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aoz的梦呓
caoz的心得与分享,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企业家杂志  ·  从地下室到近7000家门店,他用一碗麻辣烫征 ... ·  6 小时前  
HR新逻辑  ·  瑞幸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22 小时前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背债200多万去创业,她26岁挣到人生首个1 ... ·  2 天前  
HR新逻辑  ·  华为HRBP关键方法与实战(公开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caoz的梦呓

人生是场无限游戏

caoz的梦呓  · 公众号  ·  · 2024-05-18 23:04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探讨了为什么人生被比作一场游戏,并分析了人们为何难以拥有生活的松弛感。文章提到了四个问题:社会灌输的思想钢印、社会竞争强度、教育的缺失和财富的代价。作者认为这些问题使得人生变成了跑酷游戏,人们难以停下来享受生活的多样性。文章呼吁人们不要被思想钢印束缚,要思维发散,视角更广,不要被眼前利益迷惑,该换赛道就换赛道。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人生被比作一场游戏

作者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认为这样更容易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做出的选择。

关键观点2: 社会灌输的思想钢印

太多的“必须”和“标准答案”使得人们感到压力巨大,追求成为别人眼中的正面典型导致承担过多责任。

关键观点3: 社会竞争强度大

作者认为社会竞争强度是让人们不敢停下来追逐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观点4: 教育的缺失

孩子们从小失去了好奇心、想象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走别人指定的路线。

关键观点5: 财富的代价

作者提到财富自由并不是一个轻松的状态,很多企业家为了维持财富和社会地位需要不断奔波。


正文

人生是有限的,但游戏是无限的,所谓无限,就是你有无限个选择,可以规划无限个发展路径,追求无限种人生成就可能。

我经常把人生比喻为游戏,我觉得这样更容易理解我们所处的环境和所做出的选择。我最近和我女儿做规划也用到了这个比喻,我说人生是场游戏,我能做的,是把她的人生游戏难度调低了,而且还附带了一点点外挂(我能提供的一些人脉资源),但游戏必须要自己玩,如果自己不好好玩,再低的难度也可能会玩的很糟糕。那么基于我们当下的条件,我可以说允许她更松弛一些,给予更宽泛的选择,允许更自我的追求;但我是不能容忍她持续摆烂的。

回到这个话题,我们有时候说中国最近这些年经济发展的挺好,老百姓平均收入水平逐年上升,那么日常开销也不贵,肉蛋菜奶水果的摄入量也越来越健康合理,从各种意义来说,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准,虽然和发达国家在某些指标上可能还有一些差距,但整体确实已经达到了足够的高度,但总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就是所谓的卷,所谓的焦虑。就是我们很多同胞,日常很难有人家生活的那种松弛感,特别是一些一线城市,感觉就是非常紧绷。

我有个形容,就是别人把人生当作是一个无限游戏,而我们却当作是一个跑酷游戏。所谓跑酷游戏的意思就是,总有个什么东西一直在背后追着你,你就不停的跑不停的跑,当然,跑的过程中可能也会吃金币,也会增加装备,提升各种所谓的表现力或者财富值,但你就一步都不敢停,永远不停的跑。

要买到好学区,不能输在起跑线。

要进入好中学,才能保证进大学。

要考上好大学,才有机会找到好工作。

要考研才行。

要考公才行。

终于有了工作,要结婚才行,要买房才行,要准备彩礼。

然后,要有孩子。

再往下,回到第一条。

停得下来么?小时候为了满足上一代的希望,岁数大了为了给下一代提供更好的环境,永远没有止歇。期间还要担心中年危机,裁员风潮;担心资产贬值,养老焦虑;当然还有不确定的健康风险,家庭意外需要应对。

看上去吃喝不愁,但为什么总是这么辛苦?

第一,社会灌输的思想钢印过于强大。

太多的“必须”,太多的“标准答案”,逼着你去应对,甚至动辄就是道德绑架,给普通人背上了太多的责任。结果就是,你越想成为亲戚朋友眼里的所谓正面典型,你越需要承担自己根本不堪承担的责任。

然后,亲人之间只能通过互相折磨,来各自证明自我的付出和价值,何苦呢,何必呢。

孩子必须有好成绩,父母必须尽到家长义务。

我见过不少中国老板带孩子来新加坡读书,真不是因为国内教育质量不好,也不是说追求孩子更好的发展,人家就没那么多高级的理由,有些就是特别简单的原因,在国内的教育环境里,孩子被折磨,家长也各种被折磨;出来的目的特简单,家长也轻松,孩子也轻松。

第二,社会竞争强度真的太大。

我说真的,中文自媒体有个特别好玩的事情,就是特别爱渲染其他国家的问题,比如我都看到无数人确信,新加坡教育多卷多卷,东亚日韩多卷多卷,他们真的信,实际上我告诉你们,真的,不是五十步笑百步,甚至不是百步笑五十步。中国家长在全世界可能都会卷,但人家本地人教育压力其实比中国轻松多了。但是没办法,沉浸在茧房里的人是不会信的。

我们追求所谓好大学,对大学排名的痴迷程度,是非常夸张的,至少从海外的视角来看。说真的,我印象里我读书的年代,清北虽然口碑很好,但没有今天这般神话的地位,很多成绩比我好的同学报考天津本地大学,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很合理,没有人觉得不应该。那时候高中也不会把清北录取人数单独拿出来说事,老师也不会鼓励学生去冲高排名学校。最近这几年,就觉得很离谱,为了高排名大学重考的,然后各种神话清北录取率的。其实看平均薪酬的分布也知道,平均毕业薪酬前20名的大学差距都不大,至于把排名看的那么重么。

然后就是最近几年,因为各种不可明说原因,找工作难度确实直线上升,然后裁员也越来越多,那么应届生的真实求职成功率,我估计是很不好看的,当然,你一说灵活就业什么的,或者很多各种数据优化的骚操作,我就不敢点评了。

社会竞争强度,也让很多人不敢停下来,不敢追逐自己的人生,对未来充满焦虑。

第三,教育的缺失

我又要推荐自己的这篇文章 -> 是谁折断了孩子的翅膀 ,不好意思,是付费的,不过免费的部分也是有意义的。从小时候,孩子们就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想象力,失去了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所以到最后就只能跟着别人的安排,走别人指定的路线,没有自我,没有追求。我旧文也说过, 二十出头,老气横秋

第四,财富的代价

我以前直播说过一句话,当时很多人听不懂,不知道现在能不能懂,什么是财富自由,王思聪是自由的,王健林不是。

今天能听懂了么,为什么王健林不是,他的财富获取,他的社会地位的上升,是有代价的,是有成本的,是什么,是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和利益纠缠,是数不清的政商关系维持。很多东西不是可以随便割舍,随便切分的。

中国很多超级富豪到最后为什么会出事,对很多特别是传统领域的商业领袖来说,他们在努力爬升的时候,甚至没有给自己保住激流勇退的选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