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五道口金融沙龙
五道口金融沙龙,一个以五道口校友为核心,汇聚资本市场专业人士的联盟平台,致力于分享国内国际顶尖思想和资讯,创新、突破、改变,帮助更多有梦想的人成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防部发布  ·  海报丨万家灯火庆元宵 战位坚守护团圆 ·  9 小时前  
千山晚报  ·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 ·  23 小时前  
千山晚报  ·  以为是糖,结果放嘴里炸了! ·  23 小时前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  ·  北重造矿用车站稳国际高端市场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五道口金融沙龙

科创板第一家!巨亏26亿...拟IPO估值超200亿

五道口金融沙龙  · 公众号  ·  · 2019-08-21 17:30

正文


入五道口金融微信群请联系 沙龙小助手陈夕 (微信号:19801076232),发送名片审核

五道口金融沙龙 是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联合五道口校友企业直接资本、酒金会共同举办 的公益性金融教育沙龙。沙龙已成功举办三十期, 邀请金融学术届和业界的专家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传播金融知识和洞见,搭建合作共赢的平台。


北京市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简称鸿儒基金会,原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校友发起, 于2006年成立 ,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北京市民政局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 鸿儒基金会 致力于“教育、智库、公益”,推动中国金融的改革、创新和发展。2011年和2016年两度荣获北京市 “4A级社会组织”称号。

导读



科创板最特殊的一家受理企业: 九号机器人 ,经历长达4个月的中止审核,现重回IPO审核流程。

8月19日,其已正式进入科创板上市的问询阶段。

九号机器人“冲刺”科创板IPO之旅,并不顺利。其早在4月17日便出现在科创板受理名单中,但短短25天后突然遭“中止”审核,原因是需要补充第二季度(截止2019年6月30日)的审计报告。

九号机器人,无疑是150家科创板受理企业中,最特别的一名“考生”:


科创板第一家境外注册企业;

科创板第一家拟发行CDR上市的企业;

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

连续3年亏损;

小米生态链企业;

……

诸多A股未曾有过的新事物,令九号机器人饱受市场关注与质疑。如今再次回归科创板,九号机器人能否通过上交所“刨根问底”式的问询,顺利完成科创板IPO?

◎作者 | 全小景

◎来源 | 全景财经(p5w2012)


1

3 年巨“亏”26亿元


站在科创板“门口”的九号机器人,非常年轻,于2014年12月10日在开曼群岛设立,尚不足5年。


虽然,公司名为“机器人”,但其主营业务却与机器人的距离甚远,其第一大产品是电动滑板车,第二大产品是电动平衡车,机器人产品的收入占比仅0.31%。



据招股说介绍,截至2018年底,九号机器人的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机器人等产品销售区域覆盖全球19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美国、德国等地区具备限制性竞争优势。


但,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2款产品贡献了95.6%的营收,机器人产品收入微乎其微。


然而,远销海外的滑板车、平衡车,并没有给九号机器人带来盈利。据招股书显示,从2016-2018年,九号机器人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6.27亿元、-17.99亿元元,三年亏损总金额近26亿元,且亏损幅度仍在逐年扩大。



与此同时,九号机器人的营业收入却在逐年增加,由2016年的11.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42.5亿元,其产品似乎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其招股书给出的原因是,由于九号机器人的营收持续上涨,使得估值迅速上升,导致优先股和可转债的公允价值上升,2016-2018年分别形成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1亿元、5.9亿元、23.5亿元。


同时,因公允价值计提造成了高达43亿元金融负债,导致九号机器人于2018年年末的净资产为负数,高达-3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方式,被互联网、科技类企业广泛采用,如小米上市前曾进行过9轮融资,美团点评6轮融资,九号机器人亦经历过5轮,因每次融资估值大幅提升,前期参与的投资人持有的优先股和可转债公允价值相应提升。


依据国内会计准则,优先股和可转债的公允价值提升,将被记为其他经营性损失,从净利润中扣减,最终导致"亏损”。


可以预见,未来冲刺科创板的科技类企业,出现这种“亏损”的情况或将愈发常见。


2

科创板第一家:VIE 架构、同股不同权、 CDR


除了连续亏损、净资产为负,九号机器人的VIE架构、同股不同权、发行CDR上市也是市场最关注的3个特点。


据招股书显示,九号机器人的股份分为A类普通股、B类普通股(特别表决权股份),A类股持有人每股可投1票,而B类股持有人则每股可投5票。


其中,“九号机器人”的2位联合创始人: 高禄峰、王野分别持有13.25%、15.40%的股份,合计控制66.7%的投票权,共同成为公司的实控人;


另外,红杉资本 Sequoia 持有16.8%的A类股,顺为资本、小米旗下公司 People Better 各持有公司10.91%的A类股。


九号机器人的投票权架构


尽管经过多轮融资,通过“同股不同权”的架构,九号机器人的控制权仍然由2位创始人牢牢把控。同时,九号机器人的股东名单堪称豪华:小米系资本、红杉资本。


其中,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的创始及管理合伙人沈南鹏,已在九号机器人担任董事长达4年时间。


另外,九号机器人亦深度绑定小米供应链。2016-2018年,小米集团均为其第一大客户,占其销售金额比例分别高达55.7%、73.8%、57%。



可见,与大多数小米产业链的企业类似,九号机器人也存在着大客户依赖的潜在风险。


同时,九号机器人是一家境外企业,注册地为开曼群岛,其通过搭建VIE架构,实现境外注册的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系科创板第一家。



对注册企业,开曼群岛不征收任何直接税,且注册企业还具有便利的上市渠道。因此,开曼群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知名公司:苹果、微软、谷歌、英特尔、阿里、百度、腾讯......


因为注册地位于境外,九号机器人无法直接在国内发行股票上市,最终选择发行CDR的方式进行科创板IPO。


3

背靠小米,"吞并"国际龙头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对于新经济企业的特殊股权架构、发行CDR、业绩亏损….都是包容的,但科创板的使命为支持高科技企业融资、发展,那么九号机器人的科技属性如何呢?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九号机器人的研发投入分别是0.71、0.91、1.23亿元,占三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9%、6.61%、2.9%。



可见,2018年营收的快速增长,并未带来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反而占比出现了骤降超50%。其中,2018年技术开发费用仅有152万,购买软件的费用不到20万。


研发投入停滞增长或许与其经营模式有关。据招股书显示,ODM(贴牌生产)产品占据九号机器人产品很大一部分,2018年ODM产品收入为9.71亿元。


九号机器人最大的代工客户是小米、其次是国际大客户的定制生产,最后才是自有品牌的生产。可见,九号机器人更像是一家“小米系”的代工厂商。


而更具高科技属性的机器人,在其主营收入所占的比例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外,九号机器人大部分技术专利是依靠收购而来。2015年,小米公司、红杉资本、顺为资本、华山资本完成对纳恩博(九号机器人)8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助力其全资收购了美国赛格威公司(Segway)。


赛格威,为全球智能平衡车行业的开创者,拥有核心专利多达400余项,全资收购后,九号机器人便获得了它的专利、技术、品牌及欧美销售网络。


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