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中文新闻部 边竞
降准实施当周,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前四天以稳字为先,延续空窗操作;但随着A股连续大跌,央行周五在资金仍偏松情况下时隔三周重启逆回购,同时“一行两会”领导也齐为股市发声,维稳意图十分明显。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三季度GDP增速不及预期,表明经济下行压力犹存,政策面仍有稳增长需要。此外因股权质押平仓压力巨大,股市连续跳水已令金融风险上升,若有进一步扩散势头,后续货币政策仍将伺机而动,工具包括MLF、定向宽信用政策以至再次降准等。
他们并认为,下周将迎来税期,因为是季度缴税规模料可能近万亿元,此次降准释放资金也难以完全覆盖,央行应该仍会根据流动性变化情况,进一步加大逆回购操作量,熨平资金面波动。
“刚降准资金还是比较宽松,这个时点重启逆回购明显是从维稳的角度,并不是资金面的原因,而且今天的(宏观)数据也不是很好,这时候稳定一下市场信心还是很重要。”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陈郑表示。
在连续14日暂停操作后,央行公开市场周五进行300亿元人民币七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持稳在2.55%,并净投放等量资金。本周考虑MLF(中期借贷便利)的全口径则为净回笼4,215亿元;上周公开市场净回笼规模为1,600亿元。
中国央行自10月15日(周一)起再次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置换MLF,下调幅度为1个百分点,此亦为年内第四次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同日到期的4,515亿元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蔡浩认为,本次降准对股市的提振效果较为有限,国庆后首个交易日A股大跌,而后又跌势不止,在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有序推进,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犹存的背景下,投资者依旧担心外部市场异动带来的传导压力。今日“一行两会”领导纷纷表态,亦是为了维稳以及防止金融风险扩散。
中国A股本周加速“入冬”频创近四年新低,沪综指周四更是一举跌破2,500点整数关口。对质押平仓等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担忧,令投资者有如惊弓之鸟,恐慌气氛弥漫。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周五称,近期股市波动主要受投资者预期和情绪影响,总体看当前股市估值已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与中国稳中向好的经济基本面形成反差。 此外今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和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也分别就提振股市信心以及相关政策措施表态。
**政策仍相机而动**
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此时股市加速下跌,特别是加剧调整的主要因素是股权质押风险暴露,这又使得金融风险明显放大,信用面临新一轮收缩。若此状况进一步发展,调控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出手。
德国商业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周浩称,“大家没信心,我觉得(货币政策有进一步动作)很快了,有可能是直接的信用刺激。”
招商银行陈郑谈到,9月消费超出预期,出口也很好,投资也企稳,但三季度GDP数据低于预期还是令人有些意外。从股市来看,目前来看最急迫的还是股权质押,风险还是比较大。
“‘一行两会’说股市已脱离基本面是对的,但资本市场不是光看估值,情绪波动经常会有过头,这时候监管干预也是正常的。”他称。
他并认为,后续股权质押风险进一步恶化或传染,政策方面有可能考虑投放一些定向的资金来救助,比如地方已经出了一些政策,但地方难形成合力,后续可以考虑中央集中出台相关政策,而MLF甚至进一步降准等也仍在政策工具箱中。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今年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CNGDP=ECI同比增长6.5%,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6.6%,并创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水平;当季环比则增长1.6%。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
路透调查70余家机构的预测中值显示,中国今年GDP同比增速预计在6.6%,明年料进一步降至6.3%,维持前次7月调查时估值不变;通胀预估则较前次调查时有所上涨,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今明两年同比涨幅分别为2.2%和2.4%,前次调查分别为2.1%和2.2%。
蔡浩并指出,当前企业融资环境依旧偏紧,本次降准后,应该还会有后续针对支持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指标考核出台,注重定向调控、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并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