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是关于一位47岁的客户考虑配置香港保险,以实现稳定的现金流收入。该客户希望通过理财规划来确保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并提前规划养老。文章介绍了一种香港分红储蓄险方案,通过投入60万美元,分5年交,每年可领取一定金额,长期下来可以实现累计领取的金额远远超过投保金额,且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部分退保。最后提醒客户要在被动收入能够覆盖所有支出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真正的“躺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客户需求
客户希望通过理财配置获得稳定现金流收入,为养老和企业利润保障做准备。
关键观点2: 保险方案介绍
介绍了一种香港分红储蓄险方案,47岁男性投入60万美元,分5年交,年交12万美元。到了60周岁开始,每年可领取5.6万美元,长期下来保单预期还有巨额增值。
关键观点3: 被动收入的重要性
确保被动收入能够覆盖当下的所有支出是实现“躺平”的标准。客户在前期投入资金购买保险,等到被动收入能够覆盖开支时,才能真正松一口气。
关键观点4: 理财建议
建议客户在把钱放进保单的前12年,用企业的收入来覆盖生活支出,让钱在保单里滚存增值。
正文
考虑香港保险的客户,有不少是希望通过理财的配置,以获得稳稳的现金流收入。
有位客户早年创业,成立了一家小企业,如今47岁左右的年纪。
客户觉得,一方面他的子女全都毕业出社会工作,未来他可能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去打拼;其次是现在社会经济环境和几十年前不同了,守富比创富更重要。
因此,他希望可以配置一些能投资永续现金流的产品。一个是为了防止企业利润萎缩,影响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另一个是提前规划养老。
根据客户的说法,他平时也会买点股票、存银行的大额存单,可是这类理财产品,要不收益不稳定,要么期限太短。
这让我想起了此前网上有个很火的帖子,
四五十岁的人,准备多少现金流,才能实现后半辈子躺平?
是存够300万存款?还是拥有一份体制内的工作?或是把钱放银行吃利息,还是去投资?
上述答案不完全对,仔细说来就是,手里有一大笔钱的人,除了本身的工作收入,最好是把手里的钱拿去投资,
等到被动收入能够覆盖开支的时候,才是能真正松一口气的时候。
而衡量能否“躺平”的标准应该是:确保被动收入能够覆盖当下的所有支出。
关于被动收入的定义,就是躺着不动就能实现“钱生钱”。
今天用一套港险方案给大家做演示,如何实现后半辈子躺平。
47岁男性,投入
60万美元
买香港分红储蓄险,分5年交,年交12万美元。
到了60周岁这年,也就是保单第13个年头开始,
每年可以领取5.6万美元
(折合
约41万人民币
)。
领到80周岁这年,累计领了
112万美元
,此时保单预期还有
211万美元
。
到90周岁时,累计领了
168万美元
,此时保单预期还有
348万美元
。如果有需要,随时可以部分退保,把钱拿出来应急;如果不需要,钱就在保单里稳稳增值。
将来客户百年以后,如果保单里还有钱,可以通过把被保人变更成孩子,下一代还能继续领钱。
这里有个温馨提示,市面上不少分红储蓄险的提领,可以做到第6年开始提领,时间非常早。
但是我们建议再等两年开始提领
,让钱在保单里更好地增值,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对于客户来说,把钱放进保单的前12年,可以用企业的收入来覆盖生活支出,然后这段期间钱
也能在保单里滚存增值,等到60周岁,退休时就能领钱了。
想要进一步了解香港保险的朋友,欢迎扫码加好友。
另外,我们制作了一份
【香港保险实用手册】
,
欢迎免费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