元素,创作了民族管弦乐《风雨骑楼》,呈现骑楼这一岭南建筑的百年沧桑。2024年9月16日,这部作品作为原创主题音乐会《逐浪》的一部分,在广州星海音乐厅首演。
写完这首曲子后,梁军越来越回味潮州音乐的神奇之处,“它里面有很多丰富的东西没有挖掘。”他并不满足于只创作一首《风雨骑楼》,而是期望能形成一些理论成果,甚至创作出更宏大的作品。
梁军希望更深入地再次前往潮州采风,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当地音乐。
不过,他现在有点为难的是不会潮州话。“很多潮州的东西,一定要转换成为潮语,才能找到某种感觉。”去了潮州多次,他认为当地音乐的一大魅力就是有着鲜明的地域语言特征,就像岭南的广府音乐、客家山歌一样。他最近只要有空,就会在网上学习潮州话。学生里有不少潮汕人,梁军有时也会找他们请教。
按照计划,他将在未来三年里创作一部具有潮州风格的大型民族管弦乐。“演一个晚上,纯音乐时间80到90分钟。”他期望借这部作品,挖掘更多潮乐中的韵律、动机、结构、器乐之美,展现潮州的人文风情,以及潮州人兼具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特质的性格。“过去出海下南洋的冒险、开拓、创新精神,在今天仍然是他们的内核。”
吸引梁军的,不只是潮州,还有广府、客家等岭南地区的其他音乐。“潮州音乐更多变,广府音乐和汉剧(客家)音乐也很丰富。它们离我远,有些神秘,我(也)想试试。”他在广州生活了二十多年,采风以广东各地最多,妻子是研究传统音乐的专家,不少朋友也是研究本土音乐的,在耳濡目染中,对岭南音乐的兴趣日益浓厚。
▲梁军:能改变到一个人我就有价值 视频/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王小祥
作为广东文艺工作者,梁军认为自己在兴趣之外也有义务发掘和推广岭南音乐。他的规划是从潮州音乐开始,把岭南各地的音乐文化“都能尝试一下”。“我觉得蛮有意思的,不一定(会)成功,但只要努力做到自己的极致,就满足了。”
不过,这位作曲家的创作一直受时间困扰。2016年成为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时,他曾给自己设计工作时间表:周一、周四下午处理行政事务,周四上午和周五教学,周二、周三如无紧急事项,就在工作室创作。但这几乎是奢望,由于事务繁多,他实际上只有周末和寒暑假能够静心创作,不受干扰。大篇幅作品只能在长假中完成。
他一直以老师为自己最重要的身份,把40%的工作时间留给了教学,40%安排给了行政工作,社会工作则占据10%,只有10%用于创作。
▲梁军在广州大剧院举行原创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图/受访者提供
外面的世界:乘着歌声的翅膀
梁军对传统民乐最初的兴趣,源自于他的母亲。
他1973年生于江西九江修水县,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教语文、数学,也教音乐,聪明、漂亮,在当地颇有名气。她喜欢唱歌,每天都在家里哼唱民歌,像《茉莉花》《沂蒙山小调》等。这些小调,成了他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的音乐兴趣。
到了初中,他开始接触乐器。那个年代,除了比较便宜的笛子、口琴,他很少看到其他乐器,整个县城也没几架钢琴,只能偶尔听叔叔拉拉二胡。
上初二的时候,梁军有一次看到班主任肖老师在拉手风琴,没见过,觉得好奇,央求老师给自己玩一下。他抱起手风琴,摆弄了几下,便能拉出简单的曲调。老师觉得神奇,说他有音乐天分。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觉得自己或许遗传了母亲的基因,越发喜欢音乐。但他从来没有机会正经学音乐,直到15岁进入修水师范学校。
他生长在教师之家,除了父亲是工人,母亲、姐姐、哥哥都先后成为老师,所以从小就认定自己长大也会当老师。中考总分640分,他考了590多分,全县前50名,没有特别犹豫就报了修水师范学校,选择了音乐专业。
他虽然考虑过读高中,但家里人担心将来不一定能考上大学,觉得还是读师范学校保险,而且还不用花钱,毕业就有工作。母亲也说,即便读了师范,将来也有机会考大学。
1988年,梁军进入修水师范学校音乐班,开始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也有机会学习钢琴、脚踏风琴等各种乐器。在进入这片新世界后,他如饥似渴。拿了第一笔奖学金后,他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把吉他,每天都抱着它练习。
学校前面有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山上。每天吃完晚饭,他也不跟别人玩,就一个人沿着这条小路散步。他常常一边走,一边即兴哼歌,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回到教室后,便把旋律记下来,“这可能是我的一点天分。”他说自己很早就有这种音乐创作的感觉。曲谱就像他的密码,避免了在集体宿舍被人偷窥心事的窘境。
师范三年,他写了整整一大本曲子,但几乎没有机会展示。老师也不会写,没办法交流,只有文化馆的一位老师看了他的曲子,说小伙子不错啊。他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音乐梦想,又萌生了读大学的想法。
毕业之后,梁军被分配到离修水县城几十公里的溪口镇,当小学老师,像母亲一样,语文、数学、音乐全教。在那个小镇两年,忍受孤独的同时,他对学习音乐的渴望愈发强烈,总想去外面继续读书。
看到他的一些同学已经结婚,母亲就对他说,千万不要这么早谈恋爱,你的事业一定在更大的地方。有一次,他回家,母亲在灶台做饭,突然嘟囔一句:邻居家有两个大学生,我们家就两个中专生。他就对母亲说,放心,有机会我一定考个大学。
