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规划》深度对接广州现代化产业体系,统筹电力供应保障工作与发展新能源与新型储能战略性产业集群,
推动分布式光伏发展、新型储能应用、车网融合互动等需求侧响应和负荷管理
等工作,协同推进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在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方面
,《规划》提出,根据“宜建尽建”的原则,实施公共机构、公共设施、国有企业、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建筑、乡村绿能工程,积极推动多场景分布式光伏开发与建设。
到2027年,全市力争建成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超过50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超过800万千瓦。
协同发展多元储能包括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发展三项工作。电源侧重点推动火电合理配置新型储能;电网侧重点在负荷密集接入、大规模新能源汇集、调峰调频困难和电压支撑能力不足的关键电网节点合理布局新型储能;用户侧则重点鼓励工商业用户运用电化学储能、冰蓄冷储能等多种新型储能技术减少高峰时段用电需求,支撑高品质用电,提高综合用能效率效益。
在增强需求侧响应能力方面
,《规划》提出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开展车网互动示范和推广虚拟电厂模式。值得关注的是,
广州将结合电力供需紧张区域和充电设施分布热点区域,合理规划布局充换电站。
包括探索与园区、楼宇、住宅等场景高效融合的V2G(双向充放电)技术和模式,满足公共领域和私人车辆的V2G应用需求;鼓励引导充换电设施企业投建充换电旗舰站,升级海珠区琶洲海保超充站等行业内标杆示范站点;积极开展商业合作和服务模式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