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爸妈堂育儿
2-12岁亲子教育专家 ,专注亲子教育、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社会热点!教你如何养孩子、如何经营婚姻。更有渝姐每天为宝贝带来一则晚安故事,养成睡前好习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爸妈堂育儿

千万夫妻聊天记录曝光:婚姻的真正杀手,从来不是第三者

爸妈堂育儿  · 公众号  ·  · 2019-04-22 21:1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堂妈说:

说话是一门艺术,特别是在婚姻中,能够好好说话的夫妻,家庭生活更加和谐。

可是很多人并不懂得这个道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婚姻中,好好说话有多重要。

文| 茗荷

来源 | 潘幸知(ID:sharpshow)




01

好好说话

到底有多重要


今天见到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开口就向我诉苦。


新婚的妻子经常和自己吵得不可开交,他深感疲惫不堪。


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回家晚了,因为手机没电就没有来得及告诉妻子,回家以后,妻子板着脸直接对他说:


“你还知道回家?到哪里鬼混去了?”


本来他很想给妻子说抱歉的,但因为妻子并没有什么好的语气和脸色,加上自己脾气也不算好,他冷冷地回了一句:


“你管我呢?”


结果引发了一场家庭大战,一直闹到了丈母娘那里。


听了他的抱怨和很多吵架的瞬间,我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们之间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几乎没人好好说话。


比方说,丈夫晚归,又联系不上,妻子其实是担心焦虑,如果把指责换成:“你到哪里去了,我打不通你电话,又一反常态不跟我联系,我又害怕又担心。”


“啊,真不好意思,我手机没电,今天去的地方又没有电,所以我赶紧开车回来了,就是怕你担心……”


可以想象,这种语言下,可能迎来的就不是争吵,而是一场拥抱和共享晚餐,更别提闹到其他家人那里去了。


当然,这对夫妻平时因为图一时口快,相互之间积累了很多“不好好说话”的情绪,才会一点就燃,小事变大。


老话说:“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好好说话这件事情在婚姻生活当中究竟有多重要?


会说话的夫妻,往往能轻而易举地化解很多生活上面临的矛盾和困难,而习惯了不好好说话,不懂沟通的夫妻,往往能把原本不错的情感消磨殆尽。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正在想离婚。


他们夫妻事业有成,育有两个儿女,而且孩子们也成长得很优秀,是周边人羡慕的对象。


可最近太太跟丈夫提出了离婚,而且态度非常坚决,什么人也劝不住她。


“你们能够想象,你每天像女仆一样接受一个人的各种指责和挑剔吗?”


“什么衣服没洗干净,鸡蛋煎得老了,房子没有打扫干净……我每天都战战兢兢的,我只是提出让他照顾一下孩子,我出去跟闺蜜玩一下他就炸毛,各种乱七八糟的话都来了。


说我整天无所事事,靠他养活,不顾孩子,不顾家庭。我受够了,我要离婚,并且孩子一个不要!”


每每听到这种因为沟通引起的夫妻情感障碍,感到非常可惜和痛心,也许我们每个人学习好好说话,很多感情都可以不以分开收场。




02

感情里好好说话

为什么那么难?


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是:


不少成年人可以在外面彬彬有礼,善待他人,为什么回到家却经常对家人恶言相向,甚至大喊大叫,歇斯底里?暴露出最让人难以接受的一面?


仔细想下来,也许在于:


1、我们太把对方当“自己人”


人在成长中,经历了社会化的过程,后天习得很多的制约和规矩,不自觉地在不同的场合中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底线。


比方说在工作场合要扮演说一不二很有威信的老板、严谨负责的员工,在公共场合要扮演温文尔雅、讲礼貌懂规矩的文明人士。


但是关上门,一切都仿佛不再需要了。


穿得笔挺西装的人此刻把袜子满屋扔,打扮得精致优雅的人最喜欢穿着睡衣蓬头垢面。为什么?


因为这是家,这是让人卸下面具,放松自我的地方。 在这种氛围和自我允许之下,我们经常会脱口而出很多蠢话、伤人的话,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认为对方是家人,是“不会离开的人”。


有个丈夫经常跟我抱怨,自从有了孩子,他的妻子从一个温柔善解人意的人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大嗓门指责他和孩子的女人,他感觉前后就像是遇到了两个人一样,不可思议。


“快去把这个奶瓶洗一下!”


“你怎么搞得,娃尿布都湿成这个样,你都不换一下?”


他也是带娃新手,常常被妻子指责得举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回应才好。


他从小的家庭氛围当中,爸爸妈妈之间相互尊敬,说话比较讲究,所以碰到妻子这种毫不讲究的沟通方式,完全不能适应,一度还动了离婚的念头。


当我们习惯于把对方的行为和付出都当作理所当然,把婚姻内不良沟通当作习惯的时候,无论从意识还是语言上都会缺乏动力去修正自己。


而这种状态,其实就让婚姻进入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2、我们想要说服别人


情侣之间,口舌之争较多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双方往往试图证明自己是对的,而对方是错误的。


妻子闻到丈夫新车里面味道很重,说:“你把脚垫拿出去洗洗晒一下,气味太重不健康!”


