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招商引资内参
原:招商引资内参(ID:zsyznc)。招商引资首席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 ·  2 小时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 ·  2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2025年全面从 ... ·  2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 ... ·  3 天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二次专题学习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招商引资内参

浙江10位县委书记发言稿:如何做产业搞招商?

招商引资内参  · 公众号  ·  · 2024-10-06 07:00

正文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此前,浙江在杭州市召开了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暨全省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工作例会。桐庐、海曙、乐清、南浔、桐乡、嵊州、义乌、柯城、玉环、遂昌等 10 个县(市、区)负责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交流了抓好稳进提质、推进共同富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 zsyznc )选取 10 个重要经验发言供参考。

【招商引资内参正文】

01 浙江桐庐县委书记夏积亮:走好县域高质量发展特色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桐庐县深入实施“优资兴业、聚人兴城、强产兴县”战略,积极探索县域高质量发展特色路径。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等指标增速居杭州前列,获省市赛马激励。
突出特色引领,选准发展赛道。筑牢新制造业压舱石,打好“龙头引领、园区集聚、低效整治”组合拳,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市前列。打好快递产业特色牌,以总部回归带动创新链、制造链、服务链协同落地,集聚“三通一达”等快递关联企业 325 家,中通快运总部正式启用。拓宽美丽经济共富路,做强桐庐旅游、桐庐民宿、桐庐味道等富民产业。
突出质效导向,提升发展动能。强化大平台支撑,整合“一区三城三镇”,推动空间重构、体制优化、能级提升。强化大项目撬动,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1 个,抽水蓄能电站、吉利科技动力电池等重大项目跑出加速度。强化大企业引领,实施“ 152 ”企业梯度培育,国高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实现新突破。
突出系统集成,优化发展生态。城市迭代提能级,引入学军中学、市一医院等优质资源,“两高铁三高速”交通网基本建成, 35 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引进 4966 人。全域统筹强保障,建立全域土地优保快保机制,探索“飞地入园”等模式,工业供地量为近五年年均 1.8 倍。数字赋能优服务,企业画像场景实现服务企业精准直达,精致空间场景赋能资源要素“一张图”管理,“要素融通”应用上线项目开工平均提速 65%

02 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委书记徐强:以城市焕新跑出发展加速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带头担当作为”,海曙深入开展“五问五破五比五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创新变革、争先进位,以干部好状态跑出发展加速度。聚焦城市焕新,加快注入活力,全力稳大盘,三季度当季经济增长 8% 、比二季度提升 12 个百分点。
科技回归都市,以理念大转变推动产业焕新。实施“创新、创意、创质”三创驱动,推动产业持续跃迁。“街区 + 院所”打造创新引擎,建设翠柏里创新街区,引进一批大院大所,实施硬科技创新行动,承担国家级重大技术攻关项目 21 个。“行业 + 企业”提升创新能级,实施“双三十”头部企业培育,深化亩均论英雄、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72.8% 。“政策 + 服务”构筑创新生态,出台人才新政 18 条,今年新增青年工程师 6000 余名。
更新扮靓都市,以项目大攻坚推动空间焕新。老门户打造新地标,全力保障总投资超 2000 亿元的宁波西枢纽项目。老区块赋予新功能,实施千年罗城复兴计划,打造都市文博区;开展工业园区改造,累计盘活存量工业用地 5700 亩。老街巷展现新风貌,以未来社区建设为牵引,今年底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
数字赋能都市,以机制大变革推动治理焕新。以“智治”加快模式变革,重塑治水体系,开发宁波市首个防台减灾智治系统。以“整合”加快组织变革,提出从“最薄弱处、最困难处、最复杂处、最前沿处、最细微处”抓党建,打造“融安居”应用场景。以“兜底”加快服务变革,开展“物质 + 服务”社会救助全国试点,成立全省首个共富慈善信托。

