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永恒话题。在经历了以投资驱动和增量发展为主的城市发展阶段后,我国城市进入了以转型为发展思路,以存量资源为载体的发展阶段。在以内涵提升为核心的“存量”、乃至“减量”的空间规划新常态下,城市更新更加注重城市内涵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更加重视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活力的提升。
“城市更新三人行暨2020清华城市更新论坛”是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倡导发起的,围绕“城市更新”主题展开的特色学术活动。自4月底开讲以来,已经成功举办7期线上系列座谈,邀请到了十数位业界知名大咖和专家学者,共话城市更新热点话题。论坛采用线上讲座+对谈的方式,吸引了大量观众参与,每期线上观众达到约3万人次,专家学者的干货分享,现场观众的犀利提问,内容精彩纷呈,在互动中观众尽享饕餮大餐!
一直以来,城市更新的政策、机制与实践创新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城市更新离不开国家政策、机制的支持。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城市更新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逐步开始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地推进城市更新行动。这也意味着针对不同地区及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建构与城市更新实践相配套的体制机制,并对跨部门、跨角色的政策与行动进行有序衔接,是完善我国城市更新体系的重要探索内容。政策、机制与实践创新的融合发展,将推动我国城市更新实践不断向前,补短板促转型,重新焕发城市生机和活力。
实践出真知,我国大量城市更新工作者一直在实践前沿探寻多元化的城市更新机制和方法,通过大量试点试行来形成城市更新的实践经验,进而支持政府对相关政策与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当下,城市更新实践也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根据城市发展的各种不确定性不断突破创新,其间与现行政策、机制的不协同,甚至是激烈的矛盾亦时有涌现。因此,政策、机制与实践创新的协调与磨合,还有更长的路要走,需要多方的不断探寻、协商与达成共识。
最近公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在城市更新领域传递出重磅信号,“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提法首次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里,未来城市更新不再是简单的旧改(旧村、旧城、旧厂),而是涉及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产业、社会等的整体更新与升级。城市更新的未来可期!
2020年11月19日上午,清华同衡学术周分论坛——2020清华城市更新论坛:“三人行”之政策、机制与实践创新
,将邀请业界大咖和知名专家学者共话城市更新的未来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