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选书人 ]
未读书探团&新媒体团队
[ 选书类别 ]
书单
不知道你上一周过得怎么样?北京的天气突然变得很热,就是春天自己还没缓过神儿来,就被撵走了的那种突然。白昼一点点变长,身上的衣服一件件变薄,喜欢的电影又攒了几部,还有下面这13本好书放在手边没看。就算4月是最残忍的季节,也因为这些让人心安的小事,而变得温柔了一点点。
▼
PART 1 未读选书 一周回顾
以下内容点击图片即可查看相应推送
《
杂草记
》 | 自然科普
日本作家总是特别擅长在平凡而细微的事物上,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美好,柳宗民和三品隆司的这套《杂草记》就是一个代表。《杂草记》是一部严谨翔实的自然笔记,作者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体悟,娓娓道来每一株普通杂草的独特与不凡,而其中120幅精美的手绘插图更是可爱。在赏花郊游之际读读花草背后的故事,整个春天都变得不同以往了。
《
带我去太空
》 | 普及读物
「你咋不上天呢?」
「我这就去了啊!」
科技发展这么快,人类的脑洞这么大,总有一天我们能说走就走,说上天就上天。到那个时候,估计所有的科幻电影在我们心里都会变成古装剧。百年前的文学家设计的宇宙飞船是什么样的?载人航天器经历了怎样的迭代与演变?看完这本书,保证你神游外太空。
《
记忆错觉
》 | 记忆科学
我们总爱这样安慰自己,「我记性很好,绝对不会错」。
未读君又要来扎心了
:
你记住的一切可能都是假的
。
我们的记忆随时可以被PS处理,更可以随时被删改。猛然
发现,这世界上最不可信的,竟然就是我们自己。
本书作者专攻犯罪学和心理学,是刑事案件的专家顾问,也为特工们开设过记忆术课程,如果你对记忆科学感兴趣,不妨用这本书颠覆一下自己。
《
方向
》 | 无字绘本
《方向》是一本荒谬的书,书中尽是荒谬的场景和匪夷所思
的走向,结尾却让人瘪嘴苦笑,发出分不清是嗤之以鼻还是唏嘘叹息的声音,因为书中不切实际的荒谬,正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一本没有文字导向的书,或许有一千种解读的方法,但是在这本书里,我们解读到的都是我们自己。
《
爱情是一个故事
》 | 恋爱心理学
为什么我的爱情总是失败?难道我注定没人要?当你对爱情有这样的困惑的时候,可以翻翻这本书。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斯滕伯格爱情新论”,感觉是理论很强的说教书,其实不然,里面多是一些爱情栗子,分析亲密关系中两人的故事,是师生故事,还是警察故事或是神秘故事,并针对每种故事给出一个利弊分析,帮你找到对症下药的方法。
▼
PART 2 未读 · 书探选书 第六期
书探是什么以及如何加入→
看书能挣钱吗? | 书探征集令
❶
[ 推荐人 ]
w。
[ 推荐语 ]
读完《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鼻子酸酸的。
聪明和愚蠢,天才和白痴,人心的天平总是习惯向强势的一方倾斜,这本无可厚非,奈何世界太残酷,要将偏爱建立在对后者的欺辱和取笑之上。查理原本可以活得很快乐的,他的愚蠢、无知虽是引人戏弄的靶子,却也是保护他的盾牌,使他保留了人性中最真诚、善良的一面。但智力改造手术像一个潘多拉魔盒,以变聪明为饵诱惑他,夺走了他的盾牌。天才查理不得不面对世界的恶意,也不得不推翻生活中原本相信的事,原来他并非人见人爱,一厢情愿视为好朋友的人们喜欢戏弄他,失踪了17年的家人早就放弃了他......
