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ke Dai的硅谷产品课程在3月11日正式开始了,第一堂课的主题是“
产品经理的角色
”。在此,硅谷密探摘录了课堂上的一些精华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对产品经理这一职业有更深刻的理解!
还不了解Lake老师的,欢迎点击《
从阿里第84号员工到卡耐基梅隆教授,她在培养新一代的硅谷产品人
》认识下她吧!
Lake Dai(戴学颖)
跟Lake老师学做产品经理
什么样的人做产品合适,什么样的人做销售合适?
如果你的本质是喜欢搭建东西的(builder),那你可能会喜欢做产品;如果是喜欢捕猎的(hunter),那你可能会喜欢做销售。如果放到原始社会来看,产品经理就是耕种型的人,而非游牧型抢领地的人。根据2016年8月的数据,在硅谷,产品经理的平均薪水已经超过了程序员。
产品经理该如何做用户需求调研?
有些调研数据,你可以通过市场部第三方的支持,通过找第三方数据来获得,但是,还有很多数据和信息不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去获取,需要与用户直接接触,进行第一手沟通。
举例来说:Lake之前做过一个广告产品,它是需要卖给汽车销售商的。在她跟着销售人员去访问客户的时候,他们专门找了气温高达108华氏度的一天过去,所有的拍板人都在房间里吹空调,这样一来,他们就能让所有人都专心听自己讲产品。这就是说,你有什么样的问题,我就能提出什么样的策略帮你解决。通过这样的调研,产品经理可以获取一手的信息:市场需求是什么?需要用什么方式有效地把自己的产品卖出去?如果在几分钟内不能讲到要点和痛点,这个产品经理就要被扫地出门了。
MRD和PRD里都写些什么?
MRD(Marketing Requirement Document)即市场需求文档,里面的内容包括市场有多大、我现在针对的市场是什么、我要做什么、我做这个有什么优势、我有怎样的资源、我的竞争对手是什么样的情况等
PRD(Product Required Document)即产品文档,内容包括产品针对的用户、解决的问题,以及产品的功能、页面、流程设计、产品指标、发布计划等
MRD和PRD都非常重要,你需要了解自己的听众是谁,然后用最清晰的方式告诉他们你想要什么,产品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做产品经理,就像在做武林大会合盟,要把所有资源连接到一起,说服他们都认同你要做的事情。
── Lake
产品经理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首先,最大的挑战是抓痛点,一个产品做得再好看、技术再牛,如果是一个伪痛点,那就是不成功的;第二,如何获取用户,如何做到自然增长,这就需要研究用户使用产品的动机,我们在之后的课中会展开研究;第三,如何获取可持续的收入,要考虑如何用较少的资源来让收入持续增长下去;第四,如何与不同的部门有效沟通。
不同规模的公司,需要不同类型的产品经理吗?
对于成熟公司而言,产品会有细分,招进来做的事情往往是大的产品中的一部分,这可能就需要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人来做产品经理;但同时,很多大公司也开放地接受没有产品经验的人,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培训资源,可以塑造、培养人才。
而对于早期公司的话,需求的人多数是有全面性的,由于品牌和资金方面的限制,对于部分产品经理的经验要求可能相对宽松,岗位也可能经常轮换。
介于成熟公司和小公司之间的情况:这样的公司往往是在A轮、B轮的公司,开始有收入压力了,这就要求产品经理来了就能做事,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培训和磨合。
好的产品经理应该是怎样的?
Lake认为,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好奇心、同理心、初心。前两者都好理解,那第三点“初心”是指即便你有着再丰富的经验,你在做产品时也需要始终保持一个初始者的状态,不要被经验左右你对新产品的判断,以前的经验可能已经对现状不适用了。
“In the beginner’s mind, there are many possibilities, but in expert’s view there are few。”
──Shunryu Suzuki
Lake老师推荐的教辅书籍
-
Hooked: How to Build Habit-Forming Products – by Nir Eyal (Author), Ryan Hoover (Editor). ISBN-13.
