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一个95后的应届实习生,收到了老板的通知,得去机场接客户。
接到了客户,正准备打车的时候,实习生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地图上显示一片红色,特别堵。
这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单位了。
可是,老板说了,下午三点还得带着客户准时开会呢。
犹豫了一会,
这个实习生就带着客户去坐了地铁。
到了公司,老板知道了这么件事,就把实习生骂了一顿:
“必要的商务礼仪都不懂!”
“以后做事带点脑子!”
这个实习生就觉得莫名其妙的。
明明客户没有表现出不满意呀?我怎么就不带脑子了?
带着疑问,实习生去加了客户的微信,特地解释了一下:
“坐地铁是因为堵车,没让您不愉快吧?”
客户顺着说:“没事的,这边支付宝还很方便。”
既然客户都没介意,这个实习生对老板的话就更不服气了。
他就把和老板、客户的对话都截图发到了知乎上,提问说自己这样做哪里有错?
你觉得,他到底有没有错呢?
有错的话,又错在哪了?
02
首先,他错在了没有Plan B思维。
但凡是重要的事情,你都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比如说,查清楚一般那个时刻的机场路况,然后提前预定好接机的车,避免打不到车的情况。
把堵车这件事情考虑在内,重新和老板讨论备选方案,比如把会议适当延后。
其次,他错在了不会及时沟通。
既然已经堵车了,又没有提前制定备选方案,在这种两难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差的那个方案——自己做决定。
做了决定,你就要承担责任。
当责任过大你无法承担的时候,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和老板沟通。
当然不是说你每个小事都要问老板。那样的话,还要你干嘛呢?
除了这些,就是商务礼仪的问题了。
礼仪这种东西,其实是属于没人培训、但你必须要知道的内容。
和亲友交往还好,但是在职场中,商务礼仪一定不能忽略。
遇到宽容的老板,可能不会介意;
遇到特别在意的老板的话,老板可能就记下来然后找个理由把你给开了。
有哪些常见的需要注意的礼仪呢?
--就比如说,怎么称呼领导、客户呢?
在一般的公司中,最简单的就是带着职位叫,比如说:x总,x经理,x主任;
如果是媒体届的话,那你就可以统一称呼为x老师;这样叫很大方又不会没有礼貌;
--和领导、客户一起出行的时候,上车的时候怎么落座呢?
最尊贵的位置不是副驾驶,而是司机的右后方。
当然,如果是对方开车的话,你最好就坐在副驾驶上,而不是坐在后面,把对方当成司机。
--和领导、客户通话的时候,有什么注意点呢?
打电话之前,最好先微信/短信确认一下对方是否方便通电话。
通话之前,也把自己要说的话提前想一想,语句越精准、凝练越好。
不要说来说去都说不清,浪费对方的时间。
03
点菜的时候,也要注意礼仪。
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很喜欢说“随便”的人?
问他吃哪家店,他说随便;
问他点什么菜,他说随便;
问他这个怎么样,他还是说随便……
如果客户说随便的时候,你该怎么点菜呢?
很多时候,领导会把点菜的事安排给助理。
点菜看似是件小事,却能体现你的人际敏感度。
比如说,你是否能照顾到饭桌上的每一个人?
怎么样点菜既能让客户觉得丰盛、又不会让老板心疼钱包?
这里面就有一些小技巧。
第一、客户来到你的城市,你一定要点一些特色菜。
比如说,你在青岛的话,就可以点一些海鲜;
你在上海的话,就可以点上爆鱼和蟹粉豆腐;
你在潮汕的话,那卤水、牛肉丸就更有特色……
在吃饭前,你还可以先做一些功课,比如每道特色菜都有什么背景故事,或者做法上有什么特别,这些内容都可以不经意地分享给客户。
一方面可以调节餐桌氛围,另一方面也能让客户觉得自己被重视。
第二、照顾客户和同桌其他人的口味。
如果是喜欢吃辣的,那你就可以点两三道比较辣的菜;如果是有广东人在场,那点一份汤就很有必要。如果有信仰所以忌口的,那你最好多点集中肉类;还有很关键的就是,不管有没有素食主义者,素菜一定不能少。
第三、菜的总数,一般是N+1个。
菜不要点的太多,也不要让人觉得不够吃。
一般来说,点N+1道菜就行。
比如8个人,点9个菜。
如果都是女生的话,可以适量少点一两个。
第四、不管是老板付钱,还是客户请客,都不要点太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