03 浙江乐清市委书记徐建兵:做强产业集群抓升级开新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乐清坚持把电气产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坚定不移抓升级、逆势突围开新局,前三季度 GDP 增速 4.3% 、比半年度提高 1.8 个百分点,数字经济等 4 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提升全链条韧性,锻造稳进提质硬支撑。“数字变革”强链,实施智能化技改、产品数字化转型的规上电气企业占比分别超 90% 40% 。“招大引强”补链,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签约了鼎信航天科技等重大产业项目 63 个,其中正泰新能源、中能新材料投资均超百亿。“跨界融合”延链, 172 家规上电气企业进入新能源领域。
推动全领域创新,塑造制胜未来新优势。突出“平台赋能”,与工信部电子五所共建赛宝东南研究院,华为区块链、西门子软件等一批创新平台投入使用。放大“孵化效应”,大力支持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 25 家,新增上市过会企业 5 家。构筑“聚才磁场”,积极承接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溢出效应,大力引育“高精尖”紧缺型人才,申报国家级“引才计划” 78 名、较去年实现翻番。
强化全方位保障,打造安心发展好环境。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打响“乐清 365 、天天在服务”品牌,市四套班子成员带领 1835 名助企干部主动上门服务。将要素阳光配置,开发“工业供地数字化智配应用场景”,让优质企业优先拿地。让生产少受影响,坚持“防疫情就是保生产”的理念,构建起“早、快、顺、细、闭环”和“来乐必知、来乐必管、应检必检”防控体系,努力为企业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04 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委书记温建飞:探索绿色低碳共富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南浔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省党代会赋予湖州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新定位,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共富发展之路。
区域联动发展,推动绿色空间重塑。根据新发布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近期行动计划》,启动《吴江—南浔协作示范区规划》。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沪苏湖铁路(南浔段)快速推进;规划建设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光电通信产业平台入选省第四批“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聚力聚焦农村土地、工业园区和城镇三大“有机更新”,全力提升绿色转化力、空间承载力、要素保障力,建成“万亩方” 4 个,完成土地复垦、开发 6246 亩。
产业迭代升级,推动绿色转型发展。围绕湖州市“八大新兴产业链”,引进 3 亿元以上项目 51 个,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产业新赛道;排定头部企业、上市企业、专精特新、行业骨干 4 个层面重点培育企业 100 家,实施节能降耗改造提升项目 53 个;分行业设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单位增加值能耗”三项评价指标,落实亩均评价升档等 6 项正向激励政策,刚性执行要素差异化价格等 5 项反向倒逼措施。
生态共富优享,推动绿色价值转化。迭代强村公司为区属强村富民集团,探索建立“国有股权、集体股权、村民股权” + “国有资本、集体资源、村民资产”的融合经营机制;以工业化发展理念和片区化开发模式推动乡村产业纵向延链和横向跨界,聚力打造长三角中央厨房、长三角农业硅谷、长三角亲子乐园;以平台搭建、投建返租、村企结对等方式,建成 “共富工坊” 87 家,带动 2312 名农民月均增收超 2500 元。

05 浙江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在办会上出彩发展上争先

桐乡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主场搭好台、唱好戏”的重要指示和省委“求新、求先、求变”的要求,努力在办会上出彩、在发展上争先。 1-9 月, GDP 增长 3.5% ,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居嘉兴第一。
加快把永久举办地,变成“互联网 + ”高地。紧盯“三智一网”重点方向,主攻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智能 + ”三条主跑道,今年签约的数字经济项目占比达 52% ,数字经济投资增长 40% ;实施“新智造”计划,大力推进“产业大脑 + 未来工厂”建设,开发“产业链互助平台”,精准绘制产业链上下游图谱;优化加快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高标准建设“直通乌镇”产业园等平台。
加快把办好一场大会,变成一轮产业重塑。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 1+3+1+X ”蝶变。以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智能汽车产业生态园、新材料先进制造基地为重点,优化发展空间,今年新增亿元以上内资备案工业项目 71 个, 10 亿元以上 8 个;实施“强头”“壮腰”工程,“一企一策”开展个性化扶持,新增中国 500 强企业 1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7 家;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有机更新、城市有机更新和农村土地全域整治“三大行动”,开展大规模连片改造,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加快把互联网创新发展试验区,变成全域创新示范区。以“一所大院名校服务一条产业链”为理念,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等合作共建乌镇实验室。启动建设凤凰湖科技城研发社区;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支持 8 家企业建设独立法人研究院,首批 11 家企业共建前沿材料研发联盟;持续放大“乌镇 IP ”,打造“乌镇演”等品牌,组建嘉兴首家科创人才集团,探索建设人才改革试验区。

