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观三农
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村杂志社主办。最新政策、权威解读、实用信息、独家观点。本号已获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许可。投稿:[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观三农  ·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  18 小时前  
CFC农产品研究  ·  【火热报名】逐光而行,向阳而生——2025年 ...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防范非法集资有关法规要点 ·  3 天前  
微观三农  ·  安徽省马鞍山市:改的是危房 暖的是民心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观三农

湖南省醴陵市:建机制疏堵点 粪污变粪肥​

微观三农  · 公众号  · 农业  · 2024-12-15 11:31

正文

醴陵市位于湖南东部,耕地面积78.9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69万亩,有规模养殖场383个,年末存栏生猪45.5万头,粪污资源总量142万吨左右。

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是困扰全市多年的难题。2021年以来,醴陵市承担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通过努力,全市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快速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由实施前的90%提升到95%。通过建立“五有五到位”运行机制,有效促进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了种养循环堵点,推进了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有规划,组织领导到位。项目得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实施方案,细化实化奖补政策;制定了项目考核、调度、督查、奖惩办法;成立工作专班,明确责任,加强协作;高位推动试点工作,开展了“畜禽养殖污染百日攻坚整治行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有机制,保障措施到位。一是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公开遴选了7家第三方服务组织承担实施项目任务,以粪肥还田面积按亩均标准打包进行奖补。第三方服务组织与养殖户签订粪污处理合同,向养殖户收取粪污处理费用。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有利于长效推广。二是建立项目保障机制。成立以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项目,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联合抓的工作格局;成立工作专班,组建技术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作;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在地方配套50万元的基础上,追加900万元用于奖补“绿色种养与资源化利用”。三是建立全程可核查机制。组建项目监管小组,堵塞项目监管漏洞。成立了由市农业农村局、镇村干部、农户代表、技术指导单位和第三方监理单位组成的“项目监管小组”,负责调查核实项目实施面积、作业秩序与进度、作业质量与实施效果,核查有关台账。四是建立考核淘汰机制。对各试点服务组织每月组织一次考核评分,年底组织一次综合评分,对不按要求实施、出现工作失误、运行模式不畅、还田质量不高、目标没有完成、群众口碑不好的服务组织进行剔除。

有氛围,宣传发动到位。广泛利用多种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采取科技讲座、进村入户等形式,指导参与的实施主体、种植户提高技术水平。近两年来,全市已累计举办技术培训班23期,现场观摩会21次,发放技术资料4200份,培训人员1650人次。学习强国、湖南省人民政府网、湖南日报等媒体和平台多次对试点工作的进展与成效进行宣传报道。

有标准,质量控制到位。全市主推“微生物菌剂发酵技术”处理模式和“堆肥+配方肥”“沼肥+配方肥”“商品有机肥+配方肥”还田模式,替代化肥用量20%~30%。粪肥还田前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腐熟堆沤,还田施用时严格按照《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进行科学还田。在开展自检的同时,每年抽检7家试点单位的粪肥生产原料与粪肥成品150批次以上,重点检测重金属、养分和有机质等多项技术指标。

有成效,示范创建到位。全市打造了一批有看头、有说头、有名头的典型,2021年在全市创建果树、蔬菜、油菜等多种作物千亩核心示范片9个,完成收集粪肥9.4万吨,处理粪肥9.1万吨,粪肥还田面积10.1万亩,建立效果监测点20个。据统计,项目区实现节本增收640万元,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和农产品品质,减轻了面源污染,创造了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作者单位:湖南省醴陵市农业农村局土壤肥料工作站)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4年第22期
编辑:徐锋
监审:郭平稳、蔡薇萍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