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媒体大学
9年互联网+垂直行业经验,只做精品的新媒体课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财宝宝  ·  婆姨又把我骂了一顿。 ... ·  昨天  
财宝宝  ·  多说好话-20250216135610 ·  2 天前  
财宝宝  ·  中考是命运之考。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媒体大学

当你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试试让用户帮你“写”吧 | 公众号UGC生产指南

新媒体大学  · 公众号  ·  · 2017-08-22 18:22

正文


“比今天推什么更绝望的是,明天推什么?”
“比明天推什么更更绝望的是,隔壁家的小编写出10w+,你还不知道写什么?”


当你遇到选题荒的时候,不妨让用户"帮你写“——让用户生产内容,即大家常说的UGC。


今天这篇文章结合众多大号的实战案例,从 UGC对公众号运营的意义 如何做好UGC, 这2个方面给你讲讲UGC。看完后,可以尝试一下


作者: zhou 推荐 :拉姆

原标题: 《稳住,我们能赢!公众号遇上选题荒,可以学学夜听、新世相......

来源: 微果酱(ID:wjam123456)


大概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的公众号用户少,而是隔壁家小编写了篇10w+,而你还不知道要写什么好......


对于一个公众号来说,原创不易,尤其是日更的原创文。当编辑遇上“便秘”时,让用户来帮忙生产内容似乎是件比较可靠的事情,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UGC内容。




UGC对公众号运营的意义


UGC指用户生产内容,早前刷屏的网易云音乐就是响当当的例子。


网易云音乐把用户在每首歌后留下的扎心评论做成海报,借势营销,妥妥地火了一把。



像“支付宝”“这届百度公关”“UC校园”等公众号,留言区段子手和文案汪常年出没,印证了“高手在民间”这句话,从侧面反应出UGC的威力。


那么问题来了, 公众号的UGC除了好玩还有什么用?


  • 积累种子用户,同时也是对用户的维护。 简单来说,让用户有参与感,觉得自己是这个公众号的一员,不再是公众号单一式的生产内容“喂”给用户;


  • 吸引潜在目标用户群。 公众号同样存在“口碑效应”,优质的UGC容易产生认同感,也就是“感同身受”,触达用户G点。


  • 输出公众号文化。 从UGC可以窥探到你这个号的调性是怎样的,KOL的输出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公众号形象。


总得来说,主要有几点: 帮助公众号生产内容素材、涨粉以及塑造品牌形象。




公众号如何做好UGC?


如果平日里有观察的话,你会发现不少公众号都会在周末时间利用各种方式“偷个懒”。


目前, 公众号主要的UGC产生方式有以下这些:

  • 发图片征集用户故事或文章素材。 “咪蒙” 每个周末都会发图,papi酱也在今年3月30日首次在公众号发图征集文章素材;


  • 设置固定互动栏目, 典型代表有 “小北” “一个人听” “青音” 等情感鸡汤号;


  • 公众号纯文字消息互动, 例如“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下关于公号狗如何找男/女朋友的话题,后台见”之类的;


  • 话题营销活动, 比如 新世相 的“逃离北上广”一二季。


还有线上调查问卷、发微博或朋友圈、豆瓣等方式都可以为公众号提供更多内容素材来源。形式有了,更重要的是选对话题,有共鸣的话题才有受众面,才可能挖到料。


案例:

“夜听” ,凭借一段音频+一句话+一张图片,在半年多积累了1000多万粉丝。原本只推一条图文消息的“夜听”,从今年5月份开始增加了“听友故事”的新栏目,收集听众的故事分享给用户。


新栏目的设置,让“夜听”转变了单一输出的态度,UGC帮助“夜听”塑造自己的品牌。


“新世相” 更是将UGC玩出了花。一是向读者征集故事,再将其分享出来,不断变换内容的生产姿势。


回看“新世相”的文章,简短的个人故事被包装得引人入胜,留言区更是活跃到不行,以UGC引爆UGC的新世相被称为“情感收割机”。


▲新世相收集读者故事的部分推文


除了日常的读者故事收集, “新世相” 也折腾过几个比较大型的营销活动。比如说“逃离北上广”一二季,于是有了《那些“逃离北上广”的人回来了,然后呢?|逃离北上广故事集》这些UGC故事。


前不久的“假如高考可以重来”活动,有了《往事不能重来,那它有什么意义?|关于“高考重来”的一些话》,还有“新世相”联合vivo发起#我的照片我的故事#征集活动,都是源源不断的UGC。


▲“新世相”高考活动海报


事实上,UGC成为了“新世相”的一个招牌,同时也衍生出IP,丰富了“新世相”的商业模式。今年春节前后,“新世相”开始涉足网剧,推出《你的味道》剧情短片,此外,《逃离北上广》韩寒相中也被,被拍成网剧。这些剧情都来源于读者分享的故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