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
“要资讯”
关注我们
提到辣酱,不能不提老干妈陶华碧,江湖封号“国民热辣女神”。
如今陶华碧已退居二线,公司交由两个儿子打理。
长男李贵山,虽继承这家辣酱龙头企业49%的股权,却一门心思要把“热辣”天赋带到地产圈。
2013年初,李贵山与人合资注册房企云贵天阳,花4亿多元拍下昆明市盘龙区的某地块,开发名为“云润天阳”的楼盘。
原计划2015年交付的楼盘,至今未能完成验收。
数十户业主无奈选择“强行”入住,产证,落户,入学等问题面临无解。
作为开发商的云贵天阳也陷入泥潭,被连续限高19次,有6条被执行人记录,涉及金额约为9757万元。
李贵山终究没能把“热辣”传导到地产圈,江湖首秀便以一场烂尾败走麦城。
有人评说,食品圈远不及地产江湖风高浪险,资金、实力、毛利水平也相差一截,在食品行业人生得意的大佬,遇上地产多半亏成赤佬,支撑不了多久。
不过,酒企除外。
1
食品圈跨界地产的企业不少,比如娃哈哈、元祖食品、达利园,但最”懂“地产貌似是白酒行业。
常言道,“烟铺路、酒搭桥”。
白酒消费的三大场景:礼品消费、社交消费、投资消费,无论哪一个场景都少不了地产开发在其中稳坐C位。
各类固定资产活动中,地产投资对白酒消费的影响最为直接,尤其是地产开发阶段大量需要的高端白酒。
反过来说,高端白酒也该对地产的行情冷暖最为敏感。
茅台稳坐高端白酒头把交椅,搞起地产来也是带头大哥,早在2011年之际,茅台就盯上了地产这块大肉。
时任集团董事长的袁仁国明确提出,在酿酒产业外,房地产将会成为茅台多元化的目标。
2012年初,茅台置业应运而生。
茅台集团处心积虑的依托在各地的销售网络,以建立茅台集团旗下直营公司名义,不断斥资,在全国30多个重点地区购置地产。
2018年,茅台变更集团本部的经营范围,新增地产开发,把地产上升到战略高度。
2019年,茅台开始启动三年行动计划,拟投资600亿元建设30个工程项目。
2020年,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茅台先后与万达、绿地、格力地产等拥有独特商业资源的地产洽谈合作,在文旅地产,“免税”商业诸多板块引入强援助阵,释放要加大地产投入的信号。
行业热点茅台也算是都没落下,曾经在国内最核心的地段北京起过大楼;在概念政策齐飞的海南搞过文旅;甚至远赴重洋斥资在巴黎购买房产。
不过茅台在地产“潜伏”10年来,也没能闯出个名堂,海南的文旅项目频传开发不利,多个项目依赖集团“输血”。
所以茅台懂地产还停留在第一层。
尽管茅台入局地产早,资本实力最强,但论起在地产江湖的名号,远不如同来自于白酒行业的小弟。
2
成都麓湖生态城项目,在地产业内被誉为“中国四大神盘”之一,它的背后就站着一个酒业公司。
麓湖项目无论是从规划、建筑、营销任意角度来看,的确也堪称地产行业的标杆。
看房得坐游艇,40公里长的湖岸线上坐落得每一幢建筑,皆是艺术。
麓湖虽是人工湖,但湖水清澈可见,2米的水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能把地产巨头都不敢轻易接手的8300亩郊区大盘,做成号称把成都富豪“一网打尽”的神盘。
这个江湖后起之秀曾经引来业内瞩目,江湖大佬新鸿基郭炳联、万达王健林纷纷前来考察取经。
神盘开发商万华的董事长名叫汪俊刚,而隐藏在汪俊刚背后的是郎酒董事长汪俊林,二人一母同胞。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郎酒搞地产比茅台强,恐怕就是郎酒多出的这一份地产基因。
在二汪的地产版图中,汪俊刚一直是万华系地产主要运营者,专注于地产领域,而汪俊林负责搞钱。
自打汪俊林18年前收购郎酒,就以此为依托在成渝地区大量投资地产。
比如万华系地产建设早期,资金紧张。因麓湖未成一代神盘之前,只是西南第一大盘,体量巨大开发周期太长,因地处郊区,需要砸钱搞配套。
酒企的高利润,高现金流,堪称地产投资黄金搭档,万华系的危难被汪俊林调集郎酒资金一一砸平。
可谓八年捂盘不断输血,一朝功成终出神盘。辣酱企业熬成烂尾,白酒企业建成神盘,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异?关键还在钞票上。
人卖一瓶白酒赚的钱,你得卖100瓶老干妈才赚得到。
这挣钱效率高的,蒙眼砸钱的底气也足。
3
白酒行业“懂”地产,地产行业也曾经懂过“白酒”。
有个地产圈的大佬曾拍着胸脯当懂王。
“能喝酒”在地产圈向来是个必备技能。
道理很简单,不喝酒的项目岗,搞不定政府公关;不喝酒的投资岗拓不了土地;不喝酒的营销岗打不动鸡血。
能喝酒的地产圈子,就难免出现星河湾黄文仔这样懂酒爱酒的人。
但大举入局白酒行业,黄文仔还是表示自己是谋定而后动的。
一度把营销大将梁上燕调入白酒业务,更是让业内见证了他的决心。
2012年,星河湾的倾力打造的白酒横空出世。
从豪宅琼楼玉宇到美酒琼浆玉液,星河湾做的都是“琼姓玉字辈“的产品,产品继承星河湾的匠心,也算是倾情打造,在茅台酒最疯狂的年代(如今更疯)收老酒原酒配制罐装,酱味酱色都是顶级。
豪宅教父黄文仔认为自己懂得如何面向高端客群,上来就卖了个飞天茅台都不敢卖的价,星河湾老原酒一瓶2000元,还是最便宜的。
那一年,黄文仔许下美好愿景,5年100亿的白酒销售额,誓要把爱好兑现。
如今,两个5年都要过去了,可星河湾的白酒业务却繁华落尽,竹篮打水。
爱好终归还是个爱好。
比起其他赴酒局的地产业内同行,黄文仔的酒业小目标还算相对不“咋呼”的。
2018年,绿地张玉良率队赴川考察,除了常规的地产业务外还有一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