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票精选:今天的主题是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变迁与展望。
今天的内容主要由4方面,第一部分是对历来我国金融改革的发展做个简单的回顾。第二部分是当前金融改革的进程。第三部分是对即将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行前瞻。第四部分是对A股而言受益的行业板块。
下面进入正题: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表明,新兴市场国家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的跃迁,一个较为成熟与完善,具有一定深度与流动性的金融市场是不可或缺的。其实,我国在过去20年内,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为了更好的理解我国金融改革的逻辑与方向,有必要对金改的历程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为了改变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的状况,通过实行双层银行体系,把商业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工、农、中、建4大行分别于当时成立。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十四大开始明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四大国有银行开始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同时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交所和深交易所分别成立。这个时期由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国内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高企。解决办法是中央财政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四大国有银行资本金;成立华融、东方、信达、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专责处理其剥离的不良资产。同时,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也随之展开,相继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
2002-2007年,我国开始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对大型金融机构进行注资,使其财务状况合格。并通过证券市场上市融资。这个时期伴随着举世瞩目的超常经济增长,和股权分置改革,A股市场迎来一轮大牛市。工行、中行、建行、人寿、人保等相继上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国家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于11月份推出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金融机构必须以国家意志为先,导致重新杠杆化,表内资产水平下降。
从历史上看,我国的金融改革是伴随着国家改革历程一路前行。那么当前阶段的金融改革和发展是什么情况呢?接下来重点谈谈,利率市场化和汇率的市场化。
2015年10月23日央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从2004年开始逐步放开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金融市场上的其他利率,如债券、拆借和票据的利率,也已完全放开。利率市场化是对长期“利率管制”的一个改革,我国长期实行的管制利率,限定存贷款利率,人为制造利差,使存款利率长时间低于实际利率或市场利率。
银行业靠这种“存贷差”不用参与市场竞争就能获得大量利润。并且因为利率管制,造成银行把钱放给谁都赚一样的钱,这样一来,有政府兜底的、占用大量资源的央企和国企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低成本资金成为他们扩张的支持。而实力弱的民营企业和小企业,因为其不确定性风险存在,银行不愿意把钱贷给他们,或者实际得到的贷款利率高的令人发指。严重阻碍了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影子银行的问题。
对GDP贡献接近6成,创造就业占比接近7成的民营企业必须要打破这个困局,因此,2012年,国家批复了“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打破垄断,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借贷领域,各种小额贷款公司成立,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不过,后来全国各地借鉴其模式却引发了不少严重的问题,各种已高利息吸引散户存款的资金管理公司破产跑路,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如何才能真正打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利率市场化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面改革路还任重而道远。
那么,利率市场化后对房价的影响如何呢?房价问题想必各位朋友都十分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谈谈这个问题。
2015年央行为稳增长,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共降息降准五次,同时采用新工具SLF、MLF、PSL定向提供流动性。这导致了流动性宽松+资金成本低的环境,而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已经低于1年期理财产品,大量的资金需要做资产配置以获取收益。
同时,央行10月份取消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靴子落地。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依赖息差赚钱的模式亟需改变,对资产配置的需求上升,而房地产按揭贷款作为优质的较高收益资产,获得商业银行青睐.推动商业银行大量配置房地产按揭贷款。
同时汇改后的人民币持续贬值,使得资金存在流出压力,资本管制则将资金“锁”在国内。对这类资金而言,可配置的高收益安全资产较为有限。一般来说,安全资产如国债收益率较低,而高收益率资产如股票则可能面临较大风险。而投资一线城市房地产尽管会牺牲流动性,但兼得安全性和高收益。
大量资金对一线城市房地产的配置需求导致其价格快速上涨,宽松的金融环境和金融创新使得资金加杠杆也更为方便。而2016年年初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使得部分二线城市获得“溢出”效应,成为资金追逐的“次优”选择。
O利率市场化后,对房价的影响偏正面。那么汇率市场化的进程如何呢?
我国从2005年推进了汇率体制改革,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经过2007年、2012年和2014年三次调整,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每天浮动幅度由3‰逐步扩大至2%,同时人民银行逐步退出常态化的外汇干预。
2015年8月11日,央行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导致人民币汇率当日大幅贬值,其后在岸人民币汇率跟随离岸人民币汇率贬值,资金外流压力上升,外汇储备加速流失。直至12月央行针对离岸市场做出部分限制,同时加强资本管制以限制资金流出,外汇储备流出规模才开始出现较大回落。
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是我国持续十年的汇率改革,和逐步开放的金融市场为其奠定了客观基础。
不过,由于我国现行的强制结售汇制度,我国企业的结汇是强制的,而购汇是有条件的。即我国企业的外汇供给和需求受到严格的管制。不是市场主体自主决策的结果。
因此,在这个市场上所形成人民币价格即汇率,也不可能反应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而且,由于人民币目前不能在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只是经常项目中的外汇供求。这意味着,现行的人民币汇率也不能全面反应我国外汇的实际供求。
外汇供给因对企业的强制结汇和银行外汇周转余额的上限规定而不断扩大,而外汇需求则因有条件的售汇而受到抑制。结果导致外汇供给持续大于外汇需求,从而带来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这种情况现在通过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而即将有所改变,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改革进程上,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并将要建设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包括推进支持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上海期货交易所加快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设;设立上海保险交易所等。
伴随着加快改革以及与国际金融市场对接,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或发生改变。人民币汇率最终可能实现基于市场的供需关系的真实水平。
刚刚谈了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现状发展,下面就今年将要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进行一个前瞻。
该会议每5年召开一次,分别是1997、2002、2007、2012.每次均对中国下一步一系列重大的金融改革政策和方向“定调”,并推出金融改革及相应的机构改革等重大举措。今年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年,“十三五”的攻坚之年,且恰逢十九大召开,所以这次会议格外引人关注,此次会议的金融工作部署思路或将主要从货币调控和金融监管两方面展开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重点。
目前的高债务和资产泡沫使流动性宽松失去存在的土壤,因此货币调控方式将更加灵活。新年前后央行通过SLF,MLF逆回购等多种利率调节工具进行调节。反映了货币当局对货币工具的使用,已不再单纯关注数量,而是同时着眼于期限结构和价格。
随着混业经营的趋势逐渐明晰,如何从分业监管模式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可能是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市场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一个大金融监管委员会,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实行混业监管,另一种是赋予央行更多的统筹协调职能,并将系统性重要机构纳入监管框架,但无论是哪一种,都体现了混业监管的方向。
对A股市场来说,监管层的思路是提高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从去年下半年开始,IPO发行明显加速,2016年下半年每月核发批文的数量几乎都是上半年的2倍以上,对贫困地区企业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目前已有1家企业核准发行。可以看出,监管层加强监管、加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力度的方向是明确的,未来是否会给出推进的时间节点,将出台哪些具体的举措。我们将密切关注。
既然有那么多朋友关心金融概念的受益个股。我这里就举一些供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