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洪泰Family
洪泰基金由著名企业家俞敏洪先生和资深投资银行家盛希泰先生于2014年共同创立。我们秉承“守正·出新 成人·达己”的价值观,致力于成为卓越的产业整合者和创新推动者,服务产业、奉献社会、专业报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从佛教到道教,哪吒如何成为中华文化中的护法神? ·  昨天  
十点读书  ·  成熟女人,会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  昨天  
新京报书评周刊  ·  英国社会学家麦克·布洛维逝世,享年78岁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洪泰Family

百人齐聚,同心并进 | 2021年洪泰Family峰会圆满落幕

洪泰Family  · 公众号  ·  · 2021-05-17 17:46

正文

3+ 行业大咖专家
5场 被投圆桌论坛
80+ 洪泰优秀被投企业家
近200人 齐聚

HONGTAI APLUS

2021年对于洪泰基金来说是再启征程、乘势而上的一年。近期, 「洪泰大科技基金」即将成立,「百亿洪泰生命健康基金」也刚签约落户苏州,洪泰基金在各赛道的布局全面展开。

洪泰诞生在最好的时代,风雨兼程7个春秋,如今洪泰Family也已成蔚然。正如泰哥所说, 股权关系是当代社会最稳定的血缘关系,还有什么比血缘关系更可靠的呢? 于是,我们迎来了 2021年洪泰Family规模最大的一场盛会

5月13日-15日 ,「2021年洪泰业务提升会暨洪泰Family峰会」在北京延庆举行 多位 重量级的行业大咖, 5场 主题圆桌论坛, 100多位 洪泰员工以及 近百位洪泰最优秀的被投企业家们 齐聚一堂,汲取知识、穿越迷茫,同时举杯畅饮、乐享山水,以期知行合一、凝心聚力。 全新栏目:

创始人说:

洪哥 在现场阐释了他心中真正的商业精神与企业家精神,是 坚守底线,诚实可信,心中大善,胸怀祖国 ,是黑屋中的光,是普罗米修斯的火。不光自己发光,还要用自己的光照亮别人。

泰哥 把创业比作骑自行车,只有一刻不停用力地向前蹬才能确保企业稳中有进,因此在他看来 永不停歇也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洪泰会在大家成长为伟大企业家的道路上 提供助力, 添砖加瓦

当与疫情共舞逐渐常态化,我们盘点既往收成、绘制作战地图,持续发挥韧劲与不懈行动力,在后疫情时代整装出发、轻装上阵~


现场小切片 (排名不分先后)

能链创始人&董事长戴震 :(现场)每个人都有一个切口,这是我两年以来参加最有意义的一场会。

国星宇航 创始人&董事长陆川 :我们很幸运,不但得到了(洪泰)资金上的帮助,更多是共同成长、彼此成就。
小仙炖董事长&CEO 苗树 :当年很多人看不懂滋补行业,是泰哥半小时快速判断决策投资了我们。
中模云创始人韩志勇 成立已9年,摸爬滚打至今非常不容易,非常感谢泰哥去年投了我们
微点生物创始人严萍宜 :感谢洪泰的平台,两天时间学到了很多,很多CEO分享的经验让我受益匪浅。
猿人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元觉 :洪泰是我们的第一家机构投资人,以前我们没想过(接受机构)融资。


(本文干货满满,悉心整理近1万字,建议先收藏再阅读。)





DAY

1


创始人说:

时代趋势与企业家精神


洪哥首先强调 投资价值观 的重要性,“ 我们投资的项目是能够推动整个社会进步或中国发展的 ”,同时需要的不仅仅是情怀,也需要能力、眼光与格局。

观察身边正发生的深刻变化,洪哥倡导 在危险中 发现机会、 利用机会 。他表示, 社会发展充分,靠垄断资源挣钱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人民对于更加美好生活的渴望,就是我们的机会所在。高科技等提供了实现机会,重构商业逻辑的手段。

他建议大家 做事有规矩,做人有分寸 弱水三千,一瓢饮之。做任何事情一定要专注,专注不等于只做一个生意。 坚守底线,方得始终。只要你从内心深处觉得这件事情不该做的事情就不要做。 急事慢做,近悦远来。就是越是重要的事情,越要想清楚,想对了再去做。 守正出奇,勇于创新。 修炼自己,造福社会。

泰哥表示要“ 乘势而上 ”,不仅是 国内国际的“势”,还是洪泰内部的“势” ,包括价值观“守正·出新 成人·达己”、公平机制、充足的子弹等,他与洪哥会努力给大家打造一个好的环境。

他强调自我鞭策, 投资业绩是一切的根本 ,规模只是粮草弹药,要保持一个清醒认知,知道未来应该怎么样前进。洪泰为下一阶段的投资储备了充足的弹药,同时保持着良好的投资节奏,向中后期投资完全展开。 洪泰要做受人尊重的基金,投出一批优秀企业家,给LP和社会创造长期价值