当梁军真的准备辞职考大学时,母亲尽管有些担心,怕万一考不上,但还是不断鼓励他。“我考大学,一半是为了音乐梦想,一半是为了母亲的心愿。”梁军透露。因为母亲,他后来创作了不少怀念故土的作品。
▲梁军 图/南方人物周刊记者王小祥
1994年,梁军通过高考,进了江西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学习,选了作曲方向,开始正式学习音乐创作。南昌音乐资源相对贫乏,演出较少,难得有一流的音乐家、演奏家来交流。偶尔听到一些好的音乐,他就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1998年毕业后,当有机会到广州,任教于华南理工大学,他毫不犹豫就作出选择。
到广州之后,见到了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更丰富的音乐生活,尤其是星海音乐厅落成后,每年都能欣赏大量高水平的音乐会,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又看到同事们几乎都是硕士、博士,“有点抬不起头来”,更加发觉自己知识面偏窄,就想继续深造。2002年,他前往中国音乐学院读研究生,师从知名指挥家吴灵芬。2005年考入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跟随陈述刘教授学习作曲。2012年,他又前往上海音乐学院攻读作曲博士学位,导师为高为杰教授。
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对音乐梦想的执着,让这个曾经的中师生,成长为博士,一步步闯入了音乐殿堂的大门,最终成为独树一帜的名家。之后,他又把多年习得的东西,传递给了更年轻的人。
社会美育:我们的合唱团
2024年8月,梁军又一次来到江西九江,给当地中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合唱指挥培训班上课,就像此前5年中他所做的那样。不过,这次有点不一样。他还拉来了自己的师弟一起给这些中小学教师培训。
“我一个人给予的东西是有限的,会固化,你们要接触不同的指挥家。”他向自己的学员解释。这是他的一次重要的社会美育实践,已经持续了整整6年,即便新冠疫情期间,也没有间断。
2019年,九江市教育局准备组织中小学老师参加江西省教师节合唱比赛,想改变此前从没拿过好名次的局面,准备找一位专家来给大家培训。一位本地中学的校长跟梁军曾是同学,便推荐了他。
梁军在教学、创作之余,一直在从事社会美育相关的实践,九江又是自己的老家,就爽快答应了九江市教育局的邀请。
▲梁军指导学生排练 图/受访者提供
当年暑假,他来到九江,对这些老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针对性培训。“他们的合唱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水平。”他上午教指挥,下午给合唱团排练,边排边教,从拍子、指挥手势到声音训练,再到作品处理,一点一点讲解,带领老师们去分析、感受、体验合唱作品。到了晚上,又带大家一起看其他合唱团的视频,分析他们的优缺点,提升听觉水平。
培训结束后,合唱团去南昌参加比赛,拿了第一名。评委给了合唱团很高的评价,团员们都很激动,完全没有想到会拿这么高的名次。“其实教完之后,我心里是有底的。”梁军介绍,这些老师在培训之后,已经完全改变了对合唱的看法。后来大家一块座谈,很多团员感动得泪流满面,不论男女。
九江教育局希望更多人参与,让梁军扩大培训规模。第二年,合唱团的培训人员增加到三十多人,后来又到了五十多人,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人。他觉得实在没办法教这么多,就变成三十多人中心班加其余人旁听的模式。
为了持续、稳步地提升九江市的合唱水平,梁军为当地教育局制定了一个培训计划,准备选20位固定的教师,用4-5年的时间、8-10个寒暑假,较为系统地教授合唱指挥专业知识。“就是教他们怎么唱,怎么指挥。帮他们找到一些手段,像医生看病一样,有问题,知道怎么去治。”他介绍,在经过多年培训后,很多人会“开方子”了。2022年,合唱团已经在全国中小学教师合唱比赛中拿了一等奖。
如今,跟着梁军学习的这批学员,彻底重塑了对合唱的理解,成长为九江各中小学合唱团的骨干和指挥,“他们从我这学到的,又延续给了他们的学生。”梁军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也鼓励他一直坚持下来。2023年,合唱团做了一个5周年视频,他看到大家一直都没有放弃,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几年里,想办法完成培训,觉得“蛮有成就感的”。他还把自己的学生胡蝶推荐去九江的一所中学做老师。目前,她是九江市青年合唱团的常任指挥。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梁军在信宜县第一小学指挥乐团 图/受访者提供
其实,在过去多年里,梁军在很多地方都进行过社会美育实践,从江西吉安、新余、赣州到山西太原,再到广东多地。他发现,很多地方社会美育基础依然薄弱,很难像九江这样持续多年,还需要“主管部门推动”。
除了自发的实践,他也借助如“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等政府项目,在粤东揭阳的中小学,长期推动美育实践。从2021年开始,他每年都派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的师生,分批到揭阳不同的学校,教孩子们跳舞、唱歌和乐器等。他们不仅传授艺术技能,更注重培养孩子们对美的感知和热爱。每学期出去一次,一待就是一整月,惠及了至少5000个孩子。
美育实践,就像一场跨越地域的旅行,给了梁军价值,也给了无数人美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