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12缸汽车
有用、有趣、有料的汽车资讯,让你轻松买车、开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23-2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23-2 ·  昨天  
北美留学生观察  ·  无需手术!近视孩子的救星来了!全新近视防控矫 ... ·  昨天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21-2 ·  3 天前  
移民(微博搜索)  ·  移民(微博搜索)-20250221-2 ·  3 天前  
河南新闻广播  ·  梁东雁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3 天前  
北美留学生观察  ·  哪吒邮票已到货!我命“邮”我不“邮”天,现在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12缸汽车

奇瑞第一、比亚迪暴增、吉利上调目标,中国大厂卷到国外

12缸汽车  · 公众号  ·  · 2024-07-15 18:19

正文



2023年,中国汽车拿下三个“全球第一”,分别是产销量全球第一、新能源销量全球第一以及出口量全球第一。值得强调的是, 产销量全球第一已连续15年,新能源销量全球第一已连续9年,而出口量全球第一是首次。



中国汽车工业,自1956年一辆“解放”牌载货汽车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总装线下线算起,其间, 粗制滥造与抄袭是中国汽车最大标签,但67年后,中国汽车不仅走向全球,更成全球消费者“最爱”。


而这种局面,2023年只是开始!




中汽协数据指出,2024年1-6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



过去的六个月,主机厂叫苦连天,促销成常态,但从销量上看, 王传福的话似乎得到了验证——“卷才能繁荣”。


而深究起来,出口带来的增量也相当可观。1-6月,汽车出口279.3万辆,同比增长30.5%,其中乘用车出口233.9万辆,同比增长31.5%。 半年时间,乘用车出口增长55.9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总量也达60.5万辆,同比增长13.2%, 且占汽车出口总量的21%以上。



数据,直接而又有说服力的表明,中国汽车在国际社会影响力的上升。这一点,从 今年一季度全球汽车出口情况也能验证,中国出口汽车132.4万辆,‌同比增长33.2%, 继续领先于日本与德国。而二季度,情况大概率八九不离十。




细化到个体,2024年上半年出口量第一位的是一向以出口见长的 奇瑞汽车,上半年出口53.2万辆,与2023年同期相比有29.4%的增长 ;2023年奇瑞汽车实现大跨越,全年销量188.1万辆,同比涨52.6%,今年其半年销量达1100621辆,同比增长48.4%。销量上涨的同时,奇瑞的新能源战略也在推进,配合出口激增,当前的奇瑞正“势如破竹”。



上汽今年上半年出口量不仅同比有9%以上的跌幅,同时还被奇瑞抢去了桂冠。 众所周知,上汽的出口主要依赖于名爵在欧洲市场的表现, 随着贸易壁垒的加深,上汽后续的出口量无疑将受到更深的影响。


长安汽车上半年的出口量令人意外,以28.5万辆的出口成绩位列第三,同比2023年有60.4%的增长;吉利汽车紧随其后,半年完成24.2万辆的出口。 7月初,吉利集团将年销量目标上调5%,这其中无疑包含了对出口的预期。



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量超160万辆,累计同比增长了28.78%,累计出口20.7万辆。 单一数据上看,表现平平,但实际上,排名上升4个位次,半年出口销量同比累计上涨近155.6%。



与其它品牌不同,比亚迪只有新能源车型,而新能源车型在全球范围的认可程度远低于国内, 因此只有新能源的比亚迪在出口方面理论上是吃亏的 ,只是较为出众的产品力使比亚迪在全球范围内仍得多了不少用户的认可, 并在包括以色列、泰国等国家销量名列前茅。




7月初,以色列汽车进口商协会发布数据,称2024年上半年, 中国汽车品牌以34601辆新车销量领衔以色列汽车销售市场,成以色列第一大汽车供应国 ;随后俄罗斯欧洲企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 6月俄罗斯售出的13.07万辆新车中,中国汽车售出了69400辆,占比高达53.1%……



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深入,不少日系、美系等汽车品牌的国外市场正逐渐萎缩。 最近的消息就是本田宣布停止泰国阿瑜陀耶府工厂的整车生产。


这不会是暂时的,全球汽车向新能源化迈进,必成趋势。电动化未必是新能源的最终形态,但至少是过度形态, 在转型中把握先机就能为最后的战役打好基础。



奇瑞等用燃油车代表中国车企登上国际汽车舞台,比亚迪、蔚来、小鹏与哪吒则换了一条赛道把中国汽车推向了更高的位置。并且, 出口可能只是路线之一,合资或独资建厂也会是路线之一,且大概率会是中国汽车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的主要对外形式,不仅能规避贸易壁垒的风险,还能深入当地市场竞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