泰哥还重点阐释了他对 企业家精神 的几点理解。 是守正,守正首先体现在做正事,并且要正确地做事。 是能不能找到价值观一致的合伙人,核心团队能不能发挥作用,有没有真正的敢说真话的合伙人。 优秀的企业家需要意识到企业的立足之本不是盯着竞争对手,而是找到用户的潜在需求。 优秀的企业家还需要保持坚韧不拔,在任何时候可以提刀上马,狭路相逢勇者胜,凡事All in,积极拥抱变化的精神。


大咖说:

吴甘沙先生、刘俏教授、陈曦教授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CEO 吴甘沙先生

作为无人驾驶领域“领头羊”驭势科技的掌门人,吴甘沙先生从行业角度解析他对认知的改变,以无人驾驶作为一个样本跟大家分享了“AI创业的难与易”。

首先,他认为 AI创业的“易”体现在我们正处在颠覆不断发生的时代 ,得益于指数曲线,近年来规模效应把智能电动车推过了引爆点。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只有处于变局,才能允许新的玩家进来 。新人、新思维、新打法,AI创业此时一定是有优势的。

而AI创业的“难”,吴先生则从技术到产品落地的角度深入分析,主要集中在 收敛开放边界技术难点、出错成本、产业链成熟 三方面。

基于此,吴先生给出了五点建议, 是从细分市场切入; 是利用市场,藏器于身,等待产业时代给你带来的机会; 可以押注那些不那么性感但可以先上规模的技术,再把它变得足够好; 不但要脚踏实地,还要抬头看星空; 做大靠产品,做强靠平台、生态。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一定要把技术通用,做好平台。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证监会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 刘俏先生

刘俏教授 从宏观出发,再回到微观,深入解读了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经济的前景和关键问题。

刘教授指出, 中国中、长期经济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速 ,而全要素生产率能否提高取决于 找到中国经济的新动能以及如何有效释放新动能

刘教授也预测了未来5-15年很大程度上能够左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宏观趋势性走向。 基于“国内大循环新格局”的提法,国内市场的重要性会日益凸显,这也是大国经济的规律。 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提高居消费意愿。 未来中国需要往全球价值链的上游位置走。 增加基础技术的研发比例,提升研发强度。 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 未来产业结构的变化,跟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位置的变化息息相关,因而产业结构的变迁与人口流动也至关重要。 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点开始优化、重塑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

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地球工程中心 主任 陈曦教授

陈曦教授 进行了关于“ 碳达峰 ”、“ 碳中和 ”深入浅出的分享,力图通过颠覆性的技术手段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开创新的产业机遇。

陈曦教授把碳中和比喻成为一个天平,把所有与碳汇和能源结构相关的技术和产业通过这个天平模型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目前在清洁能源、储能技术和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面存在的各种挑战。“人类如果只依靠自然的森林和土壤或者希望通过大规模植树来吸收二氧化碳同样存在见效缓慢的问题。”

基于此,他提出了 通过新材料进行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和再利用的解决思路,将二氧化碳变为原材料 ,以及在农业、化工、建筑材料等下游领域的应用前景。“碳同时具有燃料与原料两个属性,我们现在讲碳达峰碳中和,是将碳的燃料属性消除一部分了,但是碳的原料属性不可磨灭。碳中和天平右端是什么,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发展出两个全新的产业链, 一个是碳捕集产业链,一个是碳利用产业链 。”




DAY

2


主题圆桌:

5场议题,30位优秀被投企业家


论坛一:品牌进化论

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班妮 :消费品的核心就是品牌。中国的消费行业近年来发展很快,十年前一些消费品企业上市还会引发媒体和公众讨论,认为这些行业上市匪夷所思。现在消费企业上市往往都会受到热烈追捧。而国货潮更是表明中国品牌的竞争力在提升。消费赛道未来依然有无限潜力。

环龙新材料(斑布)创始人、董事长沈根莲 :做好品牌是消费品真正可以持续发展的路径。做消费品的核心是洞察人性,把人性当中最想满足的,以及把消费者自己都不知道的未被满足的潜在需求挖掘出来,做到这点大家自然会关注品牌。

小仙炖董事长兼CEO苗树 :做品牌的核心就是把产品做好。小仙炖以真材实料、最快的配送速度、最高标准来打造产品。 在供应链反向推动创新上, 小仙炖从原料、生产供应、保鲜措施、物流、服务全供应链全部公开。我们还是行业第一个联合中国标准质量研究院等专业机构来制定燕窝良好生产规范的公司。

KK集团联合创始人郭惠波 :KK集团的定位是链接新消费、新人群的零售平台,所以才会不断有新目标、新品牌、新升级。这件事情做成功的关键因素,需要靠整个团队的持续创新能力。KK集团员工平均年龄27岁,因为只有年轻人才清楚地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产品。

