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
参与、沟通、记录时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津云  ·  昨夜今晨 | 29人失联 | ... ·  昨天  
津云  ·  昨夜今晨 | 29人失联 | ... ·  昨天  
新街派 生活报  ·  镜观亚冬|高清大图直击开幕式现场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

【健康】这些“病”根本不用治,原来我们被骗了这么多年…

人民日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3-07 07:52

正文

来源:生命时报(ID:LT0385)


一个“病”字,足以让人绷紧神经。除了疾病带来的痛苦,一系列检查、治疗的过程和费用也会让人皱起眉头。

比生病更麻烦的,可能就是“自以为病了”。有些问题其实算不上“病”,也根本用不着“治”。了解它们,才能不因为“假病”,放跑“大病”。

你被“假病”骗过吗


1

“假”高血压


挨过针、吃过药的孩子,常对“白大褂”有些阴影。不少人长大后,去医院、看到医生也会不自觉紧张起来。这种现象可引起一种特殊的“病”——“白大衣高血压”。


临床上,有1/3以上的难治性高血压是“白大衣高血压”。这些“患者”一到诊室测血压就升高,但如果在家自测,或者做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却往往正常。这与医院诊室给人们造成的紧张情绪有关。



如果测量血压的方法不对,也可能出现“假”高血压。常见的错误是测血压前没有安静坐着休息5~20分钟,上臂较粗的人没有使用较大的袖带,这都可能导致血压“假性”升高。

2

“假”心脏病


有些早搏完全没有症状,仅在体检做心电图时被发现。早搏的次数和感觉强弱也没有关系,有的人早搏上万次也没有不适,有的人早搏只有几十次,却能明显感觉到心悸、心脏停跳感等。

早搏发生率很高,除了心脏不好的人,正常人在精神压力大、吸烟、酗酒、喝咖啡和浓茶、失眠时,也可能出现。


如果早搏是体检查出来的,患者无任何感觉,早搏数目也不多(几百到数千次),不影响日常生活,大多不用治。



如果早搏症状明显,动态心电图显示每24小时有一两万次甚至更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时间久了还会对心脏结构造成影响,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3

“假”甲状腺病


“甲状腺结节”已经成为了体检报告中的常客。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显示,每5个人中就有近1人有甲状腺结节,其患病率已从原来的10.2%上升到18.6%。


看到“结节”,有人会联想自己是不是得了肿瘤。实际上,85%~95%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既不需要用药也不需要手术。



查出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需要做的是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定期甲状腺超声查体,警惕变异增大。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4

“假”骨关节病


骨质增生俗称“骨刺”,是人体对关节负重老化的机体表现。有些骨质增生则是为了适应外力变化,人体关节和脊柱产生的自我保护反应。


其实,不用一看到骨质增生就害怕,它不一定是病。如果没有疼痛、关节肿胀、行动功能障碍(如不能伸直、弯曲肢体等)等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反之则应到医院诊治。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要注意保养好关节和骨骼,避免骨质增生过快发展,建议不要过多负重,适度锻炼。一旦出现运动障碍,应及时治疗。


“过度恐惧”的病


除了上面这些“假”病,还有一些疾病,也其实没有大家想象中可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