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决策部署,近日,黑龙江省知识产权局印发了《2025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深化全链条保护衔接机制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推进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工作实施。推进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贯落实。建立与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回应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诉求。推动完善包括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行政裁决、民事保护、刑事保护、调解仲裁等主要渠道在内的全链条保护衔接机制。
持续强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强化重点领域专利权保护。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突破年”,围绕支持培育壮大“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2025年重点领域专利权保护动态名录。深化专利侵权纠纷案件技术支撑,推动技术调查官参与专利侵权纠纷案件办理。积极推进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鉴定工作体系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鉴定工作。
统筹推进地理标志管理与运用。推进五常大米、方正大米、饶河东北黑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以及庆安大米、东宁黑木耳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申请管理,鼓励各地运用产地溯源等手段,完善地理标志特色质量保证体系,完善专业化地理标志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地理标志运用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深入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挖掘和培育地理标志与文旅融合项目,打造融合线路,延伸扩大地理标志产业链。深入推进“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
加大重点领域保护力度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专利商标源头保护力度。持续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注册、囤积行为。加强对查处使用带有欺骗性、不良影响等禁用商标违法行为的专业指导,对已经取得注册的,及时按程序报请国家知识产权局依职权无效,加大无效决定生效后的跟踪处置。
加大重要时点保护力度。围绕五一、中秋等重要时间节点以及食品药品、康复辅助器具、儿童玩具、家用电器、种业等重点领域,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以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重点领域行业龙头企业商标权等为重点保护对象,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违法犯罪行为。聚焦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道地药材等,加大对涉地理标志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加大重大活动保护力度。全力加强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知识产权保护,做好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等大型赛事知识产权保护各项工作,严厉打击仿冒运动会纪念品、文创产品等侵权行为。
加大重要展会保护力度。强化哈洽会及其他省内重要展会,以及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大型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快速处理知识产权纠纷。
加大重点场所保护力度。引导商品交易市场管理者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引导我省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机制,加强线上侵权假冒行为治理。
加大新兴领域保护力度。积极配合做好数据知识产权登记服务工作,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对《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的宣贯。
完善快速协同保护机制
深化知识产权纠纷化解社会共治。加强专利纠纷行政调解,依申请开展对专利权属纠纷、发明奖励和报酬纠纷等的行政调解工作,强化办案指导和联动,提升调解质效。加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专业化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信用监管。
完善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推进快速协同保护布局建设,根据区域发展需要和地方重点产业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申请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或快速维权中心。推动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原始创新聚集区设立工作站。推进黑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高质量运行,开展专利预审备案主体和代理机构复核,加强预审质量和舆情监测管理。强化保护中心技术支撑作用,支持保护中心为行政裁决、行政调解等提供协助或技术支持。
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区域内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体系,推进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黑龙江分中心建设,以自贸区、出口消费品加工区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服务网络。以民营企业为重点,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防控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和应对纠纷提供高水平指导服务。进一步完善海外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跨境电商诉讼、商标恶意抢注等纠纷的预警监测,提升服务企业的及时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