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博物馆丨看展览
带你走进博物馆,让看展览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博物馆丨看展览

清明山西丨从平城到晋阳 南北朝学者带您重走梁林考察之路(4/2-6)

博物馆丨看展览  · 公众号  ·  · 2025-03-21 13:15

正文



平城与晋阳,串联起北中国的历史脉搏。 作为北魏前期的政治中心,云冈石窟见证了鲜卑族的汉化历程;晋阳是北魏迁都洛阳前的军事重镇,扼守汾河谷地,成为沟通塞北与中原的枢纽。


图片

图片

▲图源:云冈石窟官微


这条路上,长城残垣与石窟书写着北朝文明的碰撞。 从平城武州山到晋阳天龙山,石窟造像从犍陀罗风格渐融中原审美藏着文明的交融;杀虎口长城的夯土遗迹,则诉说着游牧与农耕的拉锯。


图片

▲天龙山石窟 /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在这条路上梁思成、林徽因营造学社入晋考察,揭开了中国唐代木构建筑的新篇章。


图片

▲图源:大同华严寺景区


翻越恒山与吕梁山, 重走梁林路,触摸千年前的木构与石窟 ,与历史地理学者在山川形胜间读懂一个民族融合的史诗与古建筑的家国情怀!


▲佛光寺东大殿 / 图源 :晋行记


专家介绍


晋行记专业讲师 段彬
任职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南京大学
历史学博士
日本京都大学
人间环境学研究科特别研究生



日期 活动内容 餐食 住宿

4月2日

(周三)

大同集合

不含
大同

4月3日

(周四)

云冈石窟

华严寺

早中晚 应县

4月4日

(周五)

应县木塔
崇福寺
早中晚 代县

4月5日

(周六)

佛光寺
南禅寺
早中晚 太原

4月6日

(周日)

天龙山
北齐壁画博物馆
早中 太原
返程




行程内容


集合地点:山西大同

北魏帝都,辽金京华,明清重镇

山西大同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是华北重要节点城市。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素有“北方锁钥”之称,现为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图片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大同美食推荐品尝: 大同刀削面、大同煤烧羊肉、大同油糕、大同熏鸡、大同扒山羊肉、大同香煎酥饼、浑源凉粉、羊杂


图片

▲图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 ,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2001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图片

▲图源:云冈研究院


现存的云岗石窟群分为东、中、西三部 分,石窟内的佛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镶嵌在云冈半腰。 第20窟露天大佛为代表,是释迦牟尼坐像,面容庄严,衣纹厚重。


图片

▲图源:云冈研究院



华严寺

华严寺位于大同市大西街,因佛教华严宗而得名, 寺内有辽代的薄伽教藏殿和金代的大雄宝殿以及诸多彩塑 ,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源:晋行记

华严寺内的建筑、塑像、壁藏、壁画、藻井等,以历史之悠久,规模之浩大,技艺之高超,堪称辽金艺术博物馆。 主殿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是我国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

▲图源 :晋行记


殿内依墙排列重楼式小木作藏经阁38间及“天宫楼阁”五间,巧夺天工,玲珑之致,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




崇福寺

朔州崇福寺是中国现存保存最完整的金代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665年),金代大规模扩建,集建筑、雕塑、壁画、琉璃艺术于一体, 被誉为“金代建筑艺术的活化石”。

图片

▲图源:朔州文旅

弥陀殿完整保存了金代木构件、雕花窗棂、彩塑、背光、壁画、匾额等原作 ,堪称中国辽金建筑中的珍贵巨构。弥陀殿内的塑像“西方三圣”,分布在长跨四间的大佛坛上,四周满绘壁画,共计345.75平方米。

图片

▲图源:朔州文旅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建造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古代应州城的标志性建筑。 塔身为楼阁式建筑,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全塔皆由木构件搭建而成,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最高木塔”。

▲图源:晋行记

1933年,梁思成站在应县木塔前竟“喘不出一口气来”。在塔下,他给未能亲临现场的林徽因寄去一封封来自木塔下的书信。

▲梁思成与应县木塔

书信中,梁先生曾写道:

“今天正式的去拜见佛宫寺塔……好到令人叫绝,喘不出一口气来半天!……塔身之大,实在惊人。……这塔真是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

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
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梁思成手绘应县木塔图




佛光寺

佛光寺是1937年6月由中国营造学社调查队梁思成等人发现的。佛光寺现存东大殿,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77年)重建, 殿内塑像、壁画、石刻,殿外墓塔、经幢,都是唐代遗物,价值连城。


▲图源:晋行记


东大殿雄伟古朴,居高临下,俯瞰全寺,为寺内主要建筑。
根据殿前石幢刻字与殿内梁架上题记核证,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在弥勒大阁旧址上重建。殿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斗拱硕大,出檐深远。殿内佛坛宽及五间,满布彩塑三十五尊,面形丰满,线条流畅。


▲图源: 晋行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