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中读
三联中读是著名杂志《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新一代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社交平台,是安静、舒适、深度阅读与表达的知识家园。中读有最好的专栏作者,意见领袖,知识红人,我们希望把用户、粉丝、和内容创作者聚拢在一起,让最好的故事、思想与知识得到讲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1k星]kro-run/kro:Kube ... ·  12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15.3k星]PandasAI:用自然语 ... ·  16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HunyuanVideo-Training ... ·  2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BioEmu:用深度学习模拟蛋白质平衡构象 ... ·  3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122星]funtrace:一款为C/C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中读

疫情结束之后,我们去看展吧!(文末有惊喜)

三联中读  · 公众号  ·  · 2020-03-20 16:37

正文


疫情之下,博物馆的门虽然都关上了,但意外的点燃了大家对“云游博物馆”的热潮。

宫将2000多个展览以直播看展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讲解员变身主播带你逛馆。


故宫线上展览截图


云游敦煌更是将上千张高清壁画搬到了微信小程序上,不仅可以看,更有定制画语、我的敦煌画等线上交互,吸引了一大批用户前来云游。


云游敦煌小程序截图


但光“看”和“游”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艺术一直被藏在大众的认知“暗区”里,被“严肃”“古板”等刻板印象掩盖了真实面貌,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就会陷入 它们 怎么欣赏都看起来差不多的样子的误区。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让我们把时间拉远到数千年前,来看一看《山海经》里的扶桑树吧。

古人认为在遥远的东海那边,有一棵扶桑树,它是太阳栖息的地——十个太阳在不同的枝丫上得以歇息。 原本这只是一个奇幻的想象,可是谁想得到,古人还真做过一个“通天”的神树!那就是在三星堆博物馆里藏着的,青铜神树:



这棵青铜神树高达 3 米多,每一个走进三星堆博物馆的人,都会被它惊艳到。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人们就已经踏进了那个瑰丽神奇的上古传说里。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


如果三星堆你觉得过于久远,那么来看看书法绘画吧,这绝对算得上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艺术形式之一。事实上,这也是大众印象中“平淡”的主要来源。


不过,请仔细看看下面这幅宋徽宗的《秾芳诗帖》。这么漂亮的 “瘦金体” 如果没有一等一的凌厉之气,没有对艺术的深刻领悟力, 怎么能在一撇一捺间,传递出这样的气魄呢?



再接着看看古老的《人物御龙帛画》,我们对美男子“岩岩若孤松之独立”的想象,很自然的就能投射到画中侧身长立、腰间佩剑的男子身上:


这骄傲自信的样子,放到影视剧里当一个霸道男主,都不成问题。



可惜的是,博物馆中的这些恢弘、大胆、开放的艺术品真迹,一旦缺乏引导和强调,大家也还是会条件反射地忽略它们。 这是因为,大众对中国艺术的刻板印象,实在太深了。


要知道,中国艺术是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当代艺术大师毕加索就曾说过,论艺术你们中国是第一。


水墨动画《山水情》


要想在繁星点点、数不胜数的艺术佳作里面,遇到自己喜欢的风格,既是近水楼台,又是乱花迷眼。要想靠自己偶尔地去一次博物馆、看几本书的方式来了解整个中国艺术史,门槛实在太高,也太过辛苦了。


为此,三联中读面向普通大众,推出了这样一门精讲中国艺术史的专业课程。从零开始,为大家打通中国艺术史的脉络。



《黄小峰精讲中国艺术史·50堂现代人的美育必修课》


春分好礼! 现价:124元 原价154元
现在订购课程即送价值49元日历一本!
数量有限!送完为止!
👇 👇 👇



央美副教授,为你精讲中国艺术史


我们请到了知名的艺术史学者黄小峰老师,来为这门课挑起大梁。



黄小峰老师所写的《中国人物画通鉴5:西园雅集》,应该是很多人了解艺术时必读的一本书,不仅如此,他还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有着长年面对学生、传道受业解惑的经验。

