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勘探的重要发现和意义。早期勘探仅在埋深较浅、地质认识不清的地区进行,近期在资201井和威页1H井取得重大突破。筇竹寺组发育多套页岩储层,5小层为突破主力层系,具有良好的储层参数和含气性。裂陷槽的存在提供了充足的沉积空间和物质基础,使得筇竹寺组页岩的烃源丰富。建立了“槽-隆”页岩气富集模式,明确了有利勘探面积和资源量。下一步将复制资201井的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模式,推广应用到整个南方上扬子地区海相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早期勘探限制和近期重大突破
早期由于地质认识不清和工程技术条件限制,勘探工作仅在埋深较浅的地区进行。近期在资201井和威页1H井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在深层页岩气地质认识上取得了进展。
关键观点2: 筇竹寺组页岩储层特征
筇竹寺组发育多套页岩储层,其中以5小层为主力突破层,具有良好的储层参数和含气性。3小层为潜力勘探层系。
关键观点3: 裂陷槽对筇竹寺组页岩气的影响
裂陷槽的存在提供了充足的沉积空间和物质基础,使得筇竹寺组页岩的烃源丰富。建立了“槽-隆”页岩气富集模式,明确了有利勘探面积和资源量。
关键观点4: 资201井的勘探模式及其推广
资201井的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模式取得了成功,下一步将复制此模式,推广应用到整个南方上扬子地区海相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
正文
寒武系筇竹寺组是中国最早进行页岩气勘探和研究的层系之一,早期由于整体地质认识不清,加之受工程技术条件限制,仅在埋深小于3500m、构造相对平缓的威远背斜和长宁背斜实施勘探评价工作,但生产情况不佳,未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开发。
近期,资201井和威页1H井取得重大勘探突破,标志着"德阳—安岳"裂陷槽筇竹寺组深层页岩气在地质认识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德阳—安岳"裂陷槽控制了筇竹寺组的沉积环境,槽内深水硅质泥棚相和槽缘斜坡深水含粉砂质泥棚相为优势沉积相带,有利于页岩气富集成藏。筇竹寺组在纵向上发育多套页岩储层,以1小层、3小层、5小层和7小层为主。其中,5小层为主力突破层,其总有机碳含量为2.7% ~3.1%, 孔隙度为4.2% ~4.9%, 脆性矿物含量为69.5% ~76.5%, 含气量为7.8~9.5m
3
/t,成熟度适中,为3.0% ~3.5%; 3小层为潜力勘探层。筇竹寺组有望实现多层段立体开发。裂陷槽 中段寒武系底界构造简单,无明显大断层,筇竹寺组的地层压力系数主体在1.8以上,保存条件良好。裂陷槽的存在提供了充足的沉积空间和物质基础,使得筇竹寺组页岩的烃源丰富,生气量高;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的存在避免了筇竹寺组页岩过高热演化。建立了"槽-隆"页岩气富集模式,明确了筇竹寺组有利勘探面积为4400km
2
,资源量为2×10
12
m
3
。
筇竹寺组页岩气的勘探突破开辟了又一个万亿立方米储量、百亿立方米产量的页岩气增储上产新阵地。下一步将复制资201井地质—工程一体化高产模式,将其推广应用到整个南方上扬子地区海相深层—超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
结论及展望
(1)裂陷槽整体控制筇竹寺组沉积相和地层展布。槽内中心主要发育深水泥棚相,槽缘斜坡主要发育
深水(含)粉砂质泥棚相,槽外高地主要发育浅水泥
质粉砂棚相和浅水粉砂棚相。槽内深水陆棚位于深水
缺氧环境带,是细粒黑色页岩最有利的沉积部位。裂
陷槽的展布控制了筇竹寺组厚度,从槽内到槽外,筇竹
寺组和麦地坪组的厚度逐渐减薄。
(2)
筇竹寺组在纵向上发育多套页岩储层,各储
层参数及含气性均较优。其中,5小层是页岩气勘探
突破的主力层系,TOC含量为2.7%~3.1%,孔隙度
为4.2%~4.9%,脆性矿物含量为69.5%~76.5% 含气量为77.8~9.5m
3
/t,成熟度适中,为3.0%~3.5%;3小层为潜力勘探层系。
(3)
裂陷槽中段寒武系底界的构造简单,无明显
大断层,其主体埋深在3800m以深,地层压力系数主
体在1.8以上;顶板沧浪铺组和底板麦地坪组与筇竹
寺组含气页岩段组成了流体封存箱,封闭作用强,使得
筇竹寺组页岩气具备极好的保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