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人生,薪火相传,致敬前辈,推动原创。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与中国电影编剧研究院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该届终身成就奖授予玛拉沁夫、周民震、白桦、王迪四位编剧。颁奖仪式定于5月24日下午13点30分在北京电影学院大放映厅举行。欢迎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和热爱电影创作的朋友以及在校学生踊跃参加。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
编剧帮报名方式
添加编剧帮客服:bangbianju
或致电:15120073642(斯老师)
第三届中国电影编剧终身成就奖获奖艺术家介绍
▽
白桦
—— 剧作家、诗人
白桦原名陈佑华,从中学时期,就开始学写诗歌、散文、小说。1947年参加中原野战军,任宣传员。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宣传干事、教育干事、师俱乐部主任职务。1952年曾在贺龙身边工作,此后在昆明军区和总政治部创作室任创作员。1961年调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任编辑、编剧,1964年调武汉军区话剧团任编剧。1985年转业到上海作家协会,任副主席。
主要剧作包括:《山间铃响马帮来》、《曙光》、《今夜星光灿烂》、《苦恋》(又名《太阳和人》)、《孔雀公主》等
玛拉沁夫
—— 作家、剧作家
1930年8月8日出生于卓索图盟土默特左旗〔今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镇〕。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入中央文学研究所研究生班学习。历任《内蒙古文艺》编辑,内蒙古文化局副局长,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副主席《民族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
主要作品包括:《茫茫的草原》、《草原英雄小姐妹》、《敖包相会》、《草原晨曲》﹑《沙漠的春天》《祖国啊,母亲》等,歌词作品《敖包相会》和《草原晨曲》等,几代人已传唱了半个世纪。
周民震
—— 剧作家
1932年出生于广西,1949年1月参加地下中国共产党。1949年9月在柳北游击总队,进行武装斗争。担任中队政治指导员。解放后参加广西剿匪战斗达一年半。1951年3月,奉命带领连队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赴朝抗美援朝,直至1954年转业地方工作,1984年担任广西文化厅厅长,全国政协委员,至1998年4月离休。
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共19部,戏剧剧本13部。其中《苗家儿女》是解放后第一部反映广西苗族人民生活的电影。《甜蜜的事业》是粉碎四人帮后第一部反映计划生育的喜剧片。
王迪
—— 教育家、剧作家
1928年12月出生,新中国第一位电影剧作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师从电影剧作家瓦· 屠尔金、马涅维奇,论文导师叶 · 格布里罗维奇;学成回国后,服从党组织安排参与组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在各个电影厂撤销文学部的浪潮下,坚持倡议深入社会生活,坚持编剧原创;
在夏衍的支持下,顶住巨大的社会压力,于1985年第一次面向全国考生、面向高中生招收剧作专业本科生,并首次将本科生入学年龄放宽到27岁;系统地引入了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剧作教学体系,搭建了传承至今的中国电影剧作教学体系。1987年在沈嵩生院长的支持下,在国内率先创立了电影编剧高级研究班教学模式,引人了苏联电影专家来中国参与教学;王迪老师开创了中国电影编剧科班教育模式,培养出了大批中国电影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