黄小峰老师的讲解很有特色, 一个是语言明白晓畅,另一个是他在叙述中,会特地为我们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



譬如,说到春秋战国时最复杂、最精美的青铜器——曾侯乙尊盘时,一般的介绍里面有很多专业性词汇,比如蟠虺纹、分层联结、失蜡法等等,直让人看得头疼。

但是黄小峰老师会像朋友一样,和你一起站在曾侯乙尊盘前,根据眼前所见所感,互相分享彼此的感受。


他会教你怎么观察细节,让你拥有感 性的观 察体 验,再慢慢展开详细的讲解:


曾侯乙一定喜欢美酒,墓里有2个一米多高的大尊缶,重达三百多公斤。更惊奇的是一个大尊盘,把装水的盘和装酒的尊合二为一,加上热水就可以温酒了。大尊盘上除了爬满了各种怪兽,最让人惊叹的,是口沿处装饰了无比复杂的镂空花纹。猛一看,真让有密集物恐惧症的人发晕。这是采用最先进的“失蜡法”所铸造出来的,是中国青铜中最早的失蜡法器物。


这还只是其中小小的一段,但就已经营造出了曾侯乙墓中庞大、神秘、肃穆的氛围,引出了尊缶、镂空花纹、失蜡法等等你必须了解的专业词汇。等到哪天你再去博物馆、身临其境的时候,也能一下子知道该怎么看展品、品味细节了。
老师还很擅长用统领性的视角,来扩张我们对艺术的整体认知。
比方说他会告诉我们艺术并不总是阳春白雪、美好平静的样子。艺术的故事里什么都有,有神话和传奇,有爱情和怨恨,有伤感和离别,还有疾病、恐怖和死亡。面对艺术里体现的人生百态,要有胆识和勇气。


在中国艺术中,墓葬艺术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类型,下到地下的古墓里,在其中体验艺术的力量,常常能让我们这些现代人有一种莫名的肃杀之感,似乎看到了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而当你站在一幅元代的唐卡面前,那些泛着诡异的蓝绿色、戴着骷髅串珠的密教大神,无不让我们感到从肉体到心灵的震颤



我们作为现代人,古代的东西实在太遥远、太陌生了,只有一个真正研究过它们、真正发自内心喜爱它们的老师,才会用这么生动的语言,让知识都“活”过来。


课程内容


一段完整的艺术史: 从史前到近代
按艺术史重要阶段划分,历朝历代的艺术有何特色,一目了然,避免了市面上其他艺术课常见的零碎、杂乱无章的弊病。

课程大纲






一系列知名的艺术品: 它们如何名动天下?
每节课都以一个艺术品为开头切入,总共细讲了300+件重要的艺术品,以后你在市面上看到跟艺术相关的图书、展览时,里面提及的大概率都会是你已经知道的艺术品。



除了青铜等“国之重器”之外,名画《清明上河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东汉画像砖、敦煌壁画、名家书法......黄小峰老师都会在课程中一一讲解。




一次深入的精神交流: 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
课程涉及100余位著名艺术家,譬如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韩幹、苏轼、李公麟、龚开、黄公望、倪瓒、弘仁、髡残......学完这门课后,不管你在哪里听到这些名字,你在条件反射下就能知道他们对应的是谁,有什么特色,并且还能针对他们的画作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一次生动的学习体验: 重现鲜活的历史现场
课程当中的很多艺术品,你都能在不同的博物馆里看到。看到它们,你会知道古人的衣食住行是什么样子,城市风俗是什么样子,以及不同朝代的文化重心是什么样子......如果你之前接触到的历史,是遥远的、枯燥的,那么在这门课里,你会看见鲜活的历史现场。听完每一节课后,只要你闭上眼睛,那些人、那些场景、那些历史,都将生动地重现在你眼前。





阿兰·德波顿曾在《艺术的慰藉》一书中,说过这么一段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