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东基础研究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摸摸艺术书  ·  在争议地带——战争与风景的诗意再现 ·  2 天前  
旅拍誌  ·  别放过这个红包!春节一定要这么拍照! ·  2 天前  
东南网莆田站  ·  正月初十到莆田,看超大红团闹元宵 ·  2 天前  
东南网莆田站  ·  正月初十到莆田,看超大红团闹元宵 ·  2 天前  
旅拍誌  ·  《 唐探1900》开笑贺新岁 | ... ·  3 天前  
狼族摄影  ·  必买的长焦镜头,对70-180/200mm长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东基础研究

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广东基础研究  · 公众号  ·  · 2018-12-28 13:05

正文


出台背景

1.依托单位概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是指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核,具有科学基金管理资格并予以注册的单位。


依托单位是科学基金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实施科学基金工作的 重要基础和保障 ,是联系基金委与项目申请人、评审专家和项目负责人等科技工作者之间的 桥梁和纽带 。依托单位在组织科学 基金项目申请 保障项目实施条件 跟踪项目实施 科研诚信 监督项目经费使用 等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对完善科学基金制,促进基础研究,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然科学基金委自 2001年 开始实行项目依托单位登记制, 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 颁布实施,确立了依托单位制度。《条例》从规范科学基金管理、保障国家科研投入效益的要求出发,确定了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工作中的 权利和义务 ,规范了依托单位的 管理行为 ,明确了依托单位的 法定地位和法律责任


《条例》共有 17条44处 涉及到依托单位在组织申请、项目实施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对依托单位在组织与规划、申请与评审、资助与实施、监督与管理等科学基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中都提出具体要求


2. 取得成绩


自《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为了加强和指导依托单位的基金管理工作,基金委分别制订了指导性意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4部规范性文件,建立了从指导、规定到操作实施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依托单位管理模式。


截止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共有 依托单位3111个 ,其中高等院校939个,科研院所1428个,其他性质单位744个。


3.管理模式


经过多年实践,自然科学基金委确立了依托单位管理模式:


  • 依托单位注册: 每年开展一次。根据《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注册管理实施细则》,对申请注册单位的基本条件、基础研究能力等进行审核,由委务会议审批。


  • 依托单位资格自动终止: 自2016年开始,对连续5年未获资助依托单位,其依托单位资格自动终止。已终止883个依托单位的资格。


  • 地区联络网: 地区联络网是自然科学基金委指导下所在地区依托单位之间的联络组织,每个依托单位都是地区联络网成员单位,全国共 36个 地区联络网, 主要职责是: 开展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交流与研讨;提供科学基金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和咨询服务;反映对科学基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个联络网设立组长单位。自然科学基金委负责指导地区联络网开展相关活动;提供活动经费并负责开展活动及经费使用情况。


  • 年度基金资助项目管理报告: 每年4月15日前提交,包括本单位科学基金项目管理的情况、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对科学基金管理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等内容。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对管理报告中依托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作为听取基层意见改进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2017年度管理报告中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合计3877条,内容包括项目申请与受理、资助管理、结题管理、资金管理、信息管理、国际合作、培训及依托单位管理、审计与监督等9个方面。


  • 管理培训: 自2013年开始,每年组织4期培训,目前已开展21期培训,参加培训3000余人次。包括新注册依托单位及新入职基金管理人员等,培训情况和测试结果反馈依托单位。


  • 表彰: 国家认可的部级荣誉称号表彰。每5年开展一次,对从事科学基金管理的先进单位、先进地区联络网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向依托单位从事科学基金管理工作10年、20年的管理工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4.面临问题


随着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资助经费的增长,科研人员的参与度和社会关注度不断提升。


近些年,科研经费违规使用、论文集体撤稿、违反科研伦理规范、干扰评审秩序等现象时有发生。


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部分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管理中仍存在着项目实施管理不力、资助经费管理不严、科研诚信管理不实等现象成为面临的问题。


5.解决措施


自然科学基金委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非常重视 ,为更好地发挥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规范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强化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中的主体责任,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基金委相继出台一系列措施:


  • 开展了“四方承偌”保证书


  • 针对科学基金人才项目,如国家杰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科学基金项目在有的单位和地方被异化为“头衔”和“荣誉”,并与各种待遇直接挂钩的现象, 自然科学基金委6月11日发布关于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的公开信 ,强调有关依托单位应当设置科学的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中坚持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坚持凭能力、实绩、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资历、看帽子等倾向;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学术生态,让人才项目回归项目本质,为广大基础研究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氛围,推动形成更有利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 决定继2007年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加强依托单位对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之后,再次出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


  • 启动对2014年通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


政策依据

1.国家颁布的最新政策


  •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号)


  • 《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


  • 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放管服)一系列文件精神要求


2.基金委制定的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2007年


  • 《关于加强依托单位对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2007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2014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2015年


核心理念

1.加强权责管理


  • 厘清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职责

  • 强化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责任

  • 规范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


2.改善科研氛围


  • 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

  • 优化科技创新治理机制

  • 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

  • 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科研环境


框架结构


八个部分共二十九条:


重要意义、主体责任、组织制度、项目管理、 资金管理、成果管理、科研诚信、监督管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