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时间管理实践者小强
邹小强,曾经的国企IT男,现在的自由职业者,实践时间管理方法9年,还写了本《小强升职记》,有空就爱打篮球,跟大家分享实用的个人成长方法。
51好读  ›  专栏  ›  时间管理实践者小强

他靠这4个方法,每年精读100本书

时间管理实践者小强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6-29 17: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今天小强跟大家分享一篇我朋友的文章

你一定听过一句话, 人丑就该多读书 。这句话流行起来就是因为 陈章鱼, 他读起书来很厉害哦!光在 知乎就有52W的关注(我好羡慕!)

这篇文章是陈章鱼的一点个人读书经验,他靠这些方法每年精读超过100本书!




在我收到的关于阅读的问题中,排名最高的就是 如何让自己更有动力读书

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非常想读书,但是就是缺乏动力,读不下去。

其实我并不算一个有毅力的人,事实上还很懒惰。但是 2013 年至今,我在每年加班超过 200 天,平均每天工作 10 个小时以上的情况下,读了超过 500 本书。

因为我有四支「读书兴奋剂」。当我的阅读缺乏动力的时候,我就会用下面这四个方法。



1


明确我的目标


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最根本的驱动力来自于哪里?是 目标

当你没有目的地的时候,你也就没有动力走向远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听起来真的很让人热血沸腾,可是接下来,当你迈出第一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应该向东还是向西。

于是,太多的人,就停在这第一步上了。

当你真的把那么大的世界描述出来,变成非洲草原的羚羊,北极圈的极光,狮身人面像,百老汇的演出, 当你的愿景越具体,你也就越容易踏上旅程

读书也是一样,很多人的误区就是带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来读书,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愿景,那么自然就没有驱动力。

我会时常问自己这些问题:

  • 我希望从书中获得什么?

  • 我希望读书帮助我成为怎样的人?

  • 我希望借助书籍帮我解决哪些问题?

  • 我希望在书中发现怎样更有趣的世界?

当这些问题的答案越清晰,我就越知道要读什么书,要怎样读,自然也就更有动力。



2


多重目标叠加


阿菲是我在「在行」上一个学员,一个做互联网创业的 90 后女孩,研发了一款情感咨询类的 APP。

有一天她问我:「章鱼老师,有哪些两性情感类的经典书籍,能不能推荐几本给我?」

我咨询了这个领域优秀的老师之后,给她开列了一个 10 本书的书单。

她拿到书单之后,花了 3 个月的时间,做了 5 件事情。

第一件事,她仔细阅读了这10本书,做了非常翔实认真的读书笔记。

第二件事,她把这10本书和自己的笔记拍成照片,发到朋友圈里,成为自己小伙伴中最认真读书的那一个。

第三件事,她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思考和书中的精华发到微博上,获得了一票转发和粉丝。

第四件事,她在知乎上用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知识为大家解答情感类的问题,获得了很多赞同和关注,同时建立起自己的专业度。

第五件事,她借助在知乎和微博上获得的粉丝,她又推广了自己的新推出的APP,因为之前建立的专业度,所以实现了不错的导流效果。

这些事情让她实现了 5 个目标:

  • 拓展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 获得了朋友的赞美

  • 获得了网友的关注

  • 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度

  • 推广了自己的产品

这是一个教科书般的例子,可能任何单一的目标都不足以让阿菲投入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读书,但是当 多重目标叠加在一起,就让她有了巨大的驱动力

感谢互联网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在今天,读书不只可以丰富自己,还通过书中的知识,帮助他人,建立自己的影响力,甚至成为自己的职业乃至终生事业。

当你想清楚这一点之后,为自己的阅读赋予多一些目标,你就会有多一些的动力。



3


丰富输出方式


我们常常把书比喻成「精神食粮」,实际上确实很多读书的道理和吃饭的道理是相通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用输出带动输入」。

不少朋友都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身材,男生希望拥有八块腹肌,女生希望拥有马甲线。想要健美的身材,当然离不开营养,问题是吃牛肉或者吃蛋白粉,是吃不出八块腹肌的。最佳的方式是锻炼,跑起来,练起来,然后在运动量的带领之下为自己补充营养。

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只有输入没有输出,那么你也像是幻想吃牛肉吃出八块腹肌一样,根本不可能。

单一的锻炼方式会让人难以坚持,天天跑步或者天天举铁都容易让人厌烦。读书的时候也一样,所以,你需要丰富自己的输出渠道。

我盘点了一下自己输出方式,有 5 大类,10 个平台。

  • 文字:头条号、微信公众号、微博

  • 问答:头条问答、知乎、分答

  • 语音:知乎Live、得到(具体内容暂时保密)

  • 面对面交流:在行

  • 终极输出:写书(明年出版)

这样丰富的输出方式并不会让我觉得应接不暇,反而单一的输出才最没有动力,连着写三篇文章,连着回答五个问题,连着和十个人见面,我都没法坚持。但是当选择丰富起来之后,我发现我就更有动力去完成。

而这些输出方式的背后,都需要巨大的阅读量支撑,每天我就像是一个跑完马拉松或者在健身房泡了一天的人,自然就需要补充营养,自然就带动了我的阅读。



4


干脆把书送出去


2016 年,我在朋友圈里送出去了 60 本书。其中有一半的书,在我发朋友圈的时候,还没有开始读。

最开始,我只是送自己读完的书。而随着买的书越来越多,望着堆积如山还没有开封的书,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我读书的速度可能永远无法赶上自己买书的速度。

反正有的书可能永远都不会读,那么放在手里也是浪费,于是我挑了一本还没有开封的书,在朋友圈里宣布要把它送出去。

一分钟之内,就有一位身在外地的朋友留言,想要这本书。我本来是打算当天就把这本书寄出去,但是突然我发现当这本书从「我的」变成「他的」,我突然开始不舍了,一个小小小小的声音在心里说:要不要试一下,再读一遍?

于是我告诉我的那位朋友,这本书要下周才能寄出。没想到,我从晚上九点看到凌晨两点,一晚上就看完了。

当一本书的所有权发生改变之后,就会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这就像你在一个城市生活的四年,可能每个周末都宅在床上,但是当你意识到自己要离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的时候,你反而才开始走遍这个城市的名胜古迹。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现在我会有意识的利用这种「离别心态」。 在准备读一本书的时候,我就会在朋友圈宣布,一周后,我要把这本书送出去。 接下来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就会更加认真和仔细。

在茶道里,有所谓「 一期一会 」的说法,是指我们抱着一生中只有一次品味面前这杯茶的心态,就会更好的品味茶中滋味。

这种先送后读的读书方法,大概就是阅读中的「一期一会」吧。

以上这四条,就是我为自己的阅读寻找动力的方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 END -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公众号,就是 陈章鱼 老师的 章鱼读书 (ID:zhangyu-dushu)。

他是在知乎上排在前 0.000025% 的顶级大V,拥有 52 万关注者;

他是在分答上第一位回答读书问题的答主,目前偷听数已经超过了 10 万;

他是在在行上第一位开设读书话题的行家,也是学员们最想约见的读书行家。

他一直坚信, 阅读,依然是这个时代获取知识、经验、思想、方法最具性价比的方式。

欢迎关注陈章鱼老师的章鱼读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