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登大厦32楼
武昌首义科创投集团携手
浪潮集团、传神语联
发布具备“满血版”DeepSeek和
传神语联任度大模型的
“首义任度”双脑一体机
值得注意的是
这场发布会上
几乎所有演讲嘉宾
都不约而同地在PPT里提到了Manus
3月7日“首义任度”双脑一体机发布会上,Manus占据全场话题C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源 摄)
“连夜修改PPT,加入Manus相关内容,因为它彰显了武汉智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次创新突破,这也让我们更加坚信在湖北的投资布局是正确的。”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集团湖北区总经理王大伟说。
6日凌晨,这款名为Manus的AI智能体产品,瞬间点燃了科技圈和资本市场的双重热情。
它的服务器因流量激增多次宕机,在二手平台上,它的邀请码被炒至近10万元天价。它的亮相甚至引发了3月6日A股“AI智能体概念股”涨停潮,超150只相关股票涨幅超过10%。
然而它背后的蝴蝶效应公司,及其主要研发团队所在的武汉光谷分公司,依旧充满神秘。行业狂欢的暴风眼中,它闭门谢客,
办公室里只有密集的键盘敲击声,以及24小时连线的北京团队大屏,墙上贴着“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的英文标语。
这种“超负荷运转”的状态,恰似武汉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的缩影——低调务实,却暗藏极强的爆发力。
知名科普作家严伯钧认为,如果类比智能驾驶级别的L1到L5,
AI的发展路线可被划分为对话、推理、自治、创新、组织5个阶段。
2022年发布的ChatGPT开启了机器人对话的新篇,今年2月发布的DeepSeek-R1则引领了人工智能推理的潮流。在他看来,Manus的横空出世,表明中国团队在自治AI的路线上走在了全球前列。
Manus创始团队合影,右三为肖弘。
自治AI,则要求AI具备自行拆解、执行任务的能力,
例如把压缩包里的文档解压缩后,逐个分析文档内容,并根据人类发出的指令生成特定方案、表格等。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不仅不需要人类干预,遇到小问题还能自行解决。
就像汽车正逐步向全自动驾驶迈进一样,自治AI甚至创新AI、组织AI一定是人工智能未来的演进方向。严伯钧认为,Manus的大方向是正确的,而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秉持创新精神走下去一定能收获更多成果。
不过因平台邀请码的限制,Manus发布两天后,仅有部分用户抢先体验到其能力,但他们无一例外给出了极高评价。
海外博主Devs Kingdom在视频网站上发布了其Manus体验,吸引众多关注。
人工智能大V、Hallid AI联合创始人indigo表示:
“Manus AI已经很接近理想中的数字版AI Agent的样子了!能够自动执行任务、搜索、找资料、写代码和生成各种格式的文档。”
在国内外社交平台上,多位专家都表示,Manus的“真人式工作流展示”十分亮眼,优秀的交互设计,也降低了普通用户的使用门槛。不过其核心技术仍然依赖的是外部大模型,产品竞争力在未来可能因大模型的迭代而被削弱。
“为华中科技大学培养的优秀人才感到骄傲,对青年才俊奋发有为勇于挑战科学前沿的精神深感钦佩。这也让我对国家科教兴国和创新发展战略充满了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民春点赞称,Manus展现了武汉丰富AI技术储备,“下一步就需要调动更多的潜在资源,例如高校、研究院所、科技企业等将技术储备盘活”。
事实上,早在Manus爆火之前,武汉就已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多年。过去五年,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复合增长率超4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创新指数居全国第一方阵。
2024年12月,金山办公政务大模型在武汉光谷发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目前,这座城市已聚集人工智能企业1000余家,基本实现上游基础层、中游技术层、下游应用层全覆盖,
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2家,上市企业29家,黑芝麻智能成为“中国智能汽车AI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国产数据库第一股”达梦数据库、“交互式AI第一股”声通科技,均来自武汉。
超过80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则从技术创新、算力供给、公共服务等,全方位保障AI创新应用在武汉“落地生根”。举例而言,在算力服务一项上,武汉已建设“8个智算中心+2个超算中心”的多层次算力供给体系。在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高性能算力吸引下,已有400多家企业入驻,联合孵化出300余项场景化解决方案。
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成果展示区,光谷造人形机器人“劳动者1号”吸引参会嘉宾关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
2月18日,《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对外发布,
重奖大模型落地和对产业端的赋能,对符合标准的单位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并重点向中小企业提供算力券。正如Manus创始人肖弘所言:“壳有壳的用处”,通过聚焦场景落地,武汉或可在更多人工智能细分领域建立优势。
“大学生之城武汉,有着丰厚的产业生态与人才吸引力。今年我们计划将大模型深度融入智能制造、具身智能等新领域,并与本地优势产业形成联动。”
武汉模态跃迁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00后”常元和说,开年至今,已有美国、日本、新加坡的20多家企业主动寻求合作,公司正计划招揽更多算法研发人员、工程师。
“Manus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我们不依赖、不跟随,坚持自主创新,走出了自己的路线图。”传神语联创始人何恩培说,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加快走向自主行动、自主决策的新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必将呈现更多“高光时刻”。
作为国内拥有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双中心的城市,武汉数字经济发展势头正劲。(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