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临沂市人民医院的朱其义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闭塞分型与处理建议”的报告。
临沂市人民医院朱其义教授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闭塞分型与处理建议》
首先,朱教授总结了其所在中心机械取栓技术成熟及手术材料齐全以来实施机械取栓的132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析其闭塞病变特点,并根据其特点进行分类总结。
其次,以闭塞部位+病变性质为依据进行分型,闭塞部位可以通过影像资料进行判定,分为前循环A和后循环P,关于病变性质则根据既往的血管狭窄病史、心脏病病史进行确定,造影结果可以明确一部分夹层,将其分为 狭窄s、栓塞e、夹层d,多个部位者,“+”号串联表示;对于前循环根据部位则分为从A1~A7型(图1),后循环则分为P1~P6型(图2)。
图1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分型
图2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分型
再次,根据血管闭塞类型选择适合的材料和操作方法。前循环的血管内治疗,一律使用8F动脉鞘,使用8F导引导管或球囊导引导管;当A1e颈总动脉末端闭塞,直接球囊导引导管抽吸并支架覆盖;如果A1d颈内动脉近端动脉夹层,则选择置入支架,打开通路,便于处理远端病变;当A2e颈内动脉末端栓塞,选择球囊导引导管阻断血流,应用Navien导管抽吸或支架取栓,必要时应用双支架取栓;A3e大脑中动脉的栓塞,容易导致栓子逃逸,使用球囊导引导管,或配合使用Navien导管。
后循环的血管内治疗,则使用8F动脉鞘或6F长鞘;P2S+P4E椎动脉颅内段狭窄并基底动脉尖栓塞: 采用球囊扩张打开近端的狭窄,用支架行远端取栓;当P3s基底动脉狭窄性闭塞,使用支架取栓,若显示基底动脉狭窄,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如果P4e基底动脉尖栓塞,支架取栓易出现双侧大脑后动脉交替闭塞,若血管内径较大时则进行抽吸+支架,或双支架取栓。
最后朱教授总结:进行血管内治疗需要先确定病变类型,然后依据病变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材料和方法,通过多种技术的配合,更有利于闭塞开通,如果所有的操作都不能顺利取栓,建议适时收手,希望未来能有更先进的取栓设备以助顺利取栓成功。
CINS2017精彩视频|虐心的双侧颈内动脉闭塞再通一例
CINS2017精彩视频|陈忠军:M1原位狭窄基础上血栓形成动脉取栓病例
国际卒中介入培训学院青年教师授课大赛│青年新秀有真功
冯雷教授:NEW DAWN OF STROKE INTERVENTION
焦力群教授:颅内动脉支架的亚洲发展
》
CINS2017颁奖典礼∣感谢您的付出
》
CINS 2017·神经介入并发症闭门谈|履冰临渊是真言
》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CINS2017)成功召开
》
王拥军教授:中国脑血管病疾病疾病负担和对策
》
缪中荣教授:机械取栓术中合并原位狭窄的补救治疗策略
》
刘建民教授:脑动静脉畸形的介入治疗进展
》
张鸿祺教授:硬脊膜动静脉瘘与脊髓静脉高压的研究
》
高峰教授: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中的边支保护技术
》
叶瑞东教授:缺血性卒中早期介入治疗规范与实践
》
霍晓川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影像评估中国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