猿人科技创始人董事长罗元觉 :品牌就是用户心智当中的价值。对于科技行业来说,如果技术不能领先,不能对接到客户快速稳定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需求,品牌就没有明天。 猿人科技是先了解欧美本土化需求,再反向提出需求。 我们设计研发,找厂家定制再出海。

大V店创始人、董事长吴方华 :对于消费领域平台型来说,第一要解决的是用户为什么要在这个平台买。大V店针对母婴市场,有品质,有人帮你推荐,有帮你做产品检测,并对接售后。第二,对平台来说更重要的是规模。第三,一个平台公司长期要践行的是自己的使命,并且让用户能够感知到,这样的品牌能够更加长久。

论坛二:技术赋能行业、连接创造价值

洪泰基金执行董事丁一博 :一切进步都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业互联网是在产业里发现问题,用互联网去解决问题。中国产业门类最齐全,规模最庞大,我们有发现问题的好土壤。十几年来,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最深入的发展,庞大的人才和技术储备,丰富的运营经验,优良的基础设施,我们具备解决问题最丰富的手段。所以,在中国,产业与互联网的碰撞,必然是一个推动产业升级,全面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能链创始人&董事长戴震 :这是我两年来参加的最有意义的会议之一。 能链是中国能源与车数字化连接最大的公司,也是全球做这件事情最大的公司。能源历来是一个大消费市场,占全国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的8%左右。2016年中国大约8000万商用车司机开始用智能手机,他们的数字化接单是在2016-2018年,快速形成了新消费习惯,完成了线上化,并产生了对能源直联、直接支付和企业级账户共管、企业能源经济管理的数字化需求。所以能链是在2016年5月9号成立的,每年保持7倍高速增长,年化销售额年刚刚突破第一个一千亿,已经进入了“全球新能源500强”。

酒仙网创始人郝洪峰 :酒仙网在酒类零售上推出了非常优秀的自有品牌,向上做了很多延伸,这样不仅保证了毛利率的优势,还能够深深吸引住顾客,因为他在别的地方买不到,可以做二次消费。所以一定要向上进行延伸,形成自己的护城河。而且延伸深度越大,护城河越高,企业经营就越安全。

中模云创始人韩志勇 :中模云是基于建筑场景的平台。平台存在的价值是提高效率。我们把产业链拉一个直线,几个节点,围绕资产这个点来提高运营效率。 往上游延伸,我们输出数字化的标准、管控的标准,做成生态。 往下游是后市场,聚焦在仓网一体的问题上, 以数字化的手段输出给生态合作伙伴。

海智在线创始人佘莹 海智是制造业零部件及关键模组的一站式供应链平台,一端连接着全球采购,另一端连接着中国70万工厂。在产业链的延伸上,第一核心团队一定要清楚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机制,思考清楚赚什么钱,怎么赚,是否可持续,如何打造不依赖于人的系统。第二,延伸还是要综合考虑当下公司的战略、组织的目标,有没有对的人与基因,以及环境、趋势等综合因素。

小库科技创始人何宛余 :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目前的数字化做得还不够。小库科技以AI之力赋能建筑行业,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人工智能建筑设计引擎,致力于用科技来提升效率、优化成果,让设计创造更多价值。建筑学本质上就是一种运筹学,架构式逻辑才是建筑师的核心价值。大家可以想象未来做建筑设计时,我们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完成大部分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沟通、去做决策。

论坛三:创新驱动上市,企业破茧成蝶

洪泰基金董事总经理姜非 :企业上市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从启动开始,每一步都不容疏忽,是很不容易的,这个过程里面创新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驱动因素。

微点生物创始人严萍宜 :我们核心的创业团队跟很多生物技术公司不太一样,主要是从事半导体与医疗设备的人来做的创新。我们实际上是把半导体的技术延伸到生物诊断的技术里面,是非常大的跨界。

海创药业创始人陈元伟 :我们公司成立8年,申请专利已有170项。我们希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一切可能的创新,不断申请新的专利、确保创新的效果更好、成本更低。

盛世泰科创始人余强 :2019年中国糖尿病市场规模有600亿人民币,这1亿病人只有600亿的市场规模,一个人一年花600元,这是远远不饱和的,所以整个市场还会再增长。我们还是瞄准了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通过持续创新推动企业发展和占领市场。

飞书深诺CFO朱金华 :我们是一家硬科技企业,每年在研发上投入1亿人民币左右。我们创新研发与创新投入主要在数据与系统两个方面,一方面是SaaS系统的研发,另一方面是基于数据应用的研发。因为我们服务的两端是互联网行业最先进的企业,它们在业务过程当中也不断进行创新。

科拓停车创始人孙龙喜 :严格来讲我们是一家IT公司,创新是IT公司的命脉。我们有300多人IT技术人员,但仍旧不够。我们定位只做停车,研发围绕着停车纵向做开发,在停车行业的创新,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涉及很强大的后台,中国的停车行业领先国外5-6的水准。

论坛四:直面痛点,数字化连接的实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