查理跟剪刀手爱德华多么相似,启智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但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某种无能为力,爱德华说,如果我从没有品尝过温暖的感觉,也许我就不会这样寒冷。对查理来说,可能是如果我从没有聪明过,也许我就不会知道自己有多愚蠢。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开篇不乏错字连篇、前言不搭后语之处,并非印刷问题,而是小说以查理的日记展开,所有错误都是手术前白痴查理的最真实反应,这些走心小细节得点赞。
❷
[ 推荐人 ]
Ash
[ 推荐语 ]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你能够客观地筛选出自己想看到的信息吗?还是说其实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闻媒体所安排好的结果。
埃科在这本小说里借一份永远都不会出版的《明日报》编辑社的日常对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如今新闻媒体的病态。通过编造、引导舆论方向,他们若想要隐藏些什么,便会肆无忌惮地讨论其他行为。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群“失败者”被召集创立《明日报》编辑社最后因一桩谋杀而解散的故事。
通过编辑社日常的对话可以看见埃科对于一些事物独特的见解,他不仅反讽了新闻媒体,还见缝插针地反讽了大学和手机,还有其他比较有趣的小插曲。
❸
[ 推荐人 ]
endlessnight
[ 推荐语 ]
这是一幅人生的画卷。
开端是一个不存于现实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一点微妙的联系将每一个人拉到了同一个世界。作者像一个意识凌驾于世间,他静静审视着笔下这个几近荒芜的世界,那些忍受着折磨又渴望转机的生命。不强调感动,也没有所谓的正能量或励志,那些纠缠在一起的生命,就是人生。
作者在这个群山环绕的世界里,放任时间流逝,吝惜对光阴的每一个字,但是你能感觉到,他们就在你手里,从此而始,在彼而终。
胡塞尼究竟带着怎样的感情呢,他对细节泼墨挥洒,却对他笔下的世界不加干预,放任自流。那是浓郁到感染世人的乡愁,他笔下的人从生到死,从分离到重聚,故事终会结束,但时间无涯,唯有阿富汗,岿然不动。
❹
[ 推荐人 ]
Julian
[ 推荐语 ]
《氯的滋味》是法国新生代漫画家Bastien Vivès的成名代表作,并帮他拿下2009年安古兰国际漫画节最佳新人奖。整本漫画都是一种令眼睛舒服的薄荷绿淡淡的色调,一个简单的相遇的故事,却透露出一种青春中朦胧而又青涩的暗恋的如梦如幻的感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游泳池消毒水的滋味也象征着这种暗恋的滋味,涩涩的,却是那么简单和纯粹。这段浅尝辄止的水中梦幻情缘,如同泳池里氯的滋味般持久不散。关于最后女孩在结尾所说的,大概是世间所有最动听的、无声的情话:
——“你有没有问过自己,有没有一样东西,你愿意为它死,为它永不放弃。”
——“我爱你。”
❺
[ 推荐人 ]
小董
[ 推荐语 ]
迟子建文笔的细腻圆润,不矫揉造作,自然地像讲故事的小孩或老人。她把对故乡山川无比依恋,写进了每一个作品里。铺天盖地的比喻,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如同她小说中的太阳,而书里所有的人物都是向日葵。
作为生长在红旗下的一代,她没有任何歌颂工业化进程的只言片语。她是反现代性的,无论是少数民族的汉化与现代化(《额尔古纳河右岸》),甚至城市中老城区的改造(《起舞》),都让她感到悲愤与无所适从。迟子建的作品里永远珍惜着善良,质朴,纯粹,为了呵护这些美好的品质,她会给故事蒙上玄幻的面纱,填充古老又神秘的力量,那些每个生长在东北的老奶奶肚子里山精水怪的故事,被她揉碎了撒在小说里,读起来新奇又心惊,像一片片薄荷叶,口颊生香又凛冽。
《群山之巅》又是自成一国的神秘地区的家族秘史,几个家庭几十年沉沦挣扎,人物太多太琐碎,完全分不清主次,不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还是要表达的太多而体力不支。迟子建勇敢地挑起来好几个矛盾,无人问津的老兵,火葬的强制执行,英雄的真实性,民间无意暴露的贪官,等等,都渗透在家族命运的起伏中,每个人都有无法言说的痛苦与无奈,又都有无法言说的罪恶与遗憾,悲剧接踵而至地上演,让读者麻木,无心悲伤,甚至可以预见下一个人物的下一个苦难,是这部小说最无力的地方。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无法不遗余力的赞赏又无法痛下杀手批判的小说。
❻
[ 推荐人 ]
不学无术
[ 推荐语 ]
拉里让我想起了一位大学师弟,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大家眼中公认的好工作,只身一人来到斯里兰卡开了一家提供食宿兼卖宝石的小客栈。我敬佩他的勇敢,羡慕他的潇洒。如今大家被困在各种"围城",被雾霾裹挟,他却能欣赏到海上生明月。我也曾想过像拉里那样"晃膀子",去追求生命的意义,为人生价值书写自己的答案。可惜还没迈出一步,就已经被前路的艰险打败,安于一方斗室,做温水里的青蛙。历经生死之后的拉里本可以一头扎进上流社会的世俗生活,躲进温柔富贵乡,但他偏要用痛苦的劳作和苦行来较劲。他的执着和不在乎让人嫉妒。没有必要嘲笑伊莎贝尔,大多人都生活在她和拉里的生活状态之间,既不能完全从失去生活中抽离,又不能完全热爱生活。
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