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穷。
在任何一个场合,中国人都在谈钱。
谈房价、谈收入、谈股票、谈创业、谈外快……
穷,已经不止是指物质匮乏了,更是一种精神状态,对金钱的无穷渴望。
以前流行的是,谈钱伤感情。
现在流行的是,谈感情伤钱。
以前我们认为,金钱买不到快乐。
现在我们还是认为,金钱买不到快乐,因为金钱本身就是快乐。
今年,最流行的话都是: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今年特别明显的感受就是:钱越来越不经用了。
除了工资,什么都特么在涨。
超市好贵,随便去买个菜,买点生活用品,动不动就好几百,1/10的工资就这么没了;
衣服好贵,商场里,随便一件大衣都要好几千,冬天比夏天难过,因为衣服更贵;
房租好贵,北京随便一个小单间,月租都要三五千,工资除了房租和吃饭,就啥也不剩了。
吃土成了常态。
钱成了我们的敏感词和G点。
任何新闻,沾上钱,就能爆火。
王健林说的,“先定个小目标,比方先挣它一个亿”,这句话流行了几个月……
王宝强事件,如果马蓉只是出轨了,关注度不可能那么高,问题是,马蓉把王宝强赚的钱(外界估计可能上亿)全给卷跑了……
罗尔事件,几个敏感点都跟钱有关,募捐几百万、夸大医疗花费、他有三套房子……
有人说,只有两类人会觉得生意大好:放高利贷的和催债的。
借贷、信用卡、花呗为什么这么火?
因为大家都缺钱。
2016,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缺钱?
首先,房价一直在涨涨涨涨涨涨涨涨。
新闻里,房价一直在回落,然而现实里的房价,贵得越来越离谱。
“我们赚钱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房价涨到这个程度,最大的后果是,几乎掐灭了普通人的希望。
以前,大家以为只要自己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但现在知道了,你努力也没用,你努力也够不着。”
房价完全瓦解了我们最基本的安全感。
其次,人民币在贬值,导致我们的财富缩水,购买力下降。
人民币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内,贬值了近12%。
现在拿着人民币,去港澳购物、出国旅游或者海淘都已经没有价格优势了。
以前,1000块可以买好多东西,可以花好久;
现在,1000块只能买半双鞋。
其次,教育费用一直在攀升。
只要想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公立学校,就意味着要买学区房,一线城市的学区房动辄一平米10万起。
如果你上私立学校,学费一年动辄十几万。
课外,给孩子报个培训班,随便一个课程,学费就是一万多。
想让孩子课外学点书法、画画、架子鼓,培养点兴趣爱好,这就得花好几万。
今年二胎政策全面开放,本来以为能大大提升生育率,结果并没有。
大家都生不起。
二胎就是个奢侈品。
再次,行业动荡,新经济崛起,导致财富差距更大。
行业与行业之间,差别特别大。
比如两个同班同学,一个人在传统企业,一个人在互联网新兴产业,前者可能月入5000,后者可能月入5万。
我们时时刻刻看到了财富神话,看到了赚钱奇迹,就会觉得自己更穷了。
不是穷人才觉得穷。
每个阶级都觉得自己很穷。
穷人缺钱,因为要生存。
穷人不敢生病,一旦生了大病,不敢治疗。爸爸妈妈总会说,“希望自己生那种马上就能死的病,千万不要拖累子女”。
穷人不敢随便聚餐,因为一顿饭可能会吃掉半个月的生活费。
穷人不敢逛街,因为导购员问你要买什么,而你想说的是,“我买不起”。
穷人的困境在于:
知道应该用钱去买时间,可问题是没钱;
知道最好的致富途径是钱生钱,可问题是没钱;
知道很多事情要看远景,要目光长远,可现在饭都吃不饱,哪管什么以后?
中产缺钱,因为中产非常脆弱。
看起来非常体面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可能50-100万,平常还吃吃喝喝,装装逼,看个话剧,听个音乐会什么的。
一旦家里有人生大病,或者家庭经济支柱工作出现动荡,瞬间,整个家庭就颓了。
在大病和变故面前,中产不堪一击,只要稍不注意,就会跌落到下一个阶层。
2016年,一提起中产阶级,就一定会提到另一个词:焦虑。
富豪也缺钱,因为再大的公司都有可能倒闭。
经济的风向变化很快。
为什么大家爱钱?
因为钱才是安全感。
对大多数人来说,钱比友情、爱情等一切东西都可靠。
就像《新周刊》所说的,“除了钱我们什么都不信”。
不得不说,我们中国人变了。
以前我们虽然爱钱,但是耻于谈钱,对于商业,还有那么点清高,有那么点看不起。
现在,我们膜拜金钱,膜拜商业,动不动叫马云爸爸,叫思聪老公。爸爸有钱,爸爸说什么都对。
谁不知道,生活还有诗和远方,还有父母和孩子,还有梦想和情怀。
然而,就像网上所说的,没钱的日子,也不是很难过。
2016年,中国人的心态用一句就能概括:
道理我都懂,但我还是想要钱。
企业求报道、约采访、内容合作,请加微信:ylennon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商界APP,悦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