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他出生在香港,从小接受顶级教育,他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士、
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儒学大师杜维明学生。
27岁那年,他就担任瑞士某银行驻香港联席董事;不到三十岁就荣膺法国国家巴黎银行副总裁。
他坐在经济快车上帮有钱人变得更有钱,二十年前,
他就已手握数百万美元年薪,过着“上流社会”的生活:跟洛克菲勒的曾孙女喝下午茶,受白先勇之邀和林青霞一起听昆曲。他的事业得到过李兆基和克林顿的支持,他的照片还挂在法国国家巴黎银行总部大堂……
就是这样一个出色的华尔街银行家,
却选择抛弃精致体面的生活,全职投入到拯救艾滋遗孤的事业中。从华尔街到艾滋村,他在河南、安徽、云南等10省累计投入2亿元,帮助了20000个“艾滋儿童”走向正常生活!
他就是杜聪。
02
杜聪曾在微博上转发过许鞍华的一句话,并向所有人发问:
你所处的时代,有什么特别看不顺眼的,你去尽力把它改变,那也就接近黄金时代了。你活在你的黄金时代吗?
对于杜聪来说,
放弃华尔街,放弃上流生活,回到国内帮助这些孩子,就是去创造一个“黄金时代”。
上世纪末,
河南一些农村遭遇了艾滋病病毒感染潮。一些贫困农民卖血补贴家用,很多血站非法经营,共用针头,甚至在提取血浆后,把被污染过的血液注回卖血者体内,导致许多农民感染艾滋病病毒。
当时杜聪因为工作关系,
有很多机会到内地考察项目,也因此去了很多偏僻的乡村,看到了很多人没有机会看到的现实。他发现,即便是在艾滋病多发的河南村庄,依然有很多人没听说过这种病。依然有很多人因为贫穷和无知而深受艾滋之困。
他看到一个孩子,
因为父亲感染艾滋病母亲改嫁成为孤儿,孩子每天都会站在通往母亲改嫁的那个村子的路口,盼望着有一天妈妈能回来见他一面。
他看到一个母亲无助地坐在床边,
她自己早已瘦得肋骨凸出,却还在担心已经患病奄奄一息的儿子,还有因为没有钱读书而前途未卜的女儿。
他看到一个学前班的小女孩,
画了连环画,画上,她对躺在病床的妈妈说:
“妈妈,不如你卖了我吧,卖了我,就有钱买药来治你的病了。
”紧接着的另一幅中,她又说:“
妈妈,不要紧的,等我长大以后我会回来找你的……
”
他听一个父母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大学生说,
小时候,经常见到爸妈和同村人一起进城“献血”,妈妈每次进城都带个面包回来,自己享受之余高兴地和小朋友攀比。后来才知道,这是妈妈卖血后给的营养品。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我从未遇到一个小小的地方竟有这样大的苦难。
一户人家老中青三代受到“贫困”、“疾病”和“歧视”的三重打击。
杜聪回忆当时的情景说。
在“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高耀洁大夫带领下,
杜聪了解到越来越多因艾滋病而触发的人间悲剧和苦难,他在回到香港后,毫不犹豫地成立了智行基金会。
他说:
这世界少了一个银行家照样运转,
但眼看这帮孩子不救,就晚了。
后来,他又辞掉了年薪百万的投行工作,
全职开始公益事业生涯。
03
你不能陷在慈悲里,你要有智慧,跳出慈悲,智慧度人。否则,能医不自医,能救不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