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夏令营是一家拥有50家直营分店,主打少儿运动体能培训的大机构,在北京赫赫有名。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就在前天,北京有家长发文称:7月22日至7月28日,12岁的双胞胎女儿在趣动旅程,参加河北涞水野三坡的夏令营。期间,有男教练闯入女孩屋偷看洗澡,将处于生理期的女儿扔下水。夏令营最后一天,男教练对双胞胎女儿分别做出摸脸、亲嘴的动作……
其中一人强吻女童后还索要其住址,你***是要干什么?
而更让人
惋惜的是:这件事是在两个女儿回家后偷偷交流时被家长听到的才被发现的。(幸亏家长多听了一耳朵)
同去的有90多个孩子,29个女孩,10岁以上有6个,俩姐妹是12岁,属于中间比较大的。
当晚到了野三坡,女孩们洗澡时,不敢开灯。
为什么?
因为男教练可以随便进女生屋。
开灯就会被看得一览无余。
当事人说,平时在家教过两个女儿,要保护自己身体隐私。
女儿已经12岁,不小了。
男教练闯进屋时,女孩们尖叫一团说:“啊,正洗澡呢!”
没想到教练比她还理直气壮:“洗澡怎么了!”
一次水上活动,
姐姐文文的生理期来了。
孩子以为跟教练请假就能不下水,所以没换游泳衣。
孙教练却要求文文必须下水。
文文连连摆手,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不能下水。
没想到,
孙教练一把抱起文文,把她扔下了水。
(!?!?!?)
28号,夏令营最后一天。凌晨3点,姐姐文文在迷迷糊糊中感觉有人在摸自己的脸。被摸醒后,睁开眼睛一看,可乐教练坐在床边,正盯着自己。教练对她说:“我在这儿等你40分钟了。”
孩子睡得迷糊,以为天亮了。教练说要带她出去,孩子听话地起身跟着教练,一路被带到了楼梯间。
文文事后回忆,教练把她带到楼道,
跟她说他跟女朋友之间的事。孩子说她听不懂教练的话是什么意思,所以后来在面对警察的询问时,都无法转述。
报案后,警方调取的当天的酒店监控录像显示,
这一过程共两小时。
结束了吗?28号中午吃饭时,这位姓喻的可乐教练跟妹妹静静说:“你过来一下。”静静的脚在活动中受伤了,以为教练要给自己上药,
教练接着把妹妹引到了监控的死角处。
。
姐姐不放心,盯着妹妹过去的方向。
可姐
姐看不见妹妹啊……
7月28号晚上,俩姐妹回到家。家长发现俩姐妹背着人在一起悄悄嘀咕,情绪也很奇怪。家长把俩姐妹分开,单独跟她们聊了聊。终于问清了事情的经过:
7月28号白天中午,喻姓教练把妹妹带到
监控死角处
(你为什么这么熟练?)
,
把孩子顶在墙上,按着她的肩膀。
嘴对嘴强吻了孩子,大概持续四秒钟。
问为什么不反抗,孩子说,当时她脑子一片空白,想反抗,却力气太小。直到教练放开她,她才用没受伤的那只脚,使劲跳着出来。
28号当天离开夏令营后,喻姓教练还在QQ上教唆孩子把家庭住址告诉他,甚至帮孩子在原本没有开通GPS定位的iPhone上,打开了孩子QQ的定位功能。
趣动方
面迅速做出反应开除了涉事教练,但是恐怕一只脚已经踏进名为舆论的漩涡,趣动集团乃至整个行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受到冲击。(而我对此持悲观状态,详见文末)
当前亲子游市
场怎一个“乱”字了得!
亲子游就是个模糊的概念,门槛极低!
放开二孩政策之后,近乎是所有亲子产业相关的微信文章都会在文章开头论述一番二孩政策放开啦,孩子要变多啦,万亿亲子市场等你来开拓呀……
开拓来开拓去什么样子呢?
途牛瓜果亲子游的“惠东双月湾露营-出海捕鱼 2 日游”项目下方的评论显示,“情侣”“个人”等团员角色十分常见, 16 条评论中真正的亲子成员只有一个,如果不实际体会的话,可能很难发现其原来是“伪亲子游”。复杂的成员无疑让亲子游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从而降格为普通游。不得不说,在某种程度上,
许多旅游平台已经将亲子游概念当成一瓶随擦随用、屡试不爽的“万金油”。好像随便谁不需要认证就可以说自己是亲子机构?
也不知道是应该把锅甩给快速扩张的市场还是为了适应快速扩充市场的企业机构?
