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力挺民营经济,驳斥离场论,为企业家们撑腰打气,一锤定音: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
”
近日,最高法和最高检先后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研究落实保护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举措。
“两高”如何保护自己人?
虽职责有别,却不约而同释放出两个相同的关键词:
最高检会议中有一个判断很引人注目:近年来保护民营经济,
“总体上看,抓落实还是不够”。
最高法会议上也触及了以往民营企业家谈之色变的一个司法怪相:
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
“两高”对于保护民营企业的系列部署,最根本是“依法”、“平等”四字,
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核心是平等保护——
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诉讼主体,司法机关要平等对待,不因为企业规模不等就有偏见,不因为所有制成分不同就有偏颇。
对法律赋予民营企业的权利,司法机关不能随意克减,对侵害民营经济的行为不能视而不见。
但同时也要把住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这条红线。不能以保护民营企业的名义,给某一家大企业、龙头企业以倾斜性保护,损害正常市场竞争。
落实保护民营经济这个大课题,要把它分解到司法活动的各个领域,做深做细。
——最高法提出,要运用司法手段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具体有5点:
①对于涉产权案件,要进一步加大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力度,进一步强化以案释法工作,推动形成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②对于企业破产案件,要发挥破产重整程序特殊功能,优化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配置,帮助和支持民营企业恢复生机、重返市场。
③对于知识产权案件,要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惩治力度,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④对于反垄断案件,要依法制止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市场主体滥用垄断地位,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⑤对于执行案件,要综合运用各种强制执行措施,保障民营企业债权及时实现。深入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清积专项行动,促进党政机关带头履行生效判决。
——最高检提出,要为民营经济发展贡献检察力量,有4点:
①结合服务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一带一路”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中心工作。
②通过“检答网”对办理涉民营经济发展案件的法律理解、政策适用作出解读,督导各地检察机关统一、规范办理此类案件。
③加强与工商联和企业家的沟通,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民营企业家的联系,利用各种渠道充分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检察工作。
④集中办理、总结一批侵害民营经济发展的案件,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发挥案例指导作用。
最高
法:
加大产权保护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江必新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法院要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妥善审理各类涉民营企业案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江必新表示,人民法院要运用司法手段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坚持各类市场主体诉讼地位平等、法律适用平等、法律责任平等,依法保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
绝不能单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借口,来置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和正当诉求于不顾,而忽略它的正当权益的保护。
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把普通的经济纠纷,当作刑事案件来处理的问题,江必新表示,
最高人民法院将抓紧制定司法解释,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比如说这个合同诈骗罪,比如说非法经营罪,这几个罪名通常是有很多地方在罪与非罪这个界限,不是太清楚。这需要最高法院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尽快地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
江必新说,近一段时期以来,人民法院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依法甄别纠正张文中案等一批涉产权冤错案件,增强了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感和创业信心。下一步,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大甄别纠正涉产权冤错案件的力度。
除了要加大纠正刑事领域的冤错案件以外,还要进一步
加大行政审判领域、民事审判领域以及执行领域的冤错案件
。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为民营企业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11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张军主持党组会,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