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楼上又
炸锅
了。
妈妈和孩子都有些失控,一个嗷嗷吼,一个哇哇嚎。
队友听不下去,突突冲上楼,敲开邻居的门,递过一根撑衣杆:
邻居把门一关:不用!
随后,哭声没了,妈妈隐忍的声音从门内传来:
为什么啊?
缺你吃还是少你喝了!
你要天天去翻垃圾桶......
“我是去寻宝!没有烟卡,同学都不跟我玩。”
“没有好烟卡,我在同学面前永远抬不起头!”
“爸爸不抽烟,爷爷的烟太便宜,你们不给我烟卡,我只能自己想办法。”
孩子一通发泄后,怒气冲冲摔门而去。
大人们听了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意识到问题没那么简单。
烟卡是啥?不需过多解释了吧。
小孩圈流行的游戏,剪下的烟盒盖,折成卡片的样子,搁在地上用手扇,扇过来就归自己。
这烟卡到底有什么魔力?
它让无数小学生放弃成为光的梦想,将萝卜刀入鞘,抛弃王者荣耀,转头都去追逐“华子”。
只要凑齐几个小伙伴和一片平地,小孩哥可以随时“开战”。
拍卡嘛,这游戏小卫子我也熟。
照理来说,玩玩而已嘛,倒也不至于上纲上线,谁还没个童年。
在这群小孩眼里,
烟的贵贱=稀缺等级。
要问烟卡哪里来?
8个字总结就是:
买的、捡的、赢的、“野”的。
为了多整点好烟卡,他们不惜冒着酷暑去垃圾堆“开宝箱”,就和开盲盒一样,抽到稀有烟卡就是开到SSR。
有的小可爱主动给老豆递烟,希望快点腾出烟盒,还鼓励老爸“多抽好烟”。
还有“小人精”化身“父愁者”,拆了老父亲的烟盒盖子,全然不顾烟的“死活”。
放眼大江南北的校园,烟卡“孩传孩”都是小事,在这群小孩哥里,甚至出了好些“衰仔”——
6名9岁-10岁的儿童为了获取烟卡,悄悄潜入一商户家中,盗窃6万余元高档烟。在取下烟卡后,他们将烟全部抛到竹林及河里。
儿子玩了3个月烟卡,从22名直接退到47名。爸爸拿到儿子50分的成绩单,气得当着孩子的面烧掉近千张烟卡。
4名小孩为玩烟卡,偷骑家里的电动单车,找落单孩童
抢烟卡,
抢不过就把人撞到在地,导致被抢小孩膝盖、腰部多处受伤。
一名男孩在楼下挥舞着扫把,嚷着“要烟卡”,足足喊了20分钟。
小学生和同学玩烟卡起争执,导致2根手指骨折,伤势严重。
我们想想,小朋友玩烟卡,出发点是啥?
玩?那完全冇问题!
“烟卡”本身不是洪水猛兽。
坏就坏在,
“烟卡”潜移默化的杀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