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即可免费收阅政商内参。
By政商内参 (微信最好的政经读物,以专业的视角传递政商信息,深度解读政商新闻,这里使你了解更真实的中国) 微信号:zsnc-ok
来源:金融经济学家吴裕彬
微信号:deeywoo
日本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有消息报道说,中国目前是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但你有没有想过,在中国最奢侈的其实是爱情。
201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二十到三十岁的日本年轻人里,74.3%是单身状态,在1996年,这个比例只有50%。而在单身年轻人里,有40%的人根本放弃了追求男女关系,他们认为“谈恋爱是负担”,宁愿“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
不仅逃避婚姻,对于能带来快感的性爱也意兴阑珊,越来越多的日本青年成了“性冷淡”,特别是男性。
“日本家族计划协会”的调查显示,二十到三十岁的日本男青年里,有8.3%“对性爱无兴趣”,“认为性爱不重要,是生活中可有可无、不值一提的事情”,这是2008年的数据,到了2014年,这个比例上升到21.6%。
对性、恋爱、婚姻都无热情,自然地,对于生养小孩也提不起精神来。
据日本卫生部调查,未婚男青年里有8.6%不打算将来要小孩,这是2002年的数据,到了2012年,比例上升到15.8%,未婚女青年中的比例则从7.2%上升到11.6%。
日本的今天会不会是中国的明天?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男女比例7连降,男性人口较女性多出3366万人,3000万男性面临“打光棍”危机。由于女少男多,在中国谈恋爱乃至结婚的成本越来越高。
上面是人民日报的最新彩礼地图,显示了在中国各地区结婚的奢侈程度。
2. “奶头乐”的残忍世界
当然还有“结婚没房就是耍流氓”之婚房开销,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是不是有结不起婚的赶脚?3000多万男人要打光棍,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是严重的“市场失灵”。3000多万人打光棍,在浑身无处宣泄的过剩荷尔蒙推动下,这群人对社会稳定必将带来巨大的威胁。
中国的婚姻市场已经解决不了中国的婚姻需求问题,那该怎么办?答案是Tittytainment,其是titts“奶头”与entertainment“娱乐”的拼合词,大概最早是由俞力工译为“奶头乐”的。
Tittytainment是由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物助理的布热津斯基提的。Tittytainment主旨为:如何避免精英与loser的冲突呢,可以——给他们一个“奶头”,让loser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们咸鱼难翻身的命运。只有Loser安分守己,精英才能高枕无忧,需要用温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解除Loser的不满。
最基本的奶头乐有:色情产业、无休止的口水战、暴力网络游戏,偶像剧、八卦新闻、廉价品牌横行、商品优惠活动、小鲜肉……
奶头乐这玩意是不是太残忍了?
3. 婚姻市场为什么不能“奶头乐”
其实经济学管奶头乐这东西叫替代品(Substitute Goods),可以用奶头乐这种替代品来解决婚姻市场上的女性不足。那么中国的食品(粮食,肉类及粮食和肉制品等等)供应不足也很久了,为什么不用奶头乐来代替?现在是全球化市场,中国食品供应不足,咱们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买,不是吗?目前中国每年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约1053亿美元的食品,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占全球食品出口的8%。同样的道理,中国缺3000多万新娘,为什么不可以从别国引进呢?
还记得承德小伙梅爱偲吗?他昔日是个不折不扣的“学渣”,当年高考只考了320分,“被迫”出国留学乌克兰,不想却成功逆袭,迎娶了18岁乌克兰女神做妻子。
梅爱偲(左)一家三口
为什么中国小伙偏要在国内被水涨船高的彩礼钱和婚房成本压得喘不过气呢?为什么偏要在奶头乐里醉生梦死呢?为什么不能像梅爱偲那样冲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好的姑娘呢?中国的丈母娘经济为什么这么猖獗,婚姻市场失灵为什么这么严重?不就是因为我们的婚姻市场并没有全球化吗?粮食市场一全球化就不怕闹饥荒,婚姻市场难道不更需要国际化吗?
4. 国际新娘也是大学问
早在2010年,邮购新娘在美国就是一个年收入高达20亿美元的市场,这表示当时美国人要花费20亿美元从俄罗斯,乌克兰,菲律宾等国进口新娘。美国人那时也面临着今天中国人爱情婚姻成本太高的情况,所以选择了通过国际婚姻市场来解决。2014年美国导演Jonathon Narducci专门拍了一部反映邮购新娘的纪录片《Love Me》。
南卡罗来纳州大学副教授Marcia Zug在2016年出版了一本专著《Buying a Bride: An Engaging History of Mail-Order Matches》来研究邮递新娘现象。主要的一个结论就是美国的蓝领工人被婚姻市场给淘汰了(priced out of the marriage market),而一些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女子又希望通过国际婚姻来提高生活水平,于是邮递新娘产业就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