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语言产生兴趣之后,还有很多因素让我们望而却步。比如,我们会因为不熟悉新语言本身的特点而退缩:德语法语都有动词变位,背单词「买一送六」,听起来就难;再比如,我们会因为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放弃:怎么学了这么久,一个句子还是看不懂,更别提文章了;还有的同学会说:英语都学不会其他语言就算了吧。
其实这些问题都有恰当的解决方法。首先,我们需要给自己一个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本次分享会的前辈们也同样面临这些问题,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正在上学的学生党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我平时作业好多,没时间听课。已经成家的工作党可能有这样的问题:我又要上班,又要学习,还要照顾家里,时间安排不开,怎么办?恰好,卢毅就是一枚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家里又在万国学院学德语的宝爸。他建议我们首先计算自己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学习一门新语言,然后找到自己可使用的整块时间和碎片时间,以便之后更恰当地制定学习计划。
卢毅的时间规划
其次,如果我们确实有时间学习,就要思考这些时间该如何高效利用。卢毅的建议是,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了解自己的
感觉模式
和
认知模式
。
我们可以通过感觉模式选择学习方式:如果你对听觉敏感,可以搜索语音材料辅助学习,如果你对视觉敏感,可以多读文本辅助学习,如果你是运动型学习者,可以随手写写画画帮助自己理解。
我们也可以通过认知模式选择学习环境:如果你是分析型学习者,擅长语法分析,那么可以自己在课下多花时间进行句子分析。如果你是整体型学习者,喜欢沉浸式学习,那么一定不要错过课堂直播。
大家不妨花上 5 分钟,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风格,那么之后,我们就知道这些时间该花在哪儿,怎么花。
另外,如果时间有限,可以不用四处寻找不同资源,充分利用
German for Reading
这一本教材已经完全足够。接下来,卢毅为我们介绍了如何高效使用万国德语教材。
1. 语境习词
正在上学的学生党可对于时间有限的同学们来说,
German for Reading
这本教材的最大好处在于不需要认识每一个单词就能读懂一篇文章(
you can derive meanings from context without depending totally on a dictionary
)。教材每章内容有 4 个部分:Grammar, Exercise, Progress test, Reading preparation。单词在每个部分中均有出现,不断重复地阅读,我们对新单词的记忆得到强化。当然,语境习词的前提是需要有一定词汇积累,万国学院也会提供必背单词资源帮助大家打下词汇基础。
2. 如何学语法
时间有限的各位总想着在相同时间内做完更多事情,但刚开始打基础的时候,我们更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拒绝一口撑破肚子。不同于根据语法编写的语言学习文章,
German for Reading
中的文章可能会涉及到你还没有学过的语法,这时候卢毅给我们的建议是:关注当前章节的
重点语法,遇到因为还没学到而看不懂的句子,可以先记录下来,等到之后学到了相关语法点再返回来阅读。
图片截取自
German for Reading
3. 如何完成阅读
卢毅提醒大家,开始阅读之前,要确认自己已经完成了单词首轮记忆和文章前的习题。因为如果不打基础的话,文章阅读会变得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确认自己有阅读基础之后,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阅读:
通读
:了解句子结构和大意(如,划出主谓宾,识别性数格)。
精读
:找到句子中的语法点(如,时态)。
翻译
:将德语句子翻译成英文,既练习英语,又可以确认自己是否已经理解德语。
回顾
:将自己的翻译与课本翻译作对比,探究不一样的原因。
不断给自己制造正反馈,其实是不断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喜悦。给自己持续制造收获和喜悦,需要依靠「元认知」。有很多人觉得「元认知」像思念一样是一种很玄的东西。轶玮告诉我们,其实「元认知」就是
不断问自己问题
:有什么,学什么,如何学。
然后通过意识到你的答案来看到自己的想法。举几个例子,学习时你可以问自己:
-
我对要学的话题有过了解吗?
-
我期望从这个课程中获得什么?
-
这个课程的大纲是什么?重点是什么?
-
这门课提供了哪些资源供我学习?
那么,如何把这项技能套用在课程环节呢?
课前预习
:我对这节课的语法熟不熟?单词会不会?不会的地方就是课上的重点。
课程中
: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不会的部分上,以此帮助自己保持注意力。
课后复习
:在助教的帮助下重复自己不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