-
The Lean Startup: How Today's Entrepreneurs Use Continuous Innovation to Create Radically Successful Businesses - Sep 13, 2011, by Eric Ries (Author). ISBN-13:
-
Porter’s Five Forces (Wikipedia and HBR
https://hbr.org/2008/01/the-five-competitive-forces-that-shape-strategy
)
另外,Lake的硅谷产品管理课程还有个很大的特点:
每期都会请到与主题相关的大咖嘉宾来与学员做分享答疑!
第一节课,我们请到了两位产品大牛,一位是有技术背景的,另一位是没有技术背景的,来看看,他们又带来了哪些
干货
?!
听业界专业人士讲故事
鲍春健
200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
在腾讯工作了9年,曾任腾讯数据平台部总监。
2015年初,与腾讯的几位技术骨干一同下海创业。
赵维军
曾经担任Compaq的营销负责人11年,多次获得全球销售大奖。
之后7年,自主创业,开创了中国烟草行业的手机支付标准。
最近4年投身幼教互联网领域,成为慧享科技的CEO。
推出的软件“和宝贝”已经在全国31个省全面推广,
有望成为中国幼教行业最大的平台运营商。
Q1创业时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鲍:
我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第一个项目,我们想为占中国三亿多人口大多数的蓝领们建一个网上求职平台,解决他们找工作难的问题。后来,我发现,这些蓝领不是难以找到工作,而是常常被收费又贵、又不干实事的中介误导,难以找到好工作。这并不是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
我的第二个项目实属机缘巧合。当时,财经作家吴晓波正在做自己的脱口秀节目“吴晓波频道”,他节目火了,但技术上面临许多的难题。于是,他找到我们寻求帮助。这么一来,我发现了知识共享的价值。所以成立了小鹅公司,一直做到现在。(这家公司的首款产品小鹅通,是一个专注于知识付费与社群运营的免费工具。)
赵:
我们的产品做的就是行业的解决方法,所以不存在痛点问题。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如何让客户接受我们的软件。比如,早年在手机还没有完全普及的时候,我们就想让摆地摊的大爷大妈用我们的软件实现手机支付;而现在,如何让每天工作都很繁重的幼教们愿意使用我们的“和宝贝”,是我们一个主要的问题。
Q2:如何区分痛点和痒点?
鲍:
就像我在经历里提到的,我之前以为蓝领们有的需求,其实他们没有,而吴晓波带着他的问题来找我,于是我才知道他的痛点在哪里。
有的时候你想要做的东西不一定有真正的需求,别人想要的东西才是真正的需求所在。
──
鲍春健
赵:
痛点就是能解决用户最大的需求的点。一个小技巧是可以考虑场景。比如教师愿意在什么事情上花最多的时间,这就是他们的痛点 。 即使是工作很忙,他们也愿意跟家长联系,发视频、短信等,那这就是他们的痛点;如果有什么事是他们需要做,但不一定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必须做的,那就是他们的痒点。
做产品就像打造美女,前凸是痛点,后翘是痒点,其他地方要瘦身,不需要的不要让它显示出来。
──
赵维军
没有就不行的是痛点,有了会更好的是痒点。
──
学员分享
Q3:最理想的产品经理人选有什么素质?
鲍:
1、有创业心态——产品经理是解决问题的人。
2、有换位思考能力,才能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
3、有耐力,产品是在不断改进中进步的。
赵:
1、因为我们自己是做教育的,所以最好是父母(孩子3-6岁)。
2、希望听面试者多说,并能从同一个事情的不同维度分析问题。
3、作为初创团队,有做产品规划的全流程的经验。
4、有一定销售能力和基础。
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必须是一个好的销售。一方面把营销团队作为第一个客户,说服他们,另一方面,面对有情怀、有视野但不实际的老板时,能说服他。
──
赵维军
Q4: 哪一类特质是最不希望在产品经理身上看到的?
鲍:
1、不经常体验自己的产品。许多问题是需要在使用中才能发现的。
2、不断地给产品累功能,只做加法,不做减法。
赵:
1、好高骛远。去过很多企业,但每个领域都浅尝辄止,没耐力。这样的人做我们的产品时也容易造成断层。
2、不爱交流。比较固执、不爱听取意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