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专栏,创业创意报道、犀利观点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  【IBE】可下载 | ... ·  18 小时前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  ·  【IBE】可下载 | ... ·  18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2024年国内国际十大财经新闻#】#So ...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荣耀已成往事,刘江峰人设是拯救酷派不力的背锅侠

创事记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8-04 16:56

正文

文/龚进辉

  

昨天,有传闻称酷派未来业务将分为国内和海外两大部分,海外业务保持原有模式不变,国内业务重点转型房地产业务,酷派高层近期仍有巨大的调整。对此,酷派CEO刘江峰回应称,“没有的事,公司业务不会发生变化,一切都正常。”

  

尽管刘江峰否认酷派国内业务将转型以房地产为主,但并不代表酷派及其大股东乐视没尝试过改变。事实上,这一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主要包括两大诱因:

  

一是深受资金短缺困扰的乐视试图通过卖地来赢得喘息之机,乐视控制持有酷派28.87%股份,为第一大股东,而当前酷派资产价值最大的是“地块”,信息港、松山湖、科技园北区都是非常好的地块,持有的土地价值可能将近百亿,如果卖了,乐视可以还清部分供应商和金融机构欠款,扭转公司内部人心涣散的不利局面。

  

二是酷派国内业务每况愈下与海外业务风生水起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去年巨亏42.1亿港元,后者去年收入赶超国内并且实现盈利。长远来看,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失去乐视这一靠山的酷派资金、品牌、渠道、产品均处于弱势地位,崛起难度极高,后者凭借过硬的专利优势和技术积累杀入欧美高端市场,并且在东南亚、印度等新兴市场已站稳脚跟,独立运营的话未来大有可为,上个月曾传出酷派海外将成立子公司独立运营,不过酷派并未予以回应。

  

据接近酷派的消息人士透露,此前一个月,乐视与恒大、碧桂园等多家地产公司谈判,乐视控股实际控制人贾跃亭倾向于卖给碧桂园,以联合开发的形式,每年收取租金,不过双方并未谈拢,原因在于酷派其他股东不同意,加上后来乐视资金危机全面爆发,身在美国的贾跃亭重心放在法拉第未来的生产线和融资上,无暇顾及酷派土地出售。

  

通过梳理各方关切不难发现,乐视渴望通过卖地来补充弹药、酷派手机业务在国内市场举步维艰+海外市场可圈可点,乐视的确有动机与潜在买方讨论卖地事宜,只可惜酷派其他股东不同意,很有可能卡在利益分配上,结果导致卖地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未来是否会重启,我认为是大概率事件。要知道,负债累累的乐视早已计划出售酷派,后者在资本市场不受待见、业绩巨亏、高层换血、新品延发等,其面临的不是掉不掉队的问题,而是最为棘手的生存问题。

  

需要厘清一个问题:酷派从当年“中华酷联”的一员,到如今沦落到这步田地,不能完全怪执掌即将届满一年的刘江峰。酷派在智能机时代转型失利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不能归咎于具体的个人,如果非要找出人来担责,我反倒认为酷派创始人郭德英是罪魁祸首,其在酷派转型上三心两意,抛弃务实的360转向牵手激进的乐视,个人套现后退隐江湖,全然不顾自己一手创办的酷派死活。

  

当然,去年8月,刘江峰携荣耀前总裁的光环高调入主酷派时,使外界建立了过高预期,尤其是其为酷派描绘“5年内销量过亿,并重回手机行业第一”的宏伟蓝图,更让外界觉得他有足够魄力带领酷派大干一场。如今,酷派整体形势急转直下,让外界惊讶不已,巨大的心理落差使其纷纷吐槽刘江峰原来就这水平。

  

其实,真相是刘江峰执掌酷派之初能力被高估,如今酷派走下坡路其能力又被低估。刘江峰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我认为其能力被高估的成分更多一点。说个真实故事,2015年11月,彼时刘江峰还在网上超市平台多点担任CEO,他在北京3W咖啡举办专场分享会,大谈19年华为工作经历,谈及为何离开华为时,我在现场听到了与《时间未老,理想还在》离职信不一样的版本。