06 浙江嵊州市委书记徐建役( 时任 ):以有效投资推进经济稳进提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我们坚持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发展实体经济、提升产业能级的重要抓手,前三季度有效投资增长 13.8% ,其中,制造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 72% 133.4%
坚持招商引资支撑有效投资。紧盯“中字头、国字号、 500 强”,编制招商产业鱼骨图,构建“链主拉动、配套跟进、集群发展”的产业梯队;深入实施“乡贤暖心工程”,高规格举办嵊商大会,评选“嵊商回乡创业功臣”和“服务家乡招商引资功臣”,在建乡贤项目超 600 亿元;发挥“四港联动”枢纽节点优势,开工建设漕河泾长三角协同发展产业园,谋划启动嵊新临港经济发展区建设,努力打造全省高能级平台。
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有效投资。对总投资 130 亿元的比亚迪项目开展“保姆式”服务,政府、企业两个专班合署办公,一期从签约到投产仅不到 10 个月;大力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厨电产业大脑初具规模,提升行业质效近 50% ;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民生需求,大力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农村共富路等重大民生项目, 101 个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投资 60.38 亿元。
坚持优质服务保障有效投资。制定实施嵊州稳进提质“ 45 条”,全面顶格兑现政策资金 12.83 亿元,降本减负 13.84 亿元;通过盘活存量、消化批而未供等方式,争取建设用地指标 1611.8 亩,新增专项债 29.1 亿元;实体化运行“前期办”,实行重大项目定制化审批、节点化管理,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赋予“民情日记”新时代内涵,创新推出“企情日记”等载体,实施政策处理和问题破难“两大会战”,进行清单化管理,为企业解难 3000 余个,有效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07 浙江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王健:高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样板

义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五大枢纽”,实施“六大升级”,高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样板,加快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前三季度, GDP 增长 5.4% ,出口增长 25.4% ,进口增长翻番。
推进供应链数字化创新,迭代升级开放业态。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启动建设全球数贸中心,开发小商品数字自贸应用,累计撮合交易超 400 亿元。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进 3 个百亿项目, 1-9 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29.6% ,光伏组件出货量占全球份额近两成。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常态化实施白名单、闭环管理等措施,通过“网格 + 单元”包联抓实市场防疫,做到生产不停、市场不关、物流不断;顶格落实中央、省市稳进提质政策, 1-9 月为企业减负 162.8 亿元。
深化国贸自贸改革,迭代升级开放制度。针对外商进不来,实施境外“商务包机”,接回外商 564 人,采购订单达 2.6 亿美元;在迪拜自贸区投用义乌小商品城首个海外市场,联合民企搭建海外站平台,把市场办在外商家门口。围绕通关更高效,率先开展数字化监管集拼仓试点,避免二次查验;落地铁路进出境双向“快速通关”,义新欧出口货物所有通关手续“一站式”完成。推动服务走出去,政务服务辐射至全球 55 个国家和地区,外商投资注册等 443 项服务事项实现海外“一网通办”。
拓宽义新欧义甬舟,迭代升级开放通道。推动义新欧逆势增长,新开通土耳其“铁海公”联运班列, 1-9 月义乌平台发运量增长 19.7% ,进口班列占比 41% 。加快义甬舟大通道建设,启动建设苏溪国际枢纽港,建成第六港区数字服务场景应用, 1-9 月海铁联运发运量增长 29.4% 。打造“义陆航”国际公路通道,落地卡航集拼中心,直通 27 个欧亚大陆国家,打开了对外贸易的“新通道”。

08 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委书记蒋国强:打造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幸福城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柯城区聚力打造全体人民全面发展的幸福城区,前三季度 GDP 增幅 4.9%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5.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领跑 26 县。
以产业带共富,百姓获得感更可持续。狠抓工业强区,做大就业“基本盘”。推进工业全域治理,总投资 38.5 亿元的东巨康项目当年拿地当年投产。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21% 。建好共富工坊,拓宽创业“新路径”。搭建“ 1+15 ”强村公司矩阵,建成共富工坊 62 个,带动创业就业 5640 人。盘活耕地资源,开辟增收“新渠道”。推广“土地银行”模式,全区共收储耕地 2.7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