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气冷,很多人会选择把门窗紧闭,窝在家中。但也有人,不管多冷都会坚持每天开窗通风。经常开窗通风和不爱开窗,时间长了会有哪些差别?
如果
冬天完全把门窗闭紧,其实是在把寒冷关在窗外的同时,也把污染空气关在了屋内。
实验验证,在10平方米的房间里,若让3个人同时在
门窗紧闭的
室内,3小时后,会使房间里温度上升,二氧化碳、细菌、灰尘数量都会增加。
长时间吸入这样的空气,
轻则会出现头痛
、
头晕
、
精神萎靡不振
、
睡眠质量差
等症状,
重
则会诱发
或加重冠心病
、
慢性支气管炎
、
慢阻肺等心肺疾病
,对健康十分不利。天气晴朗时开窗通风,这是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最好、最有效的办法。
研究显示,与不开窗通风的老年人相比,每周开窗通风大于5次与老年人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降低33%显著相关。
在我国老年人群中,高频率的开窗通风与老年抑郁症状发生率降低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长时间不通风
会导致
室内氧
气不足
,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极可能会
因缺氧
引起头晕
、
头痛
等,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把有害的、被污染的空气及各种致病因子排出室外,另一方面可以从室外获得更多氧气、负离子等有益物质,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度。
进入冬季,空气相对干燥,人体的鼻腔、咽喉等黏膜失去水分,防御能力有所
降低
,易被各类病菌感染。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以降低屋内病原体浓度,减少人与病原体接触的机会,进而防止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