“你知道么?他们这个夏令营,说是每天拍照给家长看,让家长知道孩子的情况。后来我们仔细问了孩子才知道,每项运动都是摆拍,就像拍婚纱照一样。说是攀岩,
让孩子们戴上工具往那儿一趴,拍几张照片,换下一组孩子再上,特别假。
”
“还有他们那个防火训练,都是让孩子们穿上消防服拍几张照片就脱,没有教任何防火知识。回头真的发生火灾,孩子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啊!”
“急救训练,包扎什么的,全部都是摆拍。
用最小的成本,赚最大的利润。我觉得这个行业可能整体都挺乱的,只是家长不知道。
这么大的机构都这样,那其他的呢?”
这是这次事件家长所了解到的这一次趣动的活动内容!而更大的旅游网络平台呢?
同程“千岛湖 2 日游”亲子游项目中,有一位游客在差评中投诉在亲子项目中的出行问题,项目原本要求 3 人骑两辆山地车,但孩子没有办法携带,不过游客要求加钱换骑三人山地车时竟遭到拒绝。
这样的问题十分典型,硬件设施的不到位也正在慢慢磨灭消费者对亲子游的好感。对!没错!这就是形式一片大好的亲子游。
“乱”或许就是许多人盈利的空间
发生此恶行的夏令营是为期7天,人民币5480元/人的寄宿制夏令营。着实不算便宜对吧?
然而在
整个市场环境中,价格不存在上限!
像出境游学这一块,美国
名校游价格都是在在45000元到50000元左右(游学费用在3至5万元占56.8%;2至3万元的占20.1%;5万元以上的占6.3%)高昂费用的同时确实消费群体细胞分裂般地增长,据新东方发布的《2018中国国际游学行业发展报告》,2017年参与国际游学的人数达86万人,2018年预计达105万人,而且人数还将继续呈扩大趋势,年市场规模或达200亿元。
从消费者(家长、学生)对游学课程的偏好来看,排前5位的分别是:语言提升类、文化探索类、海外营地教育类、兴趣课程类、预备留学考察类。
不过,也有人表示,这则来自领馆的提示已经“晚了”,因为很多游学合同的签订和办理签证等事宜,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就搞定了。那么,国内的相关机构为何会那么热衷组织中小学生赴境外游学呢?其利润的产生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呢?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他们
流行的行话:
游学的利润就在于“花头经”特别多,“先把家长和孩子整晕了再说”。
举个例子,家长不是想让孩子去和牛津、剑桥、哈佛的学生交流吗?那真是简单的事,到这些大学里租个教室就行,再随便抓几个老外学生搞个联谊活动,反正中国孩子不会乱问免得惹麻烦上身。
再比如,不是想去国外的博物馆、科研基地“见识见识吗?那更省事,直接租个大巴把孩子拉过去就是了,要知道,国外的博物馆基本上是免费开放的,有些科研单位也会为青少年开辟相应的免费参观区域,这些都是可以收费的商机啊!
一通操作之下,孩子们在国外住的是民宿,吃的是简餐,但费用往往比一般旅游团五星级豪华团(低者仅需两万元)还要贵出一大截。
国内没有相关规定吗?早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就发布了《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然鹅,该文件并没有对收费做出规定,
想拿多少钱?随便!什么样的机构能来做游学?随便!
留学咨询服务公司、校外培训机构、
旅游公司都可以做游学旅行,当然也可以
由培训机构牵头招人,整个活动全程外包给有资质的旅行社,双方分成。多头管理下,尽是政府监管盲区。
亲子市场每年翻倍扩张,良心机构却难以存活
成立目前在中国已有1500多家营地,有40万以上的营员,4000名营地工作者;
儿童体能运动馆的数量也以100%的增长率飞速扩张,
预计2018年结束时,儿童体能运动馆的数量会
接近1000家左右。
而这次出了问
题的趣动于2015年成立,创业之初没有大量资金涌入的情况下仅三年估值已达4亿,其在全国已拥有50家直营店,并计划今年达到70家-100家的规模。就在去年,趣动旅程完成了1.2亿元A轮融资。(这可真的不算小了)
然而趣动旅程的表现可以说是让人非常失望,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到孩子的房间里啊?是不是什么人培训个几天不经过考试就能当教练啊?
培训结束后,就会给教练发放认证资格证
专业的本科课程用半年时间学习尚觉时间不足缺乏实践
良心机构不是没有!
中国目前有82%的亲子机构是中小微机构,社区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