先生说,“这有什么,反正我开得少。”


“开得少又怎样?还不是需要清理一下。”


“别人都这么开,有什么关系?”


妻子突然火了,“别人,就知道别人,别人我会去管吗?你就不会说好吗?”


丈夫看妻子生气了,赶忙说“好好好……”


冷静下来之后,妻子突然意识到,自己想要对方听她的,所以这里面除了关心对方的健康之外,还有一种试图“控制”的意味在里面,所以对方的语言中,就出现了一些对抗的力量。


想到这里的时候,她突然就释然了。


我一向比较喜欢的一个方法,就是放弃“争论”,也就是说,一旦你从念头上察觉到自己在争论时,基本就可以闭嘴。


每个人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不同的意见,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为每个人的观点、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这是一个事实;所以呢,你不可以要求别人的想法和观点跟你一样,如果你是这么要求的话,你就没有承认每一个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这个事实。


如果你不承认这个事实会怎么样呢?


「辩论」是从一个人的心里面损耗一个人的生命能量最厉害的方法之一。


情侣之间就更是如此了。在一件事情上,正确与错误并不重要,谁对谁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


当我们放弃对错,放弃辩论的时候,宽容和爱往往在双方之间才能够流动,而自己也容易得到滋养。




03

爱要好好爱

话要好好说


前几日跟一对夫妻吃饭,先生递给妻子调味品,妻子都会说“谢谢”,整个吃饭期间,丈夫一直给太太夹菜:“来,尝尝这个,真的不错呢。”


妻子津津有味地品尝先生送过来的菜“呀,真好吃啊,你好有眼光”。


夫妻俩自然地拉着对方的手,笑盈盈地跟我们说话。


那种自然的爱的流动,让身边人都感觉到了。在座的大多是多年的夫妻,大多“相看两厌”,于是开始向他们讨论夫妻相处秘诀。


太太一脸幸福地说,“哪里有什么秘诀,都是他做得特别好。”


丈夫更不得了,直接说,“她是我们家大功臣,生了一对儿女,又养得很好,我在生活上多照顾她是应该的。”


虽然他们夫妻很谦虚,但我还是从他们的人生故事和各种细节当中嗅到了他们恩爱的秘诀。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几乎是习惯性地赞美对方,并且,非常关注对方当下的感受。简单来说,他们既在好好爱,也在好好说话。


这恰恰是很多夫妻之间缺乏的。夫妻之间熟悉之后,在沟通上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前文提到的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并且希望争论对错。长此以往,原本不错的情感也消磨殆尽。


我们可以尝试:


1)不妨把ta当外人


不管你身边这个人跟你走过了多少个年头,也不管ta对你有多体贴宽容,和你生育过多少个儿女,内心始终要提醒自己,需要好好经营你们之间的情感。


首当其冲地,就是像对待外人一样,耐心地听对方说话,好好沟通。这是看见并尊重对方的一个基础,也是一个从不过时的法宝。


2)分清事实和感受


在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曾经提出过四个原则:


观察:我们彼此观察到什么?


感受:我的感受如何,体会和表达感受?


需求:说出哪些需求导致那样的感受?


请求,为了改变局面,我的请求是什么?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事实和自己的主观感受混在一起,却不能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造成沟通成本不断上升,并且效果很差。


区分事实和感受,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四个原则运用到生活当中,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夫妻之间也可以很好地借鉴并予以运用。


3)不辩论,约定休战信号


情侣之间,没有那么多对错需要区分,当你的大脑喋喋不休地想要争个输赢的时候,不妨去觉察自己,赶紧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迅速停止。


最近我自己的身体状态不算太好,因此对孩子少了很多耐心,很多时候都想揍他。


为了改变这个情况,我跟孩子约定,当我说“stop”的时候,就是我快要发火的时候,请他立即停止当时的行为,我发现自从约定之后,我们的冲突少了很多。


这招也可以借鉴到夫妻冲突中来,你们可以共同约定一些信号,来停止辩论,完成休战,以避免一些冲突。



—END—


“幸知在线”女性心理成长平台,以中国首个女性主义自媒体“潘幸知”(SharpShow)为依托,覆盖上百万用户的海内外华人情感圈。 秉承女性情感自立的价值观,切切实实帮助华人女性走出当下困境。


#今日互动#


你和你的爱人吵架后,

往往是谁先主动道歉?

在下方留言说出你的观点,

堂妈会从中选出一位最走心留言,

送出一份小礼物。


*中奖粉丝福利*

恭喜 苏、悠然小卒、

LINPENG、徐丹、绾素年、唐

获得周五、六、日最走心留言奖


记得加微信:bamaxiaohong

领取奖品哦~


微信公众号改版啦,

怕你们找不到堂妈

建议大家将“爸妈堂育儿”设为星标哦!

具体操作如下

↓↓↓

点“在看”,美若天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