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济宁人最有归属感的微信公众平台!
大众网济宁频道 新闻热线:0537-2372789
滴滴汗水,折射劳动七彩光芒;颗颗螺钉,凝聚着伟大力量。站在现实与梦想新的交汇点,中国梦扬帆起航之际,大众网济宁频道的记者走访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了他们平凡中造就伟大的瞬间。
走进“虎头鞋”手艺人胡妍的家里,屋子里摆满了手工的鞋子和她得奖的证书。胡妍告诉记者,说起“虎头鞋”,会做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很多人翻看自己的百天照,没准脚上穿的正是它。而对于胡妍自己来说,做“虎头鞋”是家风的传承,更是寻常生活里点滴幸福感的源泉。
提起柳编,老一辈人都不陌生,上街买菜提着的柳编篮子、晾晒粮食的柳编簸箕、盛放食物的柳编食盘,这一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品是千百年来人们最常见的日用品之一。在鱼台县,小杞柳催生出了大产业,单以清河镇为例,目前杞柳种植面积已达2.5万余亩,深加工生产企业30余家,年产值达5亿余元,年出口创汇4500万美元。可以说,这样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每位手艺人的双手编织,更离不开他们对传统技艺的“莫失莫忘”。
在汶上县苑庄镇毕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67岁的毕德贞怀抱渔鼓,手握简板,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渔鼓表演脱口而出。60年的演艺生涯让他对渔鼓这项传统的民间曲艺不离不弃、世代传承。
一顶安全帽,一打修缮方案,孔令德每天的工作就是穿梭在古建筑群中,用他沉淀了二十多年的古代建筑文化对工匠们正在进行的修缮工作与设计方案进行反复对比,对工匠们的进行的每一个修缮环节严格把关。
在济宁市城区,竹竿巷算是当地数得着的老巷子了,由首尾相连的五条街巷构成,是以经营竹编、土产、杂货等为主的手工业作坊区。张步升老人便在这里做了20多年的竹编手工生意,最拿手的是笼屉和箩。花白的胡茬、干裂发黑的掌纹,还有泛着光泽的木头刨子,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位老人的故事。
装裱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字画经过精美的装裱,不仅更加美观,而且易于保存。当下,随着机器化装裱的推行,手工装裱师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在济宁书画界有着很高声誉的手工装裱师崔兴伦看来,装裱既要态度认真,还要对书画有自己的理解,这既是一种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对艺术的坚持。
郭氏木雕起源于明朝初期,从郭氏始祖由山西省洪桐县迁入汶上县以来,木雕技艺就在郭氏族人中相传,“爷爷把这门手艺传给了父亲,父亲又传给了我。”
郭宗磊今年34岁,学习木雕却已经有18年了。郭宗磊从小就在木屑的清香中长大,看着父亲和爷爷雕刻,郭宗磊耳濡目染,木头和刻刀就是他的玩具。1999年郭宗磊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郭宗磊开始跟着父亲系统的学习雕刻手艺,到今年已经是第18个年头了。
汶上县寅寺镇柳子戏团的团长宋培仲告诉记者,柳子戏以韵味独特、宛转悠扬著称,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嗨”之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年轻的时候搭台子唱柳子戏,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饭可以不吃,柳子戏不能不看。”
今年33岁的张青身高只有135厘米,由于上脊柱偏右,右背上鼓起个大包,左背塌陷下去。张青告诉记者,自己从15岁开始学习书画装裱已经17年了,已经装裱了几百幅作品。
络绎不绝的背包客、归乡心切的打工族、南来北往的生意人,火车站永远是人员流动最快、最多的地方。而售票、安检、检票、接站、送站,这些也许就是大家对广大铁路工作者的印象。其实在车站里,仍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工种”,他们或是列车运行的“最高指挥官”,或是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写者,虽然身居幕后,却都是岗位上的“活百科”。
五一劳动节
是全体劳动者最神圣的节日!
或许,现在的你正享受小长假,
但是,在全国各地
仍有众多平凡的劳动者坚守岗位!
(比如小编~)
他们用汗水和智慧
默默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光荣篇章。
让我们为他们点zan!
您觉得,在这个社会,
什么工作最辛苦?
您又是做什么的?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告诉小编你的不容易!