  

刘江峰开玩笑地说道,在华为混到像他这样级别的人,不用特别努力就能享受优厚的待遇,虽不至于达到养老的地步,但工作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动力,因此打算出去闯一闯。表面上看,刘江峰的离职理由与其他公司高管大同小异,并无不妥之处,实则暴露出其并非荣耀单飞初期最大功臣这一事实,为其日后执掌酷派处处碰壁埋下伏笔。

  

刘江峰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成绩是在荣耀独立第一年实现1亿到20亿的飞跃。从他在分享会的表态不难看出,尽管其坐在荣耀总裁位置上,但其贡献并没有想象那么多,因为有优秀的团队、华为供应链、制度化管理章程等支撑,决定其不用特别出力都能取得佳绩,领功时则突出自身领导作用。

  

不可否认,彼时荣耀还很稚嫩,仍处于摸索前进阶段,刘江峰付出不少精力,也在战略方向上把关,但我对媒体把其包装成荣耀“救世主”表示怀疑,其贡献程度到底如何,只有刘江峰自己最清楚。在我看来,荣耀总裁的身份将他推向前台,其本质是熟悉荣耀内部运作且做出部分贡献的发言人,而非荣耀实现从0到1的不可或缺的推手。

  

因此,当刘江峰跳出华为加盟酷派,前者处于上升通道,享有优质资源且业绩压力不大,后者市场存在感越来越低,资源少得可怜且时刻为生计发愁,将其形容成“烂摊子”一点也不为过。面对这一窘境,能力被高估的他就算再有抱负也无法施展开来,而且不当家不知道当家的苦,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让刘江峰疲于应付。

  

事实上,人才济济的华为为中国手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俨然成为手机行业的“黄埔军校”,但像刘江峰这样去新平台发展不如意的华为前高管不在少数,无论是留在手机行业还是奔向其他行业,鲜少有人能超过华为时期取得的功绩。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心态调整跟不上。与其说他们在华为担任高管,不如说是职业经理人,尽管日常工作很拼,但对公司的重视程度并没有上升到合伙人那种高度,归属感不强,离开华为后去往新平台,通常被委以重任,层级高于华为时期,不乏以合伙人身份加入,层级越高责任越大,越被寄予厚望。因此,心态调整至关重要,正确姿势是正视自身所处位置的改变,忘掉华为时期的荣誉,以归零的心态重新出发,走低调务实路线,这对刘江峰们是个不小的挑战。

  

二是平台条件不同。这才是症结所在,放眼国内手机行业,综合实力能强过华为的少之又少,刘江峰们是在华为强大资源体系支撑下建功立业的,说直白点就是华为高层进行战略性投入,刘江峰们要什么就有什么,保证资源是现成的、最好的,他们只要做好分内事就行。反观新平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短板,有的短板投入资金可以补齐,比如打磨产品;有的就算砸钱也不能奏效,还需要时间的锤炼,比如品牌塑造和渠道建设。持家的刘江峰们不仅要身体力行地去补齐各种短板,还要为融资、团队管理操碎了心,挑战之大可想而知。

  

因此,刘江峰加盟酷派首秀时调侃前上司余承东的口头禅之一“三年超越苹果三星”,不仅是情商低下的表现,而且容易被残酷的现实打脸。彼时意气风发的他自信可以如外界期待那样做出出色成绩,甚至超过他治下的荣耀,但如今一落千丈,反观其前东家则稳坐全球第三的位置,并不断缩小与苹果三星的差距。

  

自己是真的在吹牛逼,余承东正努力将吹过的牛逼实现,个中滋味只有刘江峰才知道。无论酷派最终结局如何,刘江峰的人设只能是拯救酷派不力的背锅侠,而不是被荣誉和鲜花包围的荣耀前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