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唧唧堂
唧唧堂学术管理分享平台,更好的学术阅读与写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芋道源码  ·  关于DeepSeek的最新认知 ·  11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凌晨四点,线上CPU告警,绩效没了! ·  11 小时前  
小众软件  ·  另外两件事[250210] ·  2 天前  
芋道源码  ·  防止超卖的七种实现 ·  2 天前  
芋道源码  ·  腾讯开源:零代码、全功能、强安全 ORM 库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唧唧堂

JPSP:社会规范决定了我们想(不)到什么!

唧唧堂  · 公众号  ·  · 2024-02-21 22:30

正文

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作者 | 心理学导读库写作小组: 比巴卜
审校 | 心理学导读库写作小组: 阿悦
编辑 | 小巴


唧唧堂学院推荐订阅


心理学论文导读会员(年度,包含此推文)

2024心理学论文导读600篇 (包含此推文)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3年第2期)

心理学百篇热门论文导读专栏(2023年第1期)


更多心理学论文导读专栏请访问 唧唧堂学院


本文是针对论文《社会规范决定了我们想(不)到什么!(Social Norms Govern What Behaviors Come to Mind—And What Do Not)》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23年发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作者包括David A. Kalkstein, Cayce J. Hook, Bridgette M. Hard, Gregory M. Walton。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在每一个时刻,人们有可能做出各种各样的无数的行为,但是人们实际所作出的行为只会在他们能想到的一系列行为的范围内。在银行大堂里,理论上人们可以大声唱歌,把鞋脱掉,或者在躺椅上睡觉...但是这些可能性也许从来不会出现在人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为什么不呢?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为违反了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是关于某个场合中什么行为是常见且恰当的社会共识信念,对个体行为有强烈的影响。过往研究关注了社会规范的习得和感知,社会规范对行为的影响,如何通过社会网络传播规范,以及社会规范产生、维持、消散的过程;本研究所关注的机制并不是人们为何遵守社会规范(理性决策计算、表达社会认同的动机、推断行为是否受社会许可),而是社会规范如何影响行为——从基本的认知过程的角度——社会规范塑造了人们的行为选项集。这一角度能够有利地解释个体行为调控的机制。


人们有时不会考虑那些违反所在场合规范的行为,即便这些行为有可能满足了他们的需要;即便它们进入人们的意识中,也并不具有渴望性,人们感觉到违反规范的事不可能发生(e.g., 在盆栽植物上撒尿),尽管在其他场合无比常见(e.g., 在厕所里撒尿)。作者认为,这种把社会规范整合进行为选项集的过程往往是自动化的,且对个体(帮助人们灵活地调整行为从而适应各个情境)和社会(促进社会协作和不同情境下规范的践行)有适应性的功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