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凡,毕业于江苏省震泽中学,南京大学商学院2020级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本科生。在校期间,担任商学院学生科研与创新中心部长、天健社唐氏负责人。曾获第十八届“挑战杯”江苏省二等奖、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商学院优秀学生干部、商学院优秀志愿者等荣誉。学分绩点排名专业第二,曾获“银星杯”论文竞赛二等奖及南商案例大赛十强。曾参加香港浸会大学线上交换项目和墨尔本大学线下交换项目。实习经历包括国泰君安证券和东吴证券等机构。参与两项校级重点社会实践项目,团队获评校级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报告获评省级优秀报告。
繁华满树、枝繁叶茂,最终是因为根深蒂固。徐菲凡谈到,“如果没有前期的自我约束,沉下心来聚焦书本学习,那么在大三大四我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大一大二筑牢根基,之后的日子才更容易繁花开遍。
● 学业
注重学业,积攒力量与底气。徐菲凡在大学前期打下了扎实的学业基础,她积极融入学校课程,专注课业知识,聚焦书本学习,获得了很高的gpa;同时她十分重视英语的提升,较高的雅思分数成为她许多机会的助力。
● 社会实践
对校内活动的积极参与给予了徐菲凡更加丰富的大学生活,她在大学期间参与了多个社会实践,包含乡村考察、企业调研和关注AS儿童的实践活动。在被问及是如何选择这些实践的时候,徐菲凡认为应该更注重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我想要体验和收获什么”是自己要考虑的。“这是一个很好的与社会交流和接触的机会”,她这样评价所参与的社会实践。
为学之实,贵在践履。徐菲凡参加了商学院的“银星杯”论文竞赛,并获得了二等奖。对科研的初步探索与其扎实的学业基础密不可分,两相加持下,她顺利获得了成为商学院老师研究助理的机会。在谈及研究助理的收获时,她说,“庞大的数据量处理锻炼了心态,考验了耐心,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运用stata处理数据的方法,对科研人平时的工作状态也有所了解,这对将来的发展选择也有帮助”。当然,与良师亲近接触的影响远大于此,老师向徐菲凡指出出去看看的重要性,这也成为她后面做出一个重要选择的原因。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当面临与众人不同的选项时,遵从内心便是最好的选择。大三是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尤其对保研人来说。大部分人埋头赶路,忙碌于提升绩点、进行实习等各种提升保研竞争力的事情上。而此时,徐菲凡决定,去澳洲体验交换式留学。这个决定确实足够特别,“在我之前应该很少有同学做到学期内交换体验式留学和保研兼备”,徐菲凡后来讲到。
2023年二月,正是南京大学延期的期末考试周所在时期。此时的徐菲凡,一个人带着三个大箱子一路拖到了墨尔本,刚落地还未喘息,就埋头线上参加国内的期末考试。“每天就吃海苔拌大米或者通心粉”,她回忆到。
在墨尔本的日子自由而热烈,彰显着她恣意的青春。她学习西班牙语,学习体育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努力融入讨论课。“自己做饭,先后和英国的交换生和打工度假的韩国姐姐当室友;在阿德莱德,住在青旅,半夜在欧洲人欢呼过复活节的时候赶复旦第一批夏令营的deadline到两点…...”她并没有松懈学业,回国后,她顺利通过保研夏令营成功推免至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这趟交换之行还存在许许多多的精彩,“在悉尼,跟本科同学会面,认识了北大金融的交换生,一起去了黄金海岸,冲浪看海摸袋鼠抱考拉;在塔斯马尼亚,吃’世界尽头’的生蚝,体验最纯净的美味,结束行程的第二天早上飞回墨尔本参加交换生涯最后一门考试。”徐菲凡给予了这次交换经历极高的评价:无论从世俗的角度还是人生的角度,这次交换都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必纠结当下,也不必太担忧未来,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所以,一直走,天一定亮。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对于未来的发展,徐菲凡讲到,“确定大方向,小路径是可以偏移的”,不用太远的去考虑和限定自己,未来有多种选择,生活中处处是机会。
在问及是否有过迷茫的时刻时,徐菲凡直言,“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都有能做的事情”,只要朝着选定的方向去努力,去行动,总会收获自己的那一份。不必惧怕尝试与失败,因为“当下的很多小插曲不会左右整个人生的发展”。
● 学姐建议
如果你感到压力很大,那就让时光搁浅一会儿,“去公园放空”、“去爬山旅游”,去听风声,看日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回来再好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