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搜狐新闻客户端
搜狐新闻客户端开通在微信公众平台的这个账号,旨在打通用户在微信和客户端之间的信息通道,并利用图文、语音、视频等形式为您传递新闻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都周刊  ·  复播被封禁!被质疑吃相难看 ·  17 小时前  
新华社  ·  夜读|谢谢你,让我遇见你! ·  昨天  
扬子晚报  ·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为何流感会致命?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搜狐新闻客户端

家长质疑答题卡被调包 考生:作文不是我写的 教育厅回应了

搜狐新闻客户端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8-07 19:53

正文


近日,一篇《四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调包,纪委介入检察官实名举报》的自媒体文章,在朋友圈疯转:4名来自郑州、洛阳、周口等城市的家长表示,4家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数与以往成绩、高考后估分严重不符;他们怀疑孩子的答题卡被人调了包,并向纪检监察部门实名举报河南省高考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

8月6日下午,记者见到了两名实名举报的家长。他们表示,家长们已将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的“答题卡被调包”的证据提交给纪检监察部门,“(调查组)已经在做笔迹鉴定”。

另外两名尚未见面的家长也在电话中表示,他们愿意对实名举报的真实性负责。

当晚8时许,河南省教育厅发布通报称,针对“个别考生家长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一事,纪检监察部门正在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




与估分相去甚远的成绩

参与实名举报的苏先生来自河南周口,他的女儿在郑州一中就读,那是郑州最好的中学之一。 苏先生回忆,为了女儿的教育他操碎了心。

高考结束后,女儿估分627分。但6月25日高考成绩出炉时,女儿只考了335分。

无独有偶,在实名举报的网帖中,家住洛阳的杨梦之(化名)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30分;商丘卢女士的女儿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43分;家住信阳的李闻天(化名)估分500多分,查询成绩261分……

据苏先生介绍,4名放榜成绩与考后估分相差悬殊的考生中,三人通过各自的私人关系或者正规维权途径,看到了自己的答题卡。他们均称,被认定为高考成绩的答题卡,与他们在考场上填写的答题卡不同。

高考成绩放榜后,苏先生最先在自己的博客上曝出自己的维权经历。随后,其他3名考生的家人与之联系。4名本不相识的家长因为孩子的类似经历相识,开始网络发帖实名举报。


考生:答题卡上的作文不是我写的

8月6日下午,苏先生向记者展示了盖有女儿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成绩单。成绩单显示,高二下学期以来,苏先生的女儿在该校阶段考试中排名年级前300名。

苏先生说,作为郑州知名高中,“进入郑州一中,就等于半只脚迈进了重点大学的门。考出这样的成绩,不光我们感觉诧异,老师都不敢相信。”

一名在郑州为苏先生女儿陪读的亲友告诉记者,她在电话里向女孩的班主任报告了高考成绩,听到她的分数后“(老师)吃惊得手机都掉了”。

苏先生介绍,6月26日,他在河南省招生办公室看到了女儿名下的语文答题卡和部分作文片段,并拍下照片发给女儿。“(女儿说)考号中的1、2、3、5几个数字不是她写的。”

女儿还告诉他,高考时,自己写的作文题目是《不负时光,不负年少-致2035的你们》。但他在河南省招办查到的语文答题卡上,女儿的作文题目变成了《富强中国,不负年少》。

女儿答题卡中的答案


苏先生说:“我现在就建议相关部门调查我女儿的作文在谁名下,在谁名下谁就有问题。”苏先生说,他已经让女儿默写了当时作文的内容,并提交给调查此事的机关。“一方面鉴定笔迹,一方面查我女儿作文的去向。”


实名举报的考生家长苏先生称,自己女儿的作文在谁名下,谁就有问题

苏先生提供给记者的一段通话录音中,一名河南省纪委监委驻河南省教育厅纪监组的工作人员称,已委托公安部门对其女儿的笔迹进行鉴定。


苏先生已将女儿默写的作文递交相关部门做字迹鉴定


答题卡存多处修改痕迹,同一场考试笔迹不一

8月6日晚,来自商丘永城的卢女士向记者出示了4份写有女儿名字的试卷照片。照片中,不仅姓名、考生号上留有修改痕迹,答题卡第一页右上方的条形码也不一致,4张答题卡上的二维码呈现出3种不同图案。

此外,4份试卷的考生号均不相同。其中,仅语文卷的考生号正确。


照片还显示,在英语答题卡上,卢女士女儿名字中的“淇”先是被写成了“琪”,之后又被修改成了“淇”;理综答题卡上,条形码上方的数字被人用黑色水笔涂改;语文答题卡上,座位号先是被写成了“05”,之后被改成了“06”。但卢女士称,这些涂改均“不是女儿弄的”。


卢女士女儿的答题卡上,名字中的“淇”有修改痕迹 (受访者供图)

记者对比数学试卷与答题卡发现,二者的书写笔迹粗细不一致。“考试都是官方统一发的答题工具,怎么可能在同一门的试卷上出现两种粗细不同的笔迹?”卢女士说,即便以上的涂改、考号写错都是女儿故意为之,“不同笔迹这个事情怎么解释?


卢女士和丈夫是在6月25日凌晨3点左右查到女儿高考分数的。看到分数如此之低后,她彻夜未眠。


6月25日当天,卢女士询问了女儿的老师、在教育系统工作的家人,大家都猜想是不是答题卡涂错了。“但后来我想了想不可能,一门涂错可能,不可能门门都涂错吧!”卢女士说。

6月26日,卢女士在永城市教育局招生办看到了女儿高考试卷的答题卡部分,发现条形码的问题后立即报警,还拨打了当地的市长热线。“6月27号,我带着女儿一起见到了高考试卷,她一看就说那不是自己的东西。”


网友:请一定严查,还考生公平

此事一出,立刻引来网友围观,各方留言,都把焦点汇聚在了保证高考公平,严肃彻查之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