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非洲的“解放”
材料一 表3是1960—1980年部分非洲国家主要商品出口情况统计。
表3
——摘编自[肯尼亚]A.A.马兹鲁伊主编《非洲通史》(第八卷)
材料二 1962—1995年,
法国在非洲总共进行了19次军事行动
。与非洲法语区国家共
签订了23个军事合作协定
。法国军队在其中六个国家执行
“提高影响力的任务
”:喀麦隆(10人)、吉布提(3500人)、加蓬(610人)、科特迪瓦(580人)、中非共和国(1500人)、塞内加尔(1300人)。
——摘编自[法]多米尼克·马亚尔《从历史角度看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
材料三
甲
|
1963年10月,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弗-罗珀在一次讲座中称:非洲新的统治者们所立足的都是欧洲创建的文明基础,是欧洲的技术、欧洲的榜样和欧洲的思想让非洲世界走出野蛮时代,与过去的传统分隔开来。
非洲过去的历史,如果有意义的话,就在于它是欧洲的历史
。
|
乙
|
1999年8月,尼日利亚的牧师瑞弗伦德·苏尖锐批评说:“大多数受过教育的尼日利亚人民,
他们都是外国行为方式的模仿者
,喜欢在我们面前
炫耀他们的欧美超道德(实际是非道德的)倾向
……”
|
——摘编自[加纳]乔治·B.N.阿耶提《解放后的非洲:非洲未来发展的蓝图》等
分析说明什么是“真正的解放”。(16分)
题外话:从2020年开始到2023年,连续四年考查了英国史和工业革命,因此2024年的各地模拟题开始大显身手了,有继续预测英国史、有大胆预测美国史,也有两次世界大战,当然也有预测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
高考的目的达到了,考查素养和能力,不会这么容易让你预测、押题,也不需要押题。
2024年第19题考查了“非洲的解放”,的确挺令人意外,不过好在立意高,但难度不大。
2024年全球经济和政治都面临着相对严峻的挑战,西方国家鼓吹去全球化,挑起地缘政治争端和意识形态之争。国际舆论有也挑衅中国、污蔑中非关系、唱衰中非合作的不和谐声音。
2024年是“非盟”的前身“非统”成立61周年,非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在发表纪念日讲话时表示,
解放、发展和融合在非洲已成为现实
。
分析说明什么是“真正的解放”,这就是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材料和“真正的解放”,学生是会有所反思和观点的,非洲解放了吗?解放了,但是没有真正的解放。
非洲为什么没有真正的解放,非洲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这就是答题的逻辑。
考卷上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更没有一个材料是无用的。三则材料分别从非洲经济不独立、政治不独立和思想文化不独立说明非洲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
分别概括出来,然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分别提出措施。
最后总结升华,非洲真正的解放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的解放,而不仅仅是民族独立,非洲要实现真正的解放,任重道远,需要非洲要在非盟的领导下实现团结发展,全世界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看来,老师们讲公开课,经常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升华,学生关键时刻还是可以想到的。
反思:高三复习以知识为基础,同时跳出纯粹的背诵、默写。掌握必要的主干知识足以应对高考,关键还是在日常复习中做到对主干知识的清晰理解和运用、关键能力的培养和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