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京师法海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信息发布官方平台。法者,平之如水,缘理而行;海者,纳百川,储众水。明世间法理,盛法治情怀,是为法海。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京师法海

习法有道,国奖风采|付韵洁(硕士生):青衿之志,履践致远

京师法海  · 公众号  ·  · 2024-12-17 22:20

正文

写在前面


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在过去的一学年里,法学院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学子:

求学路上,他们凭借“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的韧劲坚定向前;

对待目标,他们秉持“奋楫笃行,臻于至善”的态度精益求精;

面对疑难,他们铭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信念脚步不停;

迎接未来,他们将以“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的决心再度出发。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2023-2024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共同聆听他们的心声!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2级法硕2班的付韵洁,非常荣幸能够获得2023学年的国家奖学金。在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学习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得益于我的导师商浩文老师的教导和关心,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坚定精神信仰,培养红色品德

「FIGHTING」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积极投身于党组织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在2023学年里,我有幸担任学院党建组织员,这一职责不仅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到学院的党建工作中,也让我在工作实践中锤炼自己。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与策划并组织了多项党建活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学习。


二、牢记学习本职,勤奋刻苦

「FIGHTING」


进入北师大法学院学习的这两年里,我一直以学习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本科期间,我并没有对法律知识进行过系统化的学习,深知自己与班上其他同学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开学之后,我在坚持吸收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每周自学法学教材和教学视频的方式填补自己知识框架的漏洞,结合自己在本科阶段形成的学习习惯,总结出新的法学学习方法。

因为硕士阶段的课时相较于本科期间更少,仅凭老师课上的讲授并不足以满足对专业知识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课后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不管是听法考视频还是看学术文章,都能够帮助我们吸收更多的法律知识。

同时,我还积极参与导师主持省部级课题项目和每月读书会。通过参与读书分享会,我可以更好了解现阶段最新的研究热点;通过参与课题项目,我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在每个周三下午我都会和导师对接课题方向,汇报课题进程,并借此来督促我及时完成写作任务,避免拖延症。或许在一开始写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大家可以坚持下去,论文写作是一个花费时间能够看见进步的过程。


三、重视课外实践,坚持学习

「FIGHTING」


法律硕士是一个更加偏向实务方向的硕士,为了在实践中更好运用法律知识,我在上一学年分别前往法院和律所实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我实习之后的最大感受。在实习过程中对法律知识的运用让我对以往模糊、抽象的概念逐渐清晰,同时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的专业课成绩还不错,但是在实际进行法律操作时我就发现,我的学习只是浮于表面,不仅有很多知识记不清,对实际运用更是一窍不通。在知道这一问题之后,我就立即温习了相关知识,继续在现实案例中理解想关法律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深刻认识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多段不同的实习经历,体验法学生可能的就业方向,为我之后的就业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如果大家对自己的就业方向比较迷茫的,可以通过实习去接触一下不同的工作。

同时,在课外,我还积极参加学院篮球队、红色之旅以及担任本科生《刑法总论》课程助教。这些课外实践都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或许有人会担心过多的实践会影响课程的学习,但是要相信所经历的实践都会带来一定的收获,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家都可